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篮子鱼 :篮子鱼科篮子鱼属的一种鱼

更新时间:2024-09-21 10:51

褐篮子鱼(学名:Siganus fuscescens),篮子鱼科篮子鱼属鱼类,别名黎猛、泥猛、臭都鱼等。体长200~250毫米,最大可达400毫米,体重10.3~202.6克。鱼体为椭圆形,身体侧扁。头较小,吻尖突。前鼻后缘鼻瓣退化呈环状,后鼻孔无鼻瓣。背缘与腹缘呈弧形。体被小圆鳞。侧线完全。有1个背鳍,胸鳍中长,腹鳍短于胸鳍。尾柄细长,成鱼尾深叉形。身体背部黄绿色或篮色且带有褐色,腹部灰黄色或银色。头部后面及体侧密布浅色或黑色小斑点,或具有不规则暗色云纹。此外,褐篮子鱼还有毒器,被刺后即发生剧痛。

褐篮子鱼通常生活在1~50米深的海域,常栖息于珊瑚丛、岩礁区或浅水湾区,有时进入咸淡水和河口。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在黄海有时可捕到。

褐篮子鱼种群数量稳定并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褐篮子鱼因其肉味鲜美,养殖周期短,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在中国东南沿海有网箱养殖。

分类与命名历史

1782年,荷兰科学家Martinus Houttuyn首次将分布在日本长崎的褐篮子鱼命名为Centrogaster fuscescens。1975年,褐篮子鱼的有效学名开始被更改为Siganus fuscescens。褐篮子鱼与黄斑蓝子鱼除了分布相近外,外观上也非常相似。2011年有研究指出,与褐篮子鱼分布相近且外形相似的长鳍篮子鱼(S. canaliculatus)是褐篮子鱼的同义学名物种。2018年,新的分子分析研究指出,现有的褐篮子鱼分类可能是一个包含多个物种的复合体。

形态特征

褐篮子鱼体椭圆形,身体侧扁,侧面观呈长椭圆形。体长200~250毫米,最大可达400毫米。体重一般为10.3~202.6克。体色变化较大。身体背部黄绿色或篮色且带有褐色,腹部灰黄色或银色。头部后面及体侧密布浅色或黑色小斑点,或具有不规则暗色云纹,侧线起始处下方有1个黑色圆斑,侧线上方有2~4列浅蓝色斑点,侧线下方有稍大的白色卵圆形斑点。臀鳞有斑纹。各鳍黄褐色,臀鳍与腹鳍有时也为银色。背鳍有斑纹,尾鳍有颜色深浅不一的带纹及斑点。

头较小,吻尖突,但不形成吻管;口小,前下位,下颌短于上颌,几被上颌包。唇发达。鳃孔宽大,斜裂。背缘与腹缘呈弧形。体被小圆鳞,埋于皮下。颊部前部具鳞,喉部中线无鳞。侧线完全。侧线鳞16~22。有1个背鳍,背鳍具13鳍棘,10鳍条,第一鳍棘与眼径等长,长于或等于最后鳍棘,棘与鳍条之间具一缺刻,起点前有1枚向前的小棘,埋于皮下。胸鳍16、中长。腹鳍短于胸鳍,具内外各一鳍棘,3鳍条。臀鳍具7鳍棘,9鳍条,第一鳍棘略长于眼径,第三鳍棘最长,约等于吻长。尾鳍17。尾柄较低、细长,成鱼尾储叉形,分叉较浅。

褐篮子鱼的上下颌各具细齿一列。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前鼻孔圆形,后缘具鼻瓣,成鱼的鼻瓣退化,呈环状,后鼻孔长圆形,大于前鼻孔,无鼻瓣。前鳃盖骨和鳃盖骨边缘光滑。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假鳃发达。鳃耙细弱,呈叉状小突起。鳃耙上行5枚,下行17~18枚。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褐篮子鱼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例如在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中国等均有褐篮子鱼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在黄海有时可捕到。

栖息环境

褐篮子鱼为暖温性中小型鱼类,通常生活在1~50米深的海域。在热带水域,常栖息于岩礁和珊瑚丛中。而在纬度较高的水域,则栖息于岩礁区或浅水湾区,有时进入咸淡水和河口。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褐篮子鱼常成群活动,杂食性,主食植物,通常以附着在石上的藻类为食,幼鱼主要以丝状藻类为食,成鱼主要以叶藻和海草为食,偶尔也以小型附着性无脊椎动物为食。

应激行为

褐篮子鱼容易受到惊吓,且成鱼比幼鱼更甚。一旦受到惊吓,鱼体体色会变成暗褐色与亮褐色纹相杂并向水面跳跃。由于褐篮子鱼应激反应强烈,所以离水很短时间后就会死亡,死亡后,体色会褪成褐色。

生长繁殖

繁殖

褐篮子鱼每年有两个产卵高峰期,分别为每年2~3月以及9~10月。连续几年产卵的个体或2龄以上的鱼在一个季节可以产卵不止一次。成鱼在产卵前会在浅滩区域以30~60只为群体聚集,产卵地点靠近礁石边缘。雌鱼单次产卵约30万个。亲鱼仅产卵不抚养幼鱼。

