葎叶蛇葡萄 :落叶木质藤本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6

叶蛇葡萄(学名:Ampelopsis humulifolia Bunge)为葡萄科蛇葡萄属的植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卷须2叉分枝,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单叶,3-5浅裂或中裂,稀混生不裂者,长6-12厘米,宽5-10厘米,心状五角形或肾状五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基缺顶端凹成圆形,边缘有粗锯齿,通常齿尖,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粉绿色,无毛或沿脉被疏柔毛;叶柄长3-5厘米,无毛或有时被疏柔毛;托叶早落。多歧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3-6厘米,无毛或被稀疏无毛;花梗长2-3毫米,伏生短柔毛;花蕾卵圆形,高1.5-2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边缘呈波状,外面无毛;花瓣5,卵椭圆形,高1.3-1.8毫米,外面无毛;雄蕊5,花药卵圆形,长宽近相等,花盘明显,波状浅裂;子房下部与花盘合生,花柱明显,柱头不扩大。果实近球形,长0.6-10厘米,有种子2-4颗;种子倒卵圆形,顶端近圆形,基部有短喙,种脐在背种子面中部向上渐狭,呈带状长卵形,顶部种脊突出,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椭圆形,从下部向上斜展达种子上部1/3处。花期5-7月,果期5-9月。

产地生境

广泛分布于中国北部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陕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安徽等地。生于海拔400-1100米山沟地边或灌丛林缘或林中,喜光照、耐寒、抗旱、耐瘠薄,对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同时对栽培的土壤要求不高,不仅适合肥沃的土地而且也适合贫瘠的荒野,如在一些土壤容易流失的山丘、干旱的黄土、荒芜的坡坎均可栽培生长。

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

可于秋季采种,去掉种皮,洗净种子后按1:3的比例混拌湿沙,装木箱放入地窖贮存。播种前可放火炕上催芽,保持温度在20-25℃,10-20天有个别种子裂嘴发芽时即可播种。在苗圃内做垄,垄距50厘米,垄高10厘米,垄背宽30厘米。播前覆盖地膜,播种时用点播棍扎穴点播已发芽的种子2粒,浇少量水,覆土与地膜平。出苗后长出2片真叶时定苗,苗高15厘米时揭膜,苗高20厘米时,即可进行移苗栽植。

扦插繁殖

葎叶蛇葡萄硬枝插生根困难,因此常采用软材扦插。选择植株上的半木质化的新梢或副梢,剪成长10厘米左右的节,使芽位于顶端,上端距芽0.5-1厘米处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节间短的剪取2节,每个插条上均留1片叶,用NAA速蘸插条下端,随蘸随插。基质可用细炉灰渣或河沙,插前分别铺入床内整平,厚度为7-10厘米,灌透水。扦插时先以0.8-1.0厘米小木棒按10厘米×15厘米株行距打孔,深4-7厘米,将用药剂处理的插条插入孔内,随后埋好,及时喷水于叶面上,以防萎蔫。扦插采用塑料拱棚并喷水保温、保湿,拱棚外架设苇帘遮阴,以免强光照射,使气温保持在20-25℃,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30天左右生根成活即可移栽。

变种

异叶蛇葡萄(变种) var.heterophylla (Thunb.) K.Koch. 本变种与原种葡萄的主要区别为:叶下面淡绿色,通常多深裂。产于泰山莲花山徂徕山等地。生于山坡灌丛及岩石缝中。国内分布于长江以南,北至辽宁省。用途同原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