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山鹪莺 :扇尾莺科鹪莺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36

褐山莺(拉丁学名:Prinia polychroa),体长全长17-19厘米,是一种体型略大而尾长的暗棕褐色鹪莺。分布于中国西南、东南亚及爪哇岛。缅甸鹪莺(P. cooki)和安南鹪莺(P. rocki)曾被归类为褐山鹪莺的亚种。目前有两个公认的亚种:P. p. deignani分布在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而P. p. polychroa仅限于爪哇岛。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夏羽:前额、头顶至后颈黑褐色,狭窄的羽缘棕褐色,纵纹不明显;眼先和眼圈黑褐色;耳羽灰褐,斑杂暗黄褐细纹;上背和肩羽黑褐色纵纹较粗,羽缘暗棕褐;下背至尾上覆羽几呈纯暗棕褐色,纵纹不显;翅上覆羽和飞羽黑褐,羽缘棕褐色;小翼羽的羽缘较浅淡。尾羽棕褐色,隐现暗褐色横纹,外侧尾羽具黑褐色次端斑和淡棕黄色尖端。颏、喉、胸和腹部浅黄褐,黑灰色羽基显露其外,腹部中央的黄褐色较浅淡,呈近白色;胸侧和两胁灰棕褐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草黄白色;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淡棕黄。

冬羽:前额、头顶至后颈和上背及肩羽轴纹暗栗褐,羽缘棕黄色,纵纹明显;整个上体较夏羽多棕黄褐色;眼先、眼圈和耳羽及颊部黄褐色具细小的暗褐色斑纹。下体的淡黄褐色较夏羽浓著,余部与夏羽相似。

幼鸟:前额、头顶、后颈和羽更多棕黄褐色,栗褐色纵纹更为显著;颊、颈侧和胸侧具暗褐色纤细斑纹。

虹膜褐;上嘴红褐,下嘴黄褐(冬)或上下嘴均呈黑色(夏);跗和趾、爪黄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7-9克,♀7克;体长♂140-147毫米,♀130毫米;嘴峰♂9-10毫米,♀9毫米;翅♂46-47毫米,♀43毫米;尾♂79-86毫米,♀64毫米;跗蹠♂17-20毫米,♀17毫米。(注:♂雄性;♀雌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中国、泰国越南。缅甸、泰国西部、老挝西部和中国南部的种群现在被认为属于P. cooki,而越南的达拉特高原和柬埔寨东部的种群现在被认为属于P. rocki。

栖息环境

栖息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田坝区边缘和低山丘陵地带。主要栖息于林缘和荒山灌丛草地,也栖息于农田、耕地和村寨附近荒坡灌丛与草丛,活动于高草地及灌木草丛、竹丛之上。高可至海拔1500米。它的自然栖息地亚热带或热带干林。

近种区别

山鹪莺体形显著较山鹪莺大,羽色与山鹪莺相似,但较多褐色。夏羽:前额、头顶至后颈黑褐轴纹粗著,棕褐色羽缘较狭细而不明显,上体多染褐色。下体淡黄褐色,颏、喉和腹部中央近白色。冬羽:头顶至上背轴纹暗栗褐色,羽缘棕褐色,纵纹较夏羽明显;颊和颈侧具暗褐色细小斑纹。下体的淡黄褐色较夏羽浓著。

生活习性

留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亦见成3-5只结家族群活动。性羞怯,藏身于浓密覆盖下。鸣叫声响亮,类似“twee-ee-ee-ee-eet”声,短促鸣声为似喘息的“chirt-chirt-chirt-chir”声或“chook-chook-chook”声。食物主要为昆虫。也吃蚂蚁、小甲虫及其昆虫碎片,动物性食物占胃内容物的100%。

繁殖方式

在东南亚地区的繁殖期为5-6月,巢成卵园形,开口于顶端,巢筑于植株下部,窝卵数4枚,卵壳表面具光泽,呈白色或淡粉红色,在卵的宽端有红褐色斑纹,通常成环状或帽状,有的斑纹布满整个卵壳,卵的量度为17.8×12.7毫米。巢内常有八声杜鹃卵寄孵。

亚种分化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2023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 - 规范性文件 - 宁乡市政府门户网站.宁乡市人民政府.2024-02-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