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玉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

更新时间:2024-09-21 08:06

董小玉,女,1956年3月出生,重庆人,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最可敬可亲教师”、重庆市“新闻传播类”专业学术技术带头人。

董小玉于1978年至1982年2月,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写作研究生的课。同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吉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助教班学习。次年5月被聘为讲师。1991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工作。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受聘为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教师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农村地区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SMILE项目语文学科首席专家。2020年4月,董小玉应高教社邀请,做客“名师在线谈教学”栏目,面向社会开展了一场题为“大学语文与写作”的讲座。董小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化与艺术传播、新闻与传播、文学传播。

董小玉1997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主讲的“写作”课程获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文艺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国家级教材4项;专著《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新闻采写艺术》分别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2等、3等奖;《中国经济转型与文艺发展研究》《灵性的飞鸟:创作主体与艺术建构》分别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2等、3等奖。

人物经历

董小玉于1978年至1982年2月,在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写作研究生的课。同年9月至1986年7月,在吉林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助教班学习。次年5月被聘为讲师。1991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同年,被评为优秀教师。随后,晋升为教授。

1997年9月主持的教学项目获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优秀成果一等奖。同年10月,主持的教学项目《建构师范院校开放式的多元化写作教学体系》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董小玉在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文学博士。2004年进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博士后流动站做研究工作。2006年,主编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现代实用写作教程》在高教社出版。次年,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十一五”教材《实用语文》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年,董小玉被评为重庆市新闻传播学学术技术带头人。次年,主持教改项目《实用•审美•交流:建构高等院校现代写作教学体系》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主编专著《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受聘为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教师教学方式变革促进农村地区小学生学习能力发展”SMILE项目语文学科首席专家。2018年5月20日,董小玉在重庆大学做了题为“交流艺术·讲话力量·素养提升——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艺术”的讲座。次年10月26日,董小玉出席在重庆大学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了主题演讲。

2020年4月,董小玉应高教社邀请,做客“名师在线谈教学”栏目,面向社会开展了一场题为“大学语文与写作”的讲座。次3月25日,出席重庆大学新闻学院举行的关于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与文明礼仪的讲座。并以“交流艺术与讲话力量——现代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为题做专题演讲。2023年4月27日,文学院“精是讲堂”邀请到董小玉教授作题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语言文学类大学生言传素养的提升”的学术讲座。同年6月30日上午,董小玉应邀在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做题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现代教师言传素养提升》的专题讲座。现场教师共计400余名,本场活动由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党委副书记廖庆主持。次年4月24日,出席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举办的2024年“启智润新,书香同传”读书沙龙暨读书月表彰大会。

主要研究领域

董小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文化与艺术传播、新闻与传播、文学传播。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董小玉1997年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主讲的“写作”课程获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文艺研究》等报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国家级教材4项;专著《文学创作与审美心理》《新闻采写艺术》分别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2等、3等奖;《中国经济转型与文艺发展研究》《灵性的飞鸟:创作主体与艺术建构》分别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2等、3等奖。

董小玉主持四川省哲社科85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经济转型与文艺发展研究》。主持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95专项项目《中国当代小说美学》。主持面向21世纪“高师教学改革”国家级立项项目《师范院校写作教学体系改革与研究》。出版个人专著6部,主编教材3部,主编工具书2部。

参与项目

董小玉主持国家级教材项目有:“面向21世纪”国家级教材《现代写作教程》、“十五”规划教材《现代实用写作训练教程》、“十一五”规划教材《现代写作教程》(由高教社出版);主编国标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12册)。 主持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媒介形象流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幸福观的影响研究》、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媒体素养与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社科项目《西部地区新农村青年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等。

资料

人才培养

董小玉主要讲授的课程主要有: 《基础写作》《文学写作》《实用写作》《新闻写作》《散文写作艺术研究》《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网络文化与新闻传播》《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国现当代小说》《课程与教学理论》等。

个人作品

学术专著

资料

主编教材

资料来源

论文著作

资料来源

社会任职

资料来源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资料来源

作品荣誉

资料来源

相关事件

2024年6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按照2024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题目,找来几家AI“考生”前来作答,并邀请董小玉进行点评。董小玉在看过AI“考生”作答后表示,这几篇文章都抓住了“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一关键,以“探索未知”为主题,谈到了个人与社会的探索与拓展提升,从事例中提炼生发出了勇于探索、积极进取、创新开拓等精神品质,能做到有论有述、有点有面、有理有据、语言流畅。但思维大多还是局限在了太空探索的领域,没能将思维迁移拓展,关注到社会、国家、民族、人类等发展的其他层面,以及生命个体更深层的哲思;同时,对于青年个人提升与祖国发展之联系的关注度也不够;缺乏辩证性与深度性。

参考资料

董小玉.西南大学.2024-06-07

董小玉教授.西南大学.2024-06-07

董小玉.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24-06-07

董小玉.西南大学.2024-06-07

近万观众在线聆听名师“大学语文与写作”讲座直播.西南大学含弘新闻网.2024-06-07

董小玉.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2024-06-07

“星期日讲座”第四讲——董小玉教授谈语言表达能力.重大新闻网.2024-06-07

第十一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大举行.史学会.2024-06-07

新闻学院举行教师语言表达能力与文明礼仪讲座.重庆大学新闻学院.2024-06-07

西南大学董小玉教授应邀作题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语言文学类大学生言传素养的提升”的讲座.重庆师范大学新闻网.2024-06-07

如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邀董小玉教授作演讲.上游新闻.2024-06-07

新闻传媒学院】学以致“新”,阅“传”万卷——新闻传媒学院2024年读书沙龙暨读书月表彰大会圆满落幕.西南大学研究生院.2024-06-07

上游新闻.AI写的高考作文你给多少分?专家:语言流畅,但缺乏深度.2024-06-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