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斑羚 :牛科斑羚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3-05-29 13:02

长尾斑羚(学名:斑羚属 caudatus)又名中华鬣羚岩羊中华斑羚野山羊,是洞角科斑羚属动物。体长90~120厘米,体重22~42千克,体型上雄性长尾斑羚比雌性略大。两角均由头部向后上方斜向伸展,角尖略微下弯。角端尖锐且光滑。喉斑白色或棕白色,边缘为灰褐色。一般上体棕褐或灰褐色,下体色调基本上与上体相似,但略淡呈灰色。上体颈背直至臀部有一条棕褐色带,针毛毛尖黑褐色,远观似麻点。寿命可达15年左右,一些圈养的长尾斑羚的寿命超过了17年。

长尾斑羚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朝鲜韩国和中国东北部。长尾斑羚是典型的林栖动物,栖息生境多样,栖息海拔为500~3500米,尤其是海拔约500~2000米的裸露草地山脊,以及常绿和落叶林中陡峭的山区和岩石地带等。

截至2020年,长尾斑羚的种群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2015年5月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定级为极危(CR)物种,2020年1月14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其定级为易危(VU)物种,2021年2月1日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023年,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

分类与命名

分类

1951年,英国学者埃尔曼(Ellerman)和托妮·莫里森斯科特(Morrison-Scott)曾将斑羚属分为7个亚种,而1985年后,格罗夫斯(Groves)和格拉布(Grubb)将caudatus从中分出,长尾斑羚成为一个独立的种。2005年,格拉布(Grubb)认为长尾斑羚没有任何亚种。

2006年,中国学者杨博辉在其著作中将在中国分布的长尾斑羚分为5个亚种,分别为:东北亚种(Naemorhedus caudatus caudatus)、华南亚种(Naemorhedus caudatus arnourianus)、喜马拉雅亚种(Naemorhedus caudatus hodgsoni)、藏东南亚种斑羚属 caudatus baileyi)和川西亚种(Naemorhedus caudatus griseus)。

2009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安德烈·史密斯(Andrew T.Smith)的著作中将长尾斑羚从斑羚(Naemorhedus goral)中分化出来,作为独立种。截止2023年,ITIS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也将其评估为单型种。

命名

长尾斑羚学名里的种加词“caudatus”为拉丁语中阴性名词“caudate”衍生出的形容词,译为“长或短的尾巴”。

形态特征

长尾斑羚体长90~120厘米,肩高58~72厘米,体重22~42千克,体型上雄性雌性略大,但性别二态性极小。

长尾斑羚雌雄两性均具角且短直,角长127~178毫米。黑色,呈圆柱形和尖锐状,两角均由头部向后上方斜向伸展,角尖略微下弯。角基靠近,相间仅1~2厘米,角端尖锐、光滑,其余部分有10余个横棱,横棱数与年龄有关,角基部横棱至年老时逐渐愈合,但仍可数。横棱间有浅细的纵沟,但不割裂横棱。

长尾斑羚头骨较短而高,表面略凹陷,鼻骨前窄后宽呈楔形。额、颌呈棕黑色,两颊及耳背暗灰棕,耳内白色,有不显著的眶前腺,吻端裸露区较大,向后延至鼻孔以后,颌下无须,颚骨腹面中央骨缝有明显突出的嵴突。喉斑白色或棕白色,边缘为灰褐色。颜面及颈背部有较短的毛。

长尾斑羚的四肢短而匀称,四肢毛长,腿毛可达于蹄上,前肢的前缘至膝关节有黑纹,有时达蹄上簇毛。尾长13~16厘米,尾基灰棕色,尾端呈棕黑色。蹄狭窄而强健。

长尾斑羚的毛色因在不同地区及个体间差异,一般夏毛较冬毛色深,成体较幼体色深。一般上体棕褐或灰褐色,下体色调基本上与上体相似,但略淡呈灰色。上体颈背直至臀部有一条棕褐色带,针毛毛尖黑褐色,远观似麻点。没有长鬃毛,毛被底绒厚软。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长尾斑羚主要分布于俄罗斯东部、朝鲜韩国和中国东北部。

在俄罗斯,主要分布在锡霍特-阿林山脉(Sikhote-Alin)和布列亚(Bureya)山脉的南部以及许多主要河流沿岸;在韩国,主要分布在咸镜山和太白山;也生活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的白头大干山脉;其中在中国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尤其是小兴安岭山脉以及长白山脉山脉附近。

栖息环境

长尾斑羚是典型的林栖动物,栖息生境多样,从亚热带至北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季风区型半特有种。栖息海拔为500~3500米,尤其是海拔约500~2000米的裸露草地山脊,以及常绿和落叶林中陡峭的山区和岩石地带。

在其栖息生境中的主要植物有水青树、银杏、红椿等。山地土壤类型多样,土母质多为古生代板岩、微晶片岩、绿泥片岩、石英片岩、石英岩等组成,风化物粗松,多发育成山地棕壤或黄棕壤。

生活习性

活动特点

长尾斑羚常在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出没,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活动。小而较垂直的趾使得它们能够在陡峭的岩石坡上十分敏捷地活动,能够稳固地抓紧岩石,在岩石边缘有遮蔽的地方挖出休息地,有时也在突出的岩架上休息,很少在地势平缓、开旷的地区活动。其足印略似“肾形”,但偶蹄印相距较开,且内、外印多呈前后错位排列。