生长

褐篮子鱼鱼卵在孵出约1个月、长度达到约30毫米时,食性开始变为植食性。在孵化200~300日后,体长100~180毫米。在饲养条件下,孵化后3个月体长可达120毫米。幼鱼的鼻瓣稍长,仅伸达前、后鼻孔间前1/3处,成鱼的鼻瓣则很短或退化。幼鱼体侧有5条宽的斜带,斜带边缘镶嵌深褐色斑点,尾鳍后缘浅凹形,成鱼后尾鳍则呈叉形。孵化后2~3年达到成熟,鱼体生长因成熟而停滞,可开始重复产卵。

人工养殖

养殖技术

褐篮子鱼的主要养殖模式为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近海网箱养殖,养殖模式也从单一养殖到生态混养。褐篮子鱼在亲鱼成熟后即可进行人工催产,主要采取注射激素催产和模拟自然条件催产2种催产方式。在亲鱼产卵受精后收集受精卵放入育苗池中的小网箱内进行孵化,从孵化出膜至人工饲料摄食为幼体培育阶段,其中开口摄食阶段褐篮子鱼对温度较为敏感,随后进入主动捕食阶段。长至稚鱼后即可进行人工饵料驯化。

养殖管理

夏季管理

一是褐篮子鱼养殖应选择潮流顺畅的海区,保证高温季节有较好的水交换,保持较高的溶氧水平。二是在炎热的夏天,海区容易缺氧,但褐篮子鱼对饲料的消化又要求有充足的氧,否则饱食后会无法正常消化,导致肠炎或直接胀死。所以在高温季节必须严格控制投喂量,缓解褐篮子鱼的需氧量率。三是水温最高的14:00不宜投喂饲料,另外拌料后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越冬管理

褐篮子鱼越冬养殖有风险。若要增加成活率,一是投喂优质饵料,另添加鱼油,增加鱼体的肥满度。二是在饲料中添加添加剂,提高鱼体体质。三是将固定式网箱改为简易的下沉式网箱,在寒潮来临之前把网箱沉到海区的中下层,避开寒流的直接袭击。

病害防治

肠炎

6~9月为发病高峰。病鱼离群,缓慢游动,病情严重时腹部膨大,肛门红肿突出。在高温季节定期添加新鲜大蒜拌饵投喂,并根据天气、潮水注意控料,加以预防。如果疾病发生,治疗同时要注意控料。

链球菌病

发生于5~9月。病鱼离群,狂游,体色发黑,眼球突出,甚至眼球脱落,各鳍基部充血。如果疾病发生,用药同时要注意控料。

弧菌病

每年4~11月都会发生。病鱼离群,体色发黑,病鱼皮肤出现溃烂,各鳍基部充血。

代谢性疾病

代谢性疾病多发于高温季节,在高温季节养殖户为追求褐篮子鱼的生长速度,投喂量较大,当出现海区溶氧不足时,褐篮子鱼就容易出现代谢性疾病,表现为体色变黑无光泽,鱼体消瘦逐渐死亡。因此,在高温季节可添加一些助消化剂恢复鱼体正常的代谢功能。

虫害防治

寄生昆虫寄生在鱼体的体表、鳃部,水中可见鱼体皮肤、鳍均有白点,病鱼在水中撑开鳍部,静止不动,用淡水浸泡可见寄生虫脱落。最佳治疗方法为淡水浸浴,提起网箱四角,把网箱放入用彩条布做成四方框中,加入淡水浸泡,并添加抗生素投喂,防止继发感染。

物种保护

2015年,有研究发现在菲律宾,褐篮子鱼被大量开发,但仍然是市场上最常见和最丰富的篮子鱼之一。同年,还有数据表明,褐篮子鱼在拉贾安帕特和所罗门群岛的密度低到中等,在所罗门群岛偏远岛屿平均密度为1.2个/公顷,而来自拉贾安帕特的数据显示,平均密度为2.1/公顷。2016年,褐篮子鱼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

物种危害

褐篮子鱼的毒器由13背鳍棘,7臀鳍棘、腹鳍棘各2、毒腺组织和鳍棘皮膜构成。各鳍棘左右每侧均具1前侧沟,沟较细狭,自基部伸达棘端;沟内具毒腺组织,位于鳍棘上部;棘均为皮膜所包,仅端部外露。

被刺后即发生剧痛,持续数小时,创口先呈局部发白,继而红肿、青紫,严重者肢体麻痹,2天后始复原。一般约需经过1周的时间才会痊愈。急救时须先清理伤口的鱼体黏液,再消毒包扎,慎防破伤风的二度感染。

主要价值

褐篮子鱼肉味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饲养周期也较短,当其体重达到50克便可上市,混养时到了后期可为混养的其他鱼类腾出水体空间,并将其上市后得到的收益用于支付后续的生产费用。此外,由于褐篮子鱼主食藻类,若饲养褐篮子鱼,可清理、抑制附着在养殖工具如网箱上的藻类,因此褐篮子鱼被认为是适合中国东南沿海海区鱼类混养的好品种,在中国东南沿海有网箱养殖。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23

..2024-09-07

..2023-04-23

Eschmeyer's Catalog of Fishes.FishBase.2023-04-23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23

..2023-04-23

..2023-04-23

Reproduction of Siganus fuscescens.fishbase.2023-04-23

..2023-04-23

..2023-04-23

..2023-04-23

..2023-04-23

..2023-04-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