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和林 :葛和林

更新时间:2024-09-21 04:59

葛和林(1910~1984),又名葛干昌、王敏溧阳市人。电线电缆专家。

生平简介

193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电机系。曾任湖南大学教授、昆明中央电工器材厂第一厂工程师、中央电工器材厂上海制造厂厂长。建国后,历任上海电线厂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工局主任工程师、副处长,上海电缆研究所副所长、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初期,主持了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和橡套电缆车间的设计工作。为发展中国的电线电缆工业作出贡献。

大事记

解放前

民国16年(1927年)就读于北京清华大学

民国17年转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民国2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21年底,到南京建设委员会民用电机管理处任电气事业指导委员会技佐。同时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又进入金陵大学电机系攻读。毕业后,仍回电气事业指导委员会。任南京谦信机器公司、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备处工程师。

民国26年9月,被派赴英国亨利电缆厂实习。回国后任中央电工器材厂昆明一厂计划组长、工程师和主任工程师等职。

民国29年8月,聘任湖南大学教授。次年夏,在回昆明市途中不幸被捕。后经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保释,回昆明任中央电工器材厂有限公司总经理恽震的技术秘书,主要从事导电和电气绝缘材料研究。

民国31年,主持设计制造成功中国第一根钢丝绳及其生产设备。

民国33年,撰写《有关钢丝焊接技术》论文,获中国工程师学会论文第一名。

民国34年日本投降后,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考察电线电缆制造技术,并首次引进了美国制造电线电缆设备。

民国37年1月回国后,任中央电工器材厂上海制造厂厂长兼电缆新厂筹委会主任工程师。同年12月,蒋介石撤退时,命令他把厂迁至台湾。他果断地组织反搬迁斗争,保护全厂设备和技术资料,把工厂完整地交给党和人民,迎接上海战役

解放后

1949年12月,出任华东工业部上海电线厂(上海电缆厂前身)第一任厂长。主持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根电力电缆和市内电话电缆,以及第一套熔铜压延设备,为中国电缆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3年10月,调入北京市,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分局主任工程师,第七、八局技术处副处长兼主任工程师、电缆设计室主任等职。

1958年上半年,率领中国电缆技术代表团赴苏联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考察电缆技术和企业管理。并撰写了《匈牙利铝芯电缆制造与焊接情况》等四篇考察论文。同年10月,调任上海电缆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任职期间,他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着手建立中国电缆产品标准系列,并提出施行产品研究、工艺研究、设备设计及制造“三位一体”的科研设计体制,受到一机部的肯定。

1959年,为长江三峡水力发电输电方案论证,提出电缆采用蒸发冷却结构,提高载流容量,保持恒温运行的理论。次年,先后提出“以铝代铜”、“以铝代铅”、“以塑代橡”和“以玻璃纤维代棉麻丝绸”等4项建议,均获得成功,为国家节约了大批资金和贵重原材料。

1965年4月,他主持试制成功中国第一根油浸纸绝缘全铝电力电缆。

1967年,参加《机电工程手册》的编写和审稿工作。

1980年3月,赴佛罗伦萨参加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会议。

1984年,病逝于北京市,终年74岁。生前历任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委电工组电线电缆分组组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电工技术学会理事等职。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