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菜 :2012年徐海燕等主演的微电影

更新时间:2024-09-21 08:29

微电影《送菜》是四川省作家周浚安的影视处女作,由徐海燕、冯兴兵、郭刚、李彦墨主演,于2012年出品。虽然生涩稚嫩,却彰显了周浚安在文艺创作上的巨大潜力,引发网友广泛评议,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获得影视红星刘诗诗等人关注,多家影视公司力邀合作。

2008年,周浚安赴镇雄县顶岗实习,感受到山区学生求学之艰辛,开始关注留守儿童。回乡工作后,周浚安灵魂触动,创作了留守儿童教育小说《送菜》,发表于《鹤都晚刊》,引起很大反响。

2012年,擅长话剧表演的周浚安在一个穷乡僻壤里,没有经费,没有演员,没有场地,甚至连摄像机也没有。然而,他却硬是举债而为,自己编写剧本,自己创作歌词,自己编辑制作,几乎凭一己之力创造了一个专业团队才能打造的奇迹,完成了这部作品。

剧情简介

影片改变了小说固有的视角,以顶岗实习老师王淑娅的视角切入,讲述了她由不适应到舍不得,以及学生们以纯真之心一步步与老师走近的故事。

幕后制作

2012年,周浚安耗半年之功,历经艰难曲折,在家乡创作出留守儿童微电影《送菜》,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周浚安文艺之路踏入新的里程。此部影片源起于2008年,周浚安奔赴镇雄县坡头镇顶岗实习,与留守在山里的孩子有了亲密接触,此后留守儿童的成长一直系在他心头。回乡工作后,与同事无意间的一次聊天,使他灵感受到触发,写下了一篇同名小说,发表在《鹤都晚刊》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经过几年时间的发酵,周浚安决定将之改编,并拍成影片与大家见面。

在腾讯网播后,立即引发广泛评议,获得影视红星刘诗诗等人关注,摄影大师宋大明等人赞赏,主题曲《山里的我》一度闯入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视野,周浚安由此被誉为“西部最有潜力的新生代导演之一”、“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的良知青年”、“山区教育的忠实记录者”、“最具潜力的青年作家”,《鹤都晚刊》《宣汉电视台》《达州晚报》《成都商报》《凤凰网》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云南华天传媒等数家影视公司力邀合作。

在艺术主题上,影片承袭了小说原作内核,细致地描绘了同学们在送菜问题上的纠结,在展现山区教育状况的同时,也展现出孩子们的憨厚纯朴,以及强烈的求知欲望。语言上,周浚安大力引入本土元素,充分发挥方言土语的张力,使得整部影片充满了山乡泥土的气息,再通过城乡文化的碰撞,增添了不少色彩。

因受客观条件制约,对于置景,导演只能尽量尊重原作,不得已时则加以改造,因景设戏。在演员方面,周浚安尽量遵循本色出演原则,让学生演学生,让家长演家长,实在无奈,也只得“以战养战”,故虽无一人是专业人士,但也都将角色演绎得原汁原味。在镜头语言的运用上,他扬长避短,依旧走朴实路线,故虽为初学,且几无花样,精剪后更加流畅自然,清新洁净。只不过,因为设备等原因,影片在表达上依然略嫌稚嫩。不过,这并不影响其整体视效,一些独特的角度,一些精准的细节,已经让他完成了这次创作的使命。

插曲《宣汉县凤鸣乡中心校校歌》是周浚安感怀母校之作。2009年,立志建设家乡的周浚安与同事赵峰合作,原创出了歌曲《致凤鸣中心校》,后来这首歌被定为校歌,并改名为《奋进报师恩》,收入《宣汉县中小学校歌》一书,在全乡学校推广教唱,成为该校重大活动必唱歌曲,影响了一届届的凤鸣学子。

此歌格调高雅,积极向上,鼓舞了凤鸣乡全体师生,为该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大成就。词作为周浚安呕心沥血之作,囊括古今,以摄影的手法,将凤鸣乡中心校的历史再现了出来,并棒喝当今学子“何以报师恩”,继而激励鸣鼓后生应当“矢志蔚为柱天石”,立意高远,胸襟博大。词作语言古朴典雅,泛着浓郁的书香气息,反映出“竹林书院”厚重的历史底蕴,让歌者愈歌愈有味,听者愈听愈回味。曲作者赵峰也是绞尽了脑汁,最终以进行曲类型完成,旋律深入浅出,情感高昂,将词作精神表现无疑,每一听之,便让人不由得热血沸腾。

主题曲《山里的我》缘起于周浚安回乡工作以后,文艺梦想一直受到阻滞,他虽努力不懈,却始终被困在大山里,冲不出去。其情其景,让他又不得不想到自己的学生,留守在家中的孩子们。2011年3月,周浚安灵思迸发,托一留守失学孩童之口,写下了哽在心中良久的话,即是此歌的歌词。其后,他与师傅赵峰合作,助其完成了曲作,使歌曲初具雏形。微电影筹拍期间,因为主题意象上的切合,周浚安决定选其为主题曲。2012年9月,耗时半年多,几经曲折,这首由达州市音乐人杨鑫编曲制作、达州歌手莎莎演唱的歌曲终于完成,随着影片一道闯入公众生活。其后,此歌在民间广为流传,并引起了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制作人关注。

歌词写的是在闭塞与贫瘠的大山中,一位终日与山坡、黄牛为伴的失学儿童,看到其他同龄人得到老师的细心呵护,不禁也心生向往,甚至想飞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却因自己身世的卑微,不得不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后来只有自我激励,就算身处荒野之地,就算无法登堂入室通向理想,他也要自强不息,决心唱出自己的精彩。语言朴实无华,用词却极是精准,将一个不甘于现状的山区儿童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也表达出了词人类式的情感,引起了听者的共鸣。歌中,苍茫的青山何尝不是大家生活中的重重阻隔?人们又何尝不是这位小孩,总是在向往中矛盾着,纠结着,挣扎着?

曲作充分诠释了词作的主题,并吸入了大山深处的空灵之气,在清新空旷的曲调中,仿佛一个妙龄儿童,背着背篓,在晨风中,站在崖边的巨石上,一边看着在不远处吃草的老黄牛,一边朝着大山唱着属于自己的歌谣。曲者还采用童声伴唱,烘托歌曲气氛,使得这幅图画更加清晰。如此清新的唱法,似与沉重的主题并无关系,然而却正是因此,来自肺腑的声音从一个淳朴儿童之口唱出,才更加具有艺术魅力,因其淳朴,才更加真实,因其真实,也才更加动人心魄。

音乐原声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

微电影《送菜》带来的感动.江山文学网.2015-09-06

周浚安:用微电影记录留守儿童.优酷.2015-12-1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