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爱华 :薛爱华

更新时间:2024-09-20 18:36

薛爱华(Edward H. Schafer,1913年8月23日 - 1991年2月9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美国历史学家及汉学家,专注于天宝研究。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教授,并在该校任教35年。薛爱华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华文化、诗歌和道教的专著,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大量论文。

人物经历

薛爱华在温哥华完成中学学业。1938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获得学士,1940年在夏威夷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47年在哈佛大学获得东方语言博士学位。1958年起,薛爱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东方语言学教授,1969年成为讲座教授,并于1984年退休。他是美国东方学会西部分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并曾担任该会的秘书长、司库、副会长、会长以及《美国东方学会杂志》(JAOS)的主编。

学术贡献

薛爱华的学术贡献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唐朝诗歌和道教。他的研究涉及唐代的舶来品、文学中的神话形象、以及道教在唐代文化中的角色。他的著作包括《闽国:10世纪的中国南方王国》(1962年)、《珠崖:12世纪之前的海南岛》(1970年)等。此外,他还发表了110余篇论文和40余篇译文与书评

主要作品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 The Golden Peaches of 撒马尔罕:A Study of T'Ang Exotics,1963);

《女神:唐代文学中的龙婆雨女》( The Divine Woman:Oregon Ladies and Rain Mmdens in T’ang Literature,1973);

《步虚:唐代奔赴星辰之路》( Pacing the Void:T’ang Approaches to the Stars,1977);

《唐代的茅山》( Mao Shah in T’ang Times,1980年);

《时间之海上蜃景:曹唐的游仙诗》( Mirages on the Sea of 时间:The Taoist 诗歌 of Ts’ao T’ang,1985);

《朱雀鸟:唐代南方的景象》( The vermilion 鸟纲:T’ang images of the South,1985)。

以及:

《吴筠的步虚词》(载《哈佛亚洲研究杂志》41,1981)等大量论文。

在这些著作中,有的概述了中国神话的某些演变,有的则包含“步虚星辰”之术的演变。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