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体育学院 :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5-23 17:59

西安体育学院(英文名称: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PEU),简称西安体院,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含光北路65号。学校由国家体育总局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陕西省人民政府主管。学校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西安体育学院前身是建于1954年的西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西安体育学院,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六所体育高等院校之一。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2001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201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列为“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学校入选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含光、邑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余亩。目前在校本科生8565人,硕士研究生1344人。学校设有9个学院,有21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797人。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体育学为陕西省一流建设学科。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教师726人。

西安体育学院在软科2024年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名。

历史沿革

西安体育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7月的西北体育学院,由原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和西北体育干部训练班合并而成,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6所体育院校之一。建立初期学校设四年制本科,两年制专科,附设三年制中专。贺龙元帅亲自为学院圈选校址,决定设在西北体育场(现改为陕西省体育场)内。学院归西北体育运动委员会领导,西北大行政区撤销后,由中央体委领导。

1956年,学院更名为西安体育学院。1957年开始招收体育学类专业本科生。一年后,也就是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市陵园路38号,设体育系与运动系。同年9月,归陕西省领导。1959年设田径、球类、体操、体育保健四个系,1962年又把四个系撤销,设体育系。同年,陕西师范大学体育系并入西安体院。“文化大革命”期间,体育学院受到破坏,六年未曾招生。直至四人帮粉碎后、尤其是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各方面才再次得以恢复发展。文化大革命后,学校于1977年恢复了运动系和体育系。1978年11月以后隶属中央体委领导。又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批硕士培养单位,1990设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三个专业,有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田径学科可授予硕士学位。2001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2004年开始与上海体育学院等院校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2012年获批教育部西安体育学院与上海体育学院东西部对口支援院校;2017年被陕西省教育厅列为“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学校入选陕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15日,学校本科阶段共设置9个主要学院,另设4个其他院系。学校共有21个本科专业。

师资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15日,学校有教职工797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 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陕西省师德标兵等15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陕西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入选6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技先进工作者3人,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国家体育总局十四五专家2名,国家体育总局双百教练员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1人、陕西省巾帼标兵1人、陕西省省级优势学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省级特色学科项目负责人、陕西省高校“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青年骨干等7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3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拥有2个一级学科和1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其中体育学为陕西省一流建设学科。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

教学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在学校的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有课程资源总量为610余门,其中必修课程约326门,选修课约297门。学校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慕课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校级一流课程54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在线展播课程5门。1门课程入围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体操》等16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截至2023年12月,在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学校有教学、科研和训练场馆,设有运动人体科学、新闻、语音、计算机等多个实验、实训室以及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交流合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先后与日本、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等3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关系和协作关系,加快了学院办学的国际化进程,扩大了国际影响。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4年,截至2024年5月,图书馆馆舍面积达6366.26平方米。馆藏印刷型图书81万余册,中文现刊1200余种,外文现刊64种。图书馆主要数字资源有: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系列数据库,北大方正数字图书数据库,超星数字资源平台和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等开发的多种体育专业数据库。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是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院校图书馆之一,同时也是西北唯一一所以体育学科文献为中心的专业图书馆。

学术期刊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1月25日,其主管部门为陕西省体育局,主办单位为西安体育学院,双月刊。其主要内容包括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术与训练、体育教学、体育心理学及其他。其中体育人文社会学、西部体育论坛和运动人体科学为刊物重点栏目。该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AJ、CSA等国内多家重要的信息检索机构和资料中心列为来源期刊。2004年,学报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北京大学图书馆两家权威学术信息机构评定为“核心期刊”,并分别收录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0年版)、(2004年版)和《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中。学报还十分重视国际化,刊物的内容和形式力求达到国际重要信息检索的要求,继2002年被美国《CSA》收录,2003年又被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月1日,学校有1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多个省级研究基地、研究中心。

学术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26项。其中获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4项,获批国家体育总局科普基地项目1项,成立“体育装备工程研究院”,申报秦创原支持平台项目1项,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科研成果被省社科工作办成果要报采纳。

校园文化

校训

严谨、创新、团结、拼搏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为舒同体校名、英文名称、校址、建校年代组成的圆形徽标。徽章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歌

《西安体育学院校歌》由任鹏军作词、马子越谱曲。

校旗

学校校旗为长方形白底、中间为校徽、下方为红色中文校名的旗帜。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1月1日,学校有含光、鄠邑区、峪三个校区。

含光校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含光北路65号,是校本部。

鄠邑校区位于西安市鄠邑新区东城南路两侧,北起吕公路,西起规划路,东至潭峪河,占地1012亩,净占地742.29亩,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是西安体育学院三个校区中占地面积最大,设施功能最为先进的校区。校区一期项目主要建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5个比赛项目的场馆“一馆四场”,是“十四运会”除主场馆之外,占地最大、承揽项目最多的赛区。二期项目主要规划建设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游泳馆、体育宾馆、教师公寓等。

沣峪校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

校友情况

西安体育学院校友众多,在此仅列举部分:

所获荣誉

学校排名

西安体育学院在软科2024年中国体育类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2名。

相关事件

2021年,西安体院国际交流中心和研究生部发布了与武康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招生简章,28名学生出于对西安体院的信任,按照招生简章要求进行报名,费用由“西安武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收取,共计572万元。学生到出国学习的时间,却被得知项目出现问题,学生从2023年10月开始与西安体院沟通推进该项目,一直没有具体进展;他们与武康文化公司负责人多次沟通,但该负责人不接电话,微信也不回。28名学生共同恳请由校方领导牵头,让学生与该机构负责人协商解决。2024年5月9日至5月10日,安体院国际交流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学校也是受害方,建议学生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