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嘴捕蛛鸟 :太阳鸟科捕蛛鸟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3:17

长嘴捕蛛鸟(拉丁学名:Arachnothera longirostra),所属动物界,上体橄榄绿色,下体艳黄色,主要以蜘蛛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吸食花蜜。主要分布于印度至中国、东南亚、菲律宾、马来半岛及大巽他群岛

形态特征

长嘴捕蛛鸟是小型鸟类,体长14-16cm。嘴长而尖向下弯曲。雌雄羽色相似。整个上体包括翅上小覆羽橄榄绿色,额和头顶羽毛中央较暗褐,眼先和一条短的眉纹灰白色,自嘴基沿喉侧有一条黑纵纹,头侧灰褐而缀绿色。两翅中覆羽、大覆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羽缘橄榄绿色。尾短圆、暗褐色,外羽缘亦为橄榄绿色,外侧尾羽外翈灰褐色。颏、喉灰白色有时微沽黄色,其余下体鲜黄色,胸簇羽橘黄色(雌鸟无鲜艳胸簇羽),腋羽和翅下覆羽白色或黄白色。虹膜暗褐色,上嘴暗褐至黑色,下嘴石板灰色,脚石板灰色或暗铅色。雌雄两性相似,只是雌性的下嘴基部较浅。雄性的嘴全黑。

体重♂12-15g,♀11g;体长♂140-165mm,♀136mm;嘴峰♂32-38.5mm,♀34.5mm;翅♂64.5-70mm,♀61mm;尾♂45-45.5mm,♀40.5mm;跗♂16-17.5mm,♀15.5mm。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国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东南部。

国外分布: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印度西南部,往东到阿萨姆邦孟加拉国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此外,它们的分布还包括不丹文莱柬埔寨老挝越南

生长环境

长嘴捕蛛鸟主要栖息于海拔12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中,尤其喜欢在林缘和疏林等较为开阔的地方活动和觅食,有时也见于地边和村寨附近的树上。它们的自然栖息地还包括亚热带或热带湿润低地森林、亚热带或热带红树林、以及亚热带或热带湿润山地森林。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性活泼,但较为安静,常在树丛间穿梭飞翔,飞行较直,鸣声柔和。它们通常单独或成对出现,经常出现在花朵附近,以获取花蜜。主要以蜘蛛目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被认为是野生香蕉姜科植物的良好传粉者。飞行时发出尖声weechoo或cheek-cheek-cheek或简单高音鸣声tik-ti-ti-ti,第一声较高且音重,不断重复,每秒约3个音。此外,它们有一种嗡嗡的“zick-zick”叫声,在受到干扰或觅食时经常发出。它们的歌声是一系列快速的尖叫音,可以持续很长时间。

生长繁殖

繁殖期4-6月。多营巢于海拔400-1000m的茂密常绿阔叶林中,巢由叶脉构成,固定于大的叶片下面。每窝产卵2枚,卵白色微沾粉红色,被有红褐色斑点,在钝端较密,常常围着钝端形成一个环带,也有的卵为白色而被有紫黑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7.0-19.1mm×12.5-13.9mm。

物种保护

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不常见,应注意保护。尽管它们更常出现在次生林或林间空地,并且似乎能容忍人类活动,但它们在一些森林片段中已经灭绝。在新加坡,它们已经在植物园内灭绝。

文化

在文化上,砂拉越的卡扬、肯雅和普南人认为长嘴捕蛛鸟是一个好兆头的鸟,当他们出去采集樟脑时,男人们会等到听到其中一只长嘴捕蛛鸟的叫声。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