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桉 :桃金娘科桉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3-09-22 18:42

赤桉(学名:EucalyptuscamaldulensisDehnh.)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大乔木,高25米;树皮平滑,暗灰色,片状脱落;嫩枝圆形,最嫩部分略有棱。幼态叶对生,叶片阔披针形;成熟叶片薄革质,狭披针形至披针形,稍弯曲,两面有黑腺点;叶柄长纤细。伞形花序腋生,有花5-8朵,总梗纤细;花梗长5-7毫米;花蕾卵形;萼管长3毫米;雄蕊花药椭圆形,纵裂。果近球形,果缘突出2-3毫米,果瓣4,有时为3或5。花期12月-8月。赤桉的别名是窿缘桉、桉木。

赤桉在澳大利亚的分布最广,除荒漠及半荒漠外,几乎各地均有分布。在中国栽种的面积也较广,从华南到西南均有栽培。喜阳,喜温暖、湿润,耐干旱,稍耐寒。

木材红色,抗腐性强,适用于枕木及木桩等;叶含油量0.14-0.28%;赤桉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树种;被广泛用作蔽荫树、庇护树,或用来改善环境。

形态特征

大乔木,高25米;树皮平滑,暗灰色,片状脱落,树干基部有宿存树皮;嫩枝圆形,最嫩部分略有棱。幼态叶对生,叶片阔披针形,长6-9厘米,宽2.5-4厘米;成熟叶片薄革质,狭披针形至披针形,长6-30厘米,宽1-2厘米,稍弯曲,两面有黑腺点,侧脉以45度角斜向上,边脉离叶缘0.7毫米;叶柄长1.5-2.5厘米,纤细。

伞形花序腋生,有花5-8朵,总梗圆形,纤细,长1-1.5厘米;花梗长5-7毫米;花蕾卵形,长8毫米;萼管半球形,长3毫米;帽状体长6毫米,近先端急剧收缩,尖锐;雄蕊长5-7毫米,花药椭圆形,纵裂。蒴果近球形,宽5-6毫米,果缘突出2-3毫米,果瓣4,有时为3或5。花期12月-8月。

主要变种

渐尖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DehNhvar.acuminata(Hook.)Blak.):帽状体长5-7毫米,先端渐尖,不呈喙状,花和果都比原种略小。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栽培。

短喙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Dehnh.var.brevirostris(F.V.Muell.)Blak.):花蕾长5毫米,帽状体短而急尖,呈短喙状,果实也较小。广东、广西栽培。

垂枝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Dehnh.var.pendulaBlak.etJacobs):枝条柔软而下垂,帽状体短而钝。广州市栽培,适于行道树及风景树。

钝盖赤桉(EucalyptuscamaldulensisDehnh.var.obtusaBlak.):枝条稍下垂,花梗长3-4毫米,帽状体短,约与萼管等长、先端钝。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栽培。

生长环境

赤桉较适度的条件为海拔250米以下的地带,年降水量为250-600毫米,冬季只有轻霜的生境;最常见于河流沿岸。生长迅速,有一定的抗旱及耐寒力。

赤桉属喜光树种,由于它树冠小,枝叶稀疏,相互荫蔽较少,对光照的反应不如大叶桉、葡萄桉敏感。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力较强。在原产地耐干旱、水湿的特性十分突出,它既可生长在年降雨量不到300毫米的稀树草原,甚至年降雨量只有150毫米的干旱地区.也可在河流两岸土壤水分过多,甚至每年发生一次或数次涝灾积水半月以上的地方生长。

赤桉引入中国后,仍保持原有耐高温干旱的特性,如四川渡口市(北纬26°41′)位于云南高原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高原型气候,年平均气温20.4℃,千湿季异常明显。冬春旱季长达7个月以上,年蒸发量大于年降雨量3倍以上,年相对湿度55%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2900小时。对土壤适应能力比其它桉属强,对酸性,微碱性土,以及较瘦薄的砾质沙壤土均能适应。在pH值8的碱性土上,生长良好。在深厚的冲积土和红黄壤土,生长迅速。土层过浅,生长慢且树干弯曲,分枝较低。对气候的适应能力亦强,既喜温耐热又耐寒抗霜,极端低温-9℃时,一般不受冻害。

分布范围

赤桉原产于澳大利亚,分布很广,在南纬15°-18°,是世界上引种栽培最广的桉树之一。在中国栽种的面积也较广,中国南方各省均有栽培,从华南到西南均有栽培,云南省南部以及四川省西南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渡口市栽培较多,主要栽在“四旁”。北至汉中市地区的阳平关也有栽植,生长良好。

生长繁殖

采种

四川盆地赤桉9-11月种子成熟,蒴果曝晒3-4天开裂,种子脱出,出种率12-17%。种子纯度6-13%,千粒重0.18-0.29克,每公斤约有发育完全的纯净种子28-58万粒,室内发芽率35-70%,场圃发芽率30-55%。在四川渡口市,赤桉种子4月和7-9月成熟,出种率可达28%,种子千粒重0.33-0.5克,室内发茅率73-81%,均比四川盆地的赤桉种子质量高。

