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游击队 :1956年赵明执导电影

更新时间:2024-09-20 13:46

电影《铁道游击队》(英文名:Railway Guerrilla)是由赵明执导,刘知侠编剧,曹会渠秦怡冯喆等人主演的黑白战争片,该片于1956年2月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铁道游击队》改编自刘知侠同名小说,影片讲述了抗战时期活跃在山东临城枣庄一带铁路沿线上的铁路游击队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故事。

1957年,该片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日报》联合举办的国产影片评选中,当选为该年度最受欢迎的10部影片之一。截止到2023年4月17日,该片累计票房收入为11万元。

影片剧情

1940年,大队长刘洪(曹会渠 饰)受党组织委托在鲁南地区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力量——铁道游击队。他们身手敏捷,胆大心细,被百姓称为飞虎队。铁道游击队爬上疾驰的火车,搞来枪械,让日军非常头疼。为此,日军调来特战专家岗村(陈述 饰),岗村组建了第五特别侦缉队,用来对付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逐渐壮大,党组织派来的政委李正(冯喆 饰)指导队伍建设。他足智多谋,料敌于机先,带领队伍避开了第五特别侦缉队的追捕。

铁道游击队转移附近的村落,继续在津浦铁路沿线作战打击日军。被日本人杀害了丈夫的寡妇芳林嫂(秦怡 饰 )积极支持铁道游击队,站岗放哨,打探消息。在她的协助下,铁道游击队截获了日本人运送现金的票车,为八路军提供了资金支持。

打了胜仗的铁道游击队转移到微山湖刘洪遭到中国国民党军队的袭击负伤,留在芳林嫂家养伤。朝夕相处,让二人互生情愫。

铁道游击队在村里开会时,芳林嫂就在外面放哨。日本人探听到铁道游击队的行踪,前来清剿。得到警讯的刘洪和李正突围后带着队伍夹击日本人,恶战之后,歼灭来犯日本人队伍,只有岗村逃脱。

岗村带着日军大部队重返村落,烧毁了村庄。面对无家可归的百姓,刘洪遏制不住怒意,率领队伍与数倍于己的日军部队硬抗。李正的受伤,让刘洪理智下来,带领部队撤退。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运送物资的铁路线越发重要。铁道游击队活跃在铁路线上,搞物资,炸桥梁,撞火车,给日本人造成极大的破坏。日本高官震怒,决定调集鲁南地区全部兵力围剿微山湖,扑灭铁道游击队。重兵压境,铁道游击队陷入重重包围之中。芳林嫂出面刺探消息,被敌人抓进监狱。

危急时刻,铁道游击队换上缴获的日军装束,骗过敌人军队,大摇大摆地走出包围圈。在微山湖畔,铁道游击队遭遇了岗村领导的队伍。一番激战之后,全歼对方队伍。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刘洪率部队解救出被中国国民党押解的抗战人士,救出了芳林嫂。李正率部队伏击了意图乘火车逃离的日军。在八路军强大的威慑下,日军投降。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故事原型

刘知侠两次到铁道大队战斗生活,采访铁道游击队英雄的事迹和战斗生活,于1953年完成了抗日战争文学经典《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的原型是洪振海和刘金山,他们是真实的铁道游击队两任大队长,作家刘知侠在《铁道游击队》小说中把他们的姓氏组合成刘洪这一英雄形象。

很多鲁南妇女投身革命,参加抗日斗争。黄学英、刘桂清被敌人抓进监牢,不肯变节屈服,郝贞借着卖煎饼打掩护,宣传抗日活动。黄学英等鲁南妇女,是《铁道游击队》中芳林嫂的原型。

剧本创作

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决定将长篇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拍摄成故事片,由刘知侠编剧,赵明担任导演,铁道游击队队长原型之一的刘金山担任军事顾问。赵明走访了当年铁道游击队活动过的地方,了解了一些小说中所描写的人物原型,力争从历史的真实中寻找创作的依据。赵明和刘知侠在对原著小说进行改编时,决定紧扣“铁路”这一特定环境,强调铁道线上斗争的独特性,并充分考虑到电影艺术的要求,选择和保留了原著中一些与铁道游击队特殊的斗争方式相关的故事情节,即他们是在铁路上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战斗。故事着重塑造了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芳林嫂以及日本特务队队长冈村等几位主要人物形象。