在冬天,长尾斑羚避免在深雪中行走,如果雪深超过35厘米,它们会在行走时在雪中留下腹部痕迹;冬天不进食时,它们会躲在岩石悬垂物下和洞穴中。

节律行为

长尾斑羚是昼夜活动的,在清晨和傍晚最活跃,但在阴天也可能一直活跃。其中,早晚活动于针叶林边缘,午间和晚上在高山灌丛带多岩石或避风地区隐蔽。也会随着季节气温变化,在同一区域内垂直迁徙。

社群活动

长尾斑羚群体活动范围通常约为40公顷,雄性在交配季节占据22~25公顷的标记区域。通常以4~12只个体的小群生活,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并且活动范围较固定,雌性、幼崽和亚成体倾向于在这些群体中生活,年长的雄性通常独居。

迁徙行为

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长尾斑羚通常以12只或更少数量为一组迁徙,其中在陡峭的岩石地区最多迁移2千米;夏季位于俄罗斯的长尾斑羚离开陡峭悬崖的距离不会超过1千米。

觅食行为

长尾斑羚通常在早上和傍晚进食。主要吃草、种子、树叶、幼芽、菌类等草木植物,以及坚果和一些水果。长尾斑羚常到有天然盐碱的地方去舔食盐碱;在温暖的月份主要吃草;在冬天吃地衣和常绿植物、落叶乔木和灌木的叶子,当地面上有雪时,会用口鼻将雪推开,露出草茎和灌木。

防御行为

长尾斑羚性机敏,嗅觉、听觉和视觉灵敏。其毛色与岩石及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即使它毫不隐蔽地卧在那里也不易被发现。在紧急情况下,长尾斑羚属通过喘息声相互交流,会跺脚来威胁捕食者并警告该地区的其他斑羚。

在受惊时发出“嘶嘶”的喷嚏声,直到掠食者快要袭击它们时,才向险崖和峭壁陡坡地带迅速逃跑。当逃离捕食者时,会以不规则的方式跳跃上坡并离开,包括长距离跳跃,以迷惑捕食者。不久后又复返原栖息地活动。

生长繁殖

长尾斑羚的雄性雌性大约在三年左右达到性成熟。雄性发情期从9月下旬到11月开始,发情期长约20至30小时。交配发生在初冬时节,为“一夫多妻制”。

在发情期间,雄性会紧紧跟随雌性,用“zer-zer”或“ze-ze-ze”的叫声吸引雌性,当雌性接近时,它们会发出哨声,并通过鼻-生殖器接触来判断雌性是否发情。没有进入发情期的雌性会离开该区域,而发情的雌性会接近雄性,并通过抬起尾巴来表示它处于发情期。雄兽间有激烈的争斗现象,雄体或以角相抵,或后肢站立以前肢搏击。导致年老的雄性斑羚属在面颊、颈下常留下伤痕,有的耳朵形成缺刻。

雌性长尾斑羚的妊娠期约为180天,翌年4~6月产仔,为胎生动物。平均只生一个幼崽,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也可能生2个。幼崽会和母亲待在一起大约一年。长尾斑羚寿命可达15年左右,一些圈养的长尾斑羚的寿命超过17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截至2020年,长尾斑羚的种群数量明显呈下降趋势,其总种群数量低于10000只成年个体。

2001~2006年的调查估计,长尾斑羚在中国北京市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等动物园或野生动物园供观赏的数量达25头;2008年,在中国的长尾斑羚的数量估计减少了30%;2013年,大韩民国共有约1000只;2017年,俄罗斯斑羚属总数估计为700~1100只。

致危因素

由于林木被人类大量砍伐,导致长尾斑羚适宜栖息地不断丧失。在俄罗斯,其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林业、农业、开发道路和偷猎造成的栖息地丧失,人们船只数量增加也导致了沿海斑羚偷猎压力增加。在韩国雪岳山、三陟市和蔚来汽车县也观察到大雪对于长尾斑羚的威胁。截止2008年,在中国对于长尾斑羚的威胁包括射击、诱捕、栖息地退化以及来自家畜的竞争,中国当地猎民为获取其肉、皮和制药的原料而大量捕杀,造成长尾斑羚的野生种群日渐稀少,其中生存空间日益缩减是导致斑羚致危的主要因素。

保护级别

2004年,长尾斑羚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定级为易危(VU)物种。

2015年5月,长尾斑羚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定级为极危(CR)物种。

2020年1月14日,长尾斑羚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其定级为易危(VU)物种。

2021年2月1日,长尾斑羚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2023年,长尾斑羚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保护措施

主要价值

长尾斑羚能够散布种子,对森林生态系统平衡有积极作用。

种间关系

长尾斑羚的天敌包括猞猁(Lynx lynx)、雪豹(Uncia uncia)、老虎(Panthera tigris)和狼(Canis lupus)。人类也被认为是长尾斑羚的掠食者,因为会猎杀和偷猎它们以获取它们的皮毛、肉和可用于医药的部分。同时长尾斑羚通过放牧和吃草影响其原生生态系统中的植被,也会被带状绦虫纲(tapeworms)寄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