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贵 :中国作物生物技术学会副会长

更新时间:2024-09-21 00:24

郑金贵,汉族,1949年10月出生,永春县人。1975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1984年到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曾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工程等科研项目21项;获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5项(均排名第一),其中“谷秆两用稻的选育及其稻秆的高效利用”获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南方冬季农业开发”获199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教授。

人物经历

郑金贵,男,汉族,1949年10月生,泉州永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农林大学原校长,现任福建农林大学农产品品质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特种作物育种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主任、福建省科协副主席、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学部委员、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作物生物技术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发明协会副会长。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人事部、中宣部、人事部、科技部)、“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人事部)及“福建省首届杰出科技人才”(福建省委、省政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作物品质遗传育种、农产品品质学、作物优质种质资源的发掘创新与利用等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及农业部“948”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1项。获得三项国家级科技奖励:“谷秆两用稻的选育及其稻秆的高效利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名), “南方冬季农业开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名),“开展两岸交流,发挥双方优势,培养中华民族高水平农科人才”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出版《农产品品质学》、《水稻秸秆品质生物化学》等科技著作6部(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培养博士后9人,博士生31人,硕士生75人。

现任职位

曾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正厅级)、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10月获福建农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学位。

1984年1至6月赴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

1985年5月至1998年8月,历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研究员;

1998年8月调任福建农业大学校长,

1999年福建省教育厅评定为博士生导师,

2000年10月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

2010年12月30日因年龄原因,不再担任福建农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委、委员,校长职务。

荣誉称号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

农业部“海峡两岸农业技术合作中心”首席科学家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的“福建省杰出科技人员”、

“福建省优秀专家”

“福建省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员”,

兼职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的第一带头人,

中国作物生物技术学会副会长、

中国遗传学会理事、

中国农学会理事、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福建省科协副主席等。

研究成果

长期从事作物遗传育种、作物生物技术、农产品品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0篇,出版著作5部(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培养博士后5人,博士生15人,硕士生35人。

研究方向

1949年10月生于永春县,1975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1984年到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1998年成为福建农林大学(现为福建农林大学)校长至今。

其主持的“谷秆两用稻选育及其秸秆高效利用技术”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我省建国以来生命科学领域最高等级的国家技术发明奖。

在大部分人上山下乡时,他追上了大学的列车;高考制度刚恢复,他就考上了研究生;“出国热”还没开始,他已经从国际水稻研究所进修归来;在水稻育种学家们都把目光集中在提高稻谷产量上时,他另辟蹊径,瞄准了秸秆。现任福建农林大学校长的郑金贵,一直掌握着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其实,在23岁之前他还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

“小时候没有想过当校长,但是我一贯很努力。”探寻这个闽南男人的拼搏之路,没有什么比那首脍炙人口的闽南歌曲更适合来评价:爱拼才会赢!

时光倒流到2006年的一个晚上,郑金贵闲逛到一个学生宿舍。一个男生在电脑游戏里厮杀正酣,无暇理会这个串门的老师。

“同学,这么好的时光,怎么不去读书?打游戏多浪费啊。”他问道。

“读书有什么用?我的上届师兄们,成绩平平但只要家里有关系,照样好工作;成绩优秀没背景的,现在正推销矿泉水呢,一瓶一块钱。”男生不认识校长,连头也没回。

“我听了心里非常难受。可是这种不公平的社会现象我作为校长无法改变,短期内也消除不了,我虽然是校长,可是出了这个校门我什么办法也没有。”这个一校之长一时间竟无言以对。显然,这不只是个别学生的心声。

“这么多学生不读书,那很严重啊,一年5000个毕业生盖校长的章,十年就是5万个啊,这责任很大啊!”对于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命运的郑金贵来说,这个触动实在是太大了!

他认为,作为校长、师长,当务之急是要想办法说服学生改变这个错误的观点,于是他自创的“矩形原理”也应运而生。

关于矩形原理

“底边代表家庭背景,高代表个人努力。小A是农民家庭,可是个人很努力,后来成了博士当了总裁,个人成就是2×15=30;小B是县长孩子,个人一般,成就是4×5=20;小C爹妈很强,小C不争气,个人成就4×1=4;小D家里下岗了还沉迷游戏不上进,个人成就2×1=2……”他承认个人优秀如果家庭背景雄厚那是如虎添翼,但是他也告诫学生: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可能包容太多的草包。

郑金贵说,“底边”(即家庭背景客观条件)不能改变,但“高”(即个人努力)却可以不断增加,人生的“面积”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英雄不问出身,其实郑金贵的个人经历本身就是“矩形原理”的最好证明。

23岁之前,郑金贵是个农民。“看我的名字就知道父母没什么文化啦,只知道金子最贵。呵呵!”郑金贵认为任何事情都不能急着动手,一定要把思路抓好,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抓关键”,“选题最关键”。做一个科技农民,是他人生第一个选题。

“毛主席说,要从有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选拔学生,我看到了希望。我当时是农民,怎么成为有经验的农民呢?我当时分析有两条路,种田搞科研或发表文章。”郑金贵最后决定双管齐下,获得大家认可,争取被推荐成为工农兵大学生。

当时的“科技种田”不过是引进良种,但在那个闭塞的年代,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郑金贵留意着报刊上的各种农业信息,看到哪里有粮食丰收的信息,就写信去索要良种。

尽管手头拮据,他坚持在恳求信里附上了写好回信地址并且贴足邮资的信封。因为在那个贫困的年代,8分钱的邮资就有可能断了对方回信的念头。

功夫不负有心人,郑金贵陆续收到了回寄的良种,经过各种试验,提高了村里粮食的产量,成为村民信赖的“农技员”,同时不断投送的文章也有回音了。

1972年他如愿以偿被推荐进入福建农学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后来,他历任省农科院研究所所长、副院长、党委书记,36岁成为副厅干部,49岁成为农大掌门人,人生之路自此平步青云。

郑金贵说自己是个很努力的人,努力当个好校长、好科学家,父亲和丈夫的角色也完成得不错。郑金贵的爱人有一年脑部手术住院,他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全心全意伺候妻子。妻子的饮食、排泄、日常作息、各项生理指标,他像做科研一样详细认真地一一记录。

趴在妻子的病床前7天7夜,他研读了有关妻子病情的各种医学资料和药物书籍,甚至因此指出了刚毕业的年轻医生的用药错误而制止了大祸酿成。

医生和护士经常指着郑金贵妻子的病床教育其他病患家属:“你们看那床的家属多用心,你们要像他一样就好了。”

作为一个搞科研的高校校长,他的时间和精力是怎么兼顾呢?

“每天8小时是校长时间,五天工作日就有40个小时;每天再挤出4个小时做科研,加上周末两天的8个小时,就是36个小时。我年轻的时候有时40多个小时不睡都没问题,现在年纪大了,但是做事情要抓关键就会事半功倍。”

“您给自己十年的校长生涯打几分?”

“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尽了一百分的努力,但是效果只有六十分吧。”

“最想对学生说什么?”

“努力学习!”

参考资料

Zheng Jin Gui _ 郑金贵.福建农林大学.2022-01-1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