拍摄过程

因为是拍摄铁道游击队的英雄故事,演员要跟火车打交道,为此,剧组专门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借来一列火车,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演员们都能准确地跳上火车了,这才有了影片中“打票车”那精彩的一幕。当时拍戏没有替身,为了凸显真实性,曹会渠在开拍前跟着从上海出发的列车学习了好几个月。在拍摄刘洪飞骑营救芳林嫂的桥段时,演员需要在列车即将到达的一刹那从机车前面穿越铁路,远了太假,近了又太危险。曹会渠反复练习,开拍那天,他在最佳时机从车头前一跃而过,一次成功。

幕后花絮

影片中有一场戏是描写“微山湖化装突围”。这场戏按理应该在微山湖拍,但摄制组到微山湖实地考察后,觉得场景很不理想,所以最终选择到无锡太湖拍这场戏。

1956年7月21日,剧组进入外景拍摄。当时正值盛夏,要拍摄冬天的戏份,拍摄中众人的挥汗如雨,只好由化装人员赶紧拿着手巾和纱布帮助吸汗。

影片的风格,在正剧和惊险片之间摇摆过多次,最后成为了别具一格的战争片。

音乐创作

1956 年,导演赵明邀请吕其明为电影《铁道游击队》配乐作曲。吕其明觉得应该写成一首近似山东民歌的歌曲,把抒情和战斗的情绪结合在一起。根据这一要求,诗人芦芒与何彬合作,写出了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歌词。吕其明大量搜集山东民歌、戏曲,研究当地音乐的调性和语言,将采风得来的散发乡土气息的素材变成了创作的源动力,他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的歌曲创作。在演唱上,吕其明也是采用了业余合唱队来演唱的方式。既是业余的,就少了表演痕迹,尽量让它生活化,整个录音合成也仅用了一天时间。吕其明没有采用民歌改编的办法来配曲,而是根据自己多年来对山东民间音乐的学习、研究和理解,采用山东民歌中富有典型意义的调式落音,将民歌的旋法、音调进行的特点与方言紧密结合,重新创作了一首具有浓郁山东地方风格的歌曲。

电影配乐

插曲《微山湖上》很好地反映了“飞虎队”的战斗生活,抒发了战士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影片的主旨内涵,旋律优美动听。

主题和亮点

英雄主题

影片《铁道游击队》讲述了一支由普通中国老百姓组成的抗日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从散兵游勇发展成抗日尖兵,多次在抗日作战中取得胜利。他们的胜利不仅是铁道游击队的胜利,还是津浦铁道线抗日斗争的胜利,更是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以铁道游击队为代表的抗日队伍为全国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影片歌颂了以李正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正确领导,也歌颂了以刘洪为代表的抗日英雄们保家卫国的英雄情怀,他们是抗日英雄更是民族英雄。

现实与浪漫结合

在总体风格方面,影片做到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革命现实主义表现在该影片细致讲述了铁道游击队英勇抗日并取得胜利的革命历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革命英雄形象,暴露并鞭挞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反革命的非正义的战争。革命浪漫主义表现在该影片也表现下刘洪和芳林嫂由于共同的革命目标而产生的纯真高尚的爱情,赞美了这朵生长在战火硝烟中的火红的青春之花。

所获奖项

评分与评价

网站评分

专业评价

影片《铁道游击队》情节曲折惊险,扣人心弦,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同时,更充分展现了铁道游击队员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渲染紧张气氛的同时,还注意穿插优美抒情的故事情节,反映战士们真挚、美好的内心世界。——CCVT4《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每当《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响起时,人们都会想到电影《铁道游击队》。片中微山湖日落的美丽景色,以及战士革命的乐观和浪漫主义精神和紧张刺激的剧情很好地穿插在一起,在抗战片中别具一格。《学习强国

该片取材于抗战时期鲁南铁路沿线发生的真人真事,主要人物都有原型,所有战斗故事也都确有其事。该片是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影片,情节曲折惊险,险象环生,紧扣观众心弦,同时也有相当强的抒情性,表现了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参考资料

铁道游击队 (1956).豆瓣电影.2023-04-14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3-04-14

铁道游击队 (1956).电影网.2023-04-17

..2023-04-17

「寻访铁道游击队足迹」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出书、拍电影、电视剧、连环画,近千万次.今日头条.2023-04-15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揭秘真实的铁道游击队.今日头条.2023-04-17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强国.2023-04-17

黑白电影《铁道游击队》:别具一格的抗战片.人民网传媒.2023-04-17

..2023-04-17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qq音乐.2023-04-17

..2023-04-17

火了60多年的“铁道游击队”,又出新作了.现代快报网.2024-03-20

Mtime时光网.时光网.2023-04-17

Tie dao you ji dui (1956).IMDb.2023-04-17

向经典致敬!“惊险的正剧”《铁道游击队》.今日头条.2023-04-17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强国.2023-04-17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强国.2023-04-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