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鲨 :西太平洋特有的一种中型锯鲨

更新时间:2024-09-21 02:15

日本锯鲨学名:Pristiophorus japonicus)为锯鲨科锯鲨属的一种鲨鱼,别名锯鲨、日本锯鲛、剑沙。该物种是西北太平洋特有的中型鲨鱼,分布区域包括日本中南部海区、朝鲜西南部、韩国、中国等地,其属于底栖性鲨类,多生活在大陆架及沿岸的底部或附近水域。日本锯鲨的吻部有数以千计的电感受器,可用于寻找猎物和确定方向,其以小型底栖生物为食,包括小鱼、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海底生物(蜗牛甲壳亚门十腕总目等)。

日本锯鲨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体型较大的可达4米,体重1千克。体长形,前部稍平扁,中部微高,后部稍侧扁,腹面平。头很长,前端平扁。吻特别长,约为体长的1/4,两侧有许多细齿,腹侧各有一行沟状齿,呈锯状。在吻至口的中间有一对扁长皮须,其上被有细鳞。

据中国地方药物志《山东中药资源精要》记载,日本锯鲨的胆可入药,具有祛类风湿性关节炎、散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其肉味鲜美,是制作鱼糜的上等原料。此外,其带锯齿的长吻可制成工艺品,用于收藏。

词源

日本锯鲨学名为“Pristiophorus japonicus”,其中“Pristiophorus”由“pristio”和“phorus”组成,“pristio”可能源于“prio”(希腊文),意为锯子,“phorus”源于phoreus(希腊文),意为携带者或载体,这指的是锯鲨属动物的吻部呈现出锯齿状。此外,pristis在希腊文中代表的就是锯鱼。“japonicus”意为日本,这指的是日本锯鲨的模式产地位于日本。

形态特征

体型

日本锯鲨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体型较大的可达4米,体重一般为1千克。体长形,前部稍平扁,中部微高,后部稍侧扁,腹面平;尾鳍狭长,上叶发达,下叶低平。尾柄下侧具一皮褶。

头很长,前端平扁。吻特别长,约为体长的1/4,两侧有许多细齿,腹侧各有一行沟状齿,呈锯状。在吻至口的中间有一对扁长皮须,其上被有细鳞。眼大,上侧位,椭圆形,具一低平瞬褶,外侧具一浅沟,不能上闭。喷水孔位于眼后,约等于眼径的2/3。鼻孔小而圆,位于眼前缘的下方,鼻孔距口较距皮须为近有发达鼻瓣。口宽大,位于眼的后下方;上唇褶消失,下唇褶稍发达。齿小、平,呈圆锥状,齿尖排列细密;上颌齿具46~58纵行,下颌齿具40纵行。裂5对,中等大,大小相同,最后2个距离较近。位于胸鳍的前方。有2个显著的黏液孔位于喷水孔间隔的中间。体被粗糙的盾鳞。侧线显著。

鱼鳍

背鳍2个,无硬棘,第一背鳍位于胸鳍后缘的后上方,上角圆钝,后缘凹人,内角钝尖稍突。第二背鳍比第一背鳍稍小,位于腹鳍后上方,距尾鳍较近,其后缘较深凹,后角较突出。无臀鳍。胸鳍宽大,位于第5孔的后方,后缘直。腹小于第二背鳍,近长方形,边缘斜直,外角和内角均钝圆,起于第一背鳍后下方,距第二背鳍较近。尾鳍细长,上叶向后渐宽,下叶向后渐窄,末端尖。

体色

体灰褐色,腹面白色,侧线淡白色,鳍为灰色,其后缘浅色,吻上具暗褐色纵纹2条。

分布栖息

日本锯鲨是西北太平洋特有的中型鲨鱼,分布区域包括日本中南部海区、朝鲜西南部、韩国、中国等地,其在中国多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等地。日本锯鲨在其整个分布区都不常见,原因是其属于底栖性鲨类,多生活在大陆架及沿岸的底部或附近水域,在沿海水域的沙底或泥底也有分布;其栖息水域深度较广,包括10-1240米,但通常为50-800米。在日本,该物种于春季进入浅水区,秋季迁移到深水区。

生活习性

日本锯鲨的吻部有数以千计的电感受器——洛仑兹壶腹器(Ampullae of Lorenzini,也被称为劳伦氏壶腹)。它们利用洛仑兹壶腹器来寻找猎物和方向,有时也会突然冲入鱼群,左右摆动长吻捕食猎物。日本锯鲨将其吻部的齿锯作为武器,通过左右移动来切割猎物,并使其丧失能力,其以小型底栖生物为食,包括小鱼、各种无脊椎动物和海底生物(蜗牛甲壳亚门十腕总目等)。

生长繁殖

日本锯鲨为卵生动物,雌性在体内孕育胚胎,每胎产仔鱼约12个,仔鱼生长到约1米时即发育成熟。仔鱼在母体内时,牙齿是折叠的,这可以防止母体受伤,只有在出生后仔鱼吻部才会变成正常的形状。雄性日本锯鲨成熟时,体长约107厘米,雌性成熟时体长约103厘米。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日本锯鲨是底栖拖网、绳钓渔业刺网渔业的副渔获物,其喙上的刺导致它容易被刺网捕获。但在日本骏河湾的拖网渔业中,它是一种不常见的捕获物。在中国东海、日本九州西部和鹿儿岛市水深200-400米处,偶尔能捕获少量日本锯鲨。截止2019年,日本的拖网渔业捕捞量在过去30年中显著下降,并且仍在继续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渔民年龄的增长和缺乏年轻人进入该行业,参与渔业的渔民和渔船数量大幅减少。因此,尚无充足的证据表明日本锯鲨种群数量处于下降趋势。

保护级别

2019年,日本锯鲨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LC)物种。

保护措施

日本锯鲨的分布国家采取了严格的渔业管理措施,这使得其捕捞量显著减少。如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严格的捕捞管理措施,包括总可捕量、季节性休渔和渔具限制。在中国,渤海全年禁止拖网捕鱼。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对黄海东海的商业拖网捕捞也规定了不同的年度季节性休渔政策。2018年,这一季节性禁渔范围扩大到其他商业渔具,包括刺网和绳钓,唯一允许的是小型手工渔业和休闲渔业使用的钓竿和卷线器。中国台湾地区自2000年代中期以来,5个县的部分地区已禁止在3海里范围内使用刺网,政策是逐步拆除整个海岸3海里范围内的刺网,并由政府协助过渡到绳钓。

主要价值

据中国地方药物志《山东中药资源精要》记载,日本锯鲨的胆可入药,具有祛类风湿性关节炎、散血、解毒敛疮的功效,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胆囊炎、疮、皮肤溃疡等疾病。日本锯鲨的肉味鲜美,是制作鱼糜的上等原料。此外,其带锯齿的长吻可制成工艺品,用于收藏。

物种对比

日本锯鲨和尖齿锯鳐(Pristis cuspidatus)动物同样具有肥大的锯状吻部,但在许多形态特征上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参考资料

Japanese Sawshark.The Red List Partnership.2024-05-20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5-20

Pristiophorus japonicus Günther , 1870.fishbase.2024-05-20

Rechinul fierăstrău japonez (Pristiophorus japonicus), află totul despre această specie.destepti.ro.2024-05-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