良种选育:赤桉良种选育工作,根据四川渡口市的经验,优良单株选择的标准是:7-8年生优树,年平均高生长量3米以上,年平均胸径生长量4.2厘米以上,树干通直圆满,树干中上部分枝角度小于60°。冠幅4米以下。初步选出11株优树,并进行了单株实生后代鉴定。从造林后2年生幼树生长情况初步看出,优树后代的生长速度和树干端直度都优于对照(一般母树),其中2株优树的后代表现更为优良,树高比对照大41.4-42.1%,地径大35.6-44%,树干端直的植株比例比对照大37.6-47.1%,初步显示出优树的优良遗传特性。

播种

赤桉种子细小,播种时要精心处理。播种床土壤混河沙40-50%,播前用1%甲醛水溶液喷洒灭菌,过一周后再播种播种后筛盖一层薄薄的火土,然后用喷雾器喷湿苗床。以后经常保持苗床湿润,但不可过湿。苗床上搭荫棚遮荫,透光度在50%左右。播种时间以3月中旬为宜。若用芽苗移栽,应用沙质苗床播种。

育苗管理

赤桉采用容器苗。容器基质用50%火土,30%黄心土,其它用腐殖质土并混2%过磷酸钙或者2%复合肥,混合均匀。容器最好采用塑料舒根容器,这种容器可以多次使用。过去普遍使用的塑料袋将逐渐被淘汰,塑料袋易使根系盘结,或定植时不撕去袋子影响幼苗生长。当幼苗长出1对真叶时移植在容器内,或出苗2周后用芽苗移栽。移栽时有菌根剂可放于容器内进行接种,苗期接种菌根菌可促进生长,移植后的容器苗放置在荫棚内培育。

在整个幼苗培育期需用清粪水作追肥施3-4次,或采用1公斤N、P、K(12:24:12)复合肥,溶于100升水中进行喷洒,每二周喷一次。容器苗经过两个多月的培养,可获得健壮苗,到雨季定植时苗高不要超过25厘米。定植前需进行炼苗,有2-3周的时间让苗木接受100%的光照,并减少浇水,停止施肥。

栽培技术

造林

造林密度:赤桉具有很明显的边缘效应,造林密度以宽行距窄株距为好,依据立地条件密度可为1.5米×3米、2米×3米或2米×4米,立地条件好的密一点,差的稀一点。

整地方式:坡度在15°以下的采用撩壕整地,大于15°采用穴坑整地。前者沟宽50厘米,深40厘米或50厘米;后者为50厘米×50厘米×50厘米或40厘米×40厘米×40厘米。施有机肥(如垃圾肥)的深一些。

施肥

赤桉早期速生,造林时最好一次施足底肥。基肥以P肥为主,适当配N、K肥。定植时每塘施钙镁磷400克,有垃圾肥的再加5千克垃圾肥。赤桉对P、K肥反应敏感,具有明显的施肥效应。造林后在林间间种绿肥。以后每年施一次追肥,每株施N、K肥各50克,直至第三四年。在行间内侧开深2厘米的沟,肥料施入沟内,施后覆土。

抚育

赤桉造林后2年即郁闭,郁闭后明显出现分化,可进行疏伐。疏伐原则是去弱留强,去劣留优,但注意保持密度均匀,以1500株/公顷为宜。

采伐

若经营纸浆材,5年可开始第一轮采伐。采伐时留根桩高10-20厘米,培养第代萌生林。当萌芽株出现3个月后,第一次伐萌,留下3株培养。再过3个月后,第二次伐萌,选留1株健壮枝培养,其余伐除。般实生林可培育2代萌发林,或3-4代。通常,第一代萌生林的生长量要超过实生林或与实生林相近;第二代略低于实生林;第三代萌生林只有实生林的60%左右。

主要价值

木材

木材主要用于柱材、薪材、木炭、枕木。在阿根廷以色列墨西哥西班牙泰国用于生产硬质纤维板和碎料板;在缅甸意大利印度摩洛哥和西班牙主要用于纸浆。锯成板材虽然质量很不好,但有时也用。阿根廷生产赤桉木炭用于钢铁工业。桉属的纤维很短,仅为1毫米左右,所以造纸时必须混合长纤维,例如混软材纤维或竹材纤维,即可生产包装纸。生产纸浆都用幼林或未成熟人工林。就化学纸浆的品质来说,树木的生长速度是一个决定因素,生长迅速的木材可以制得品质最佳的化学纸浆,其商品纸张的断裂和张力强度极高,但拉力较低(此特性随树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加)些种植赤桉的国家,也有用其木材生产地板块,但通常不用作锯材。

园林

赤桉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树种,蜜的质地稠密,具有令人愉快而轻淡的木质香味,但凝固较缓慢。赤桉被广泛用作蔽荫树、庇护树,或用来改善环境。

其他

赤桉树皮含单宁8-17%,木材含单宁2-1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