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和镇 :隶属于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

更新时间:2024-09-21 14:14

阳和镇,隶属于广安市华蓥市,地处华蓥山中段西麓,东与红岩乡邻水县甘坝乡相邻,南与高兴镇接壤,西与岳池县临溪乡相连,北与古桥街道毗邻。区域面积39.59平方千米,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15289人。

古为巴国属地。秦朝,属垫江县宕渠2县。1966年,更名莹光公社。1969年,改阳和土家族乡。1978年,划归华蓥工农示范区。1992年,乡改镇。截至2020年6月,阳和镇下辖1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

2018年,阳和镇有工业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历史沿革

周代,为巴国属地。

秦代,隶属垫江县(今合川县),从秦至隋,皆属之。

唐朝,属新明县辖,从唐至宋仍属之。

元代,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省并新明入岳池县,阳和改隶岳池县辖。明代,因之。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省并岳池入广安州,阳和改隶广安州辖;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复置岳池县,阳和仍属岳池县资马乡书台一里所辖。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置高阳乡,阳和改隶高阳乡辖。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分高阳乡,置阳和土家族乡,乡治地阳和场,

1950年1月10日,岳池县人民政府成立,是月,仍置阳和乡,1958年10月,成立阳和乡人民公社;1966年更为蓥光人民公社;1968年成立蓥光公社革命委员会,1969年复阳和乡公社革委会。

1958年,设阳和乡公社。

1966年,更名莹光公社。

1969年,改阳和乡。

1978年11月10日,改隶华蓥工农示范区辖。

1980年12月,改乡革委为阳和乡管理委员会。

1984年,政、社分置,复名阳和土家族乡人民政府。

1992年,置阳和镇,领18个行政村(阳和、楼房沟、双碑、蔡家湾、赵家沟、祝家坝、丁家坝、文庙、鸽笼山、三岔河、盐井沟、偏岩子、观城、中和、继兴、河坝、楠木、龙山寨),1个居委会(阳和街道居委会),137个社。

行政区划

2015年,华蓥市阳和镇被认定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阳和镇位于华蓥山脉偏岩子下,东近红岩乡,南连高兴镇,西接岳池临溪乡,北邻古桥街道办事处,距市治地8.5公里。幅员44平方公里,耕地1.8万亩。辖村民委员会10个,居民委员会1个,村(居)民小组73个,总人口19975人(2017)。

2014年,阳和镇围绕“一区两环三接待点”(现代农业园区、楼房沟千万工程至鸽笼山旅游环线、偏岩子至三岔河旅游环线、三岔河游客接待点、偏岩子新村接待点、丁家坝新村接待点)建设布局,加快实现“四镇“(工业强镇、农业特镇、新村靓镇、旅游富镇)目标步伐,建成葡萄产业园1万亩、柠檬基地500亩、车厘子基地200亩、猕猴桃基地300亩、农民新村聚居点6处(偏岩子、祝家坝、丁家坝、鸽笼山、奔登坡、鸡鸣四县),建立了以紫晶苑、世瑞为代表的集葡萄采摘园、品比园、农家乐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培育星级农家乐1个,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8个,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环境优美乡镇”,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000万元。

阳和镇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襄渝铁路从北至南纵贯全境,广溪公路穿镇而过。数字程控电话直拨全国及世界各地。阳和境内,东部为山区,中部为平坝区,西部浅丘与平坝相间。东部风光旖旎,景色怡人,景点众多,是人们观光旅游的胜地。"高登古刹"位于境内,与境内的"华蓥石林"相映成趣。河流主要有彪水河、黑洞河,二河汇于九龙寺脚下,绕镇而过,终年长流。另有一条较大的河流——阳溪河发源于高登山西南侧的偏岩子,以南西流向,流经三贫河,两支流平行西下至祝家坝合流,又经高兴镇、岳池县的临界溪乡、中和镇,汇入渠江。阳和境内流长9公里,流域面积2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92立方米/秒。

镇境内山川秀丽,自然风景名胜数十处,是集雄、险、幽、雅、奇、壮、秀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有称奇于世的华蓥石林,神奇古老的"高登古刹",浩渺壮观的九龙云海,千奇百怪的盐井溶洞,传说绝妙的白族古洞,瑰丽罕见的白岩佛光,呼啸雷鸣的枫松涛;还有新华纸厂遗址,阳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白岩古战场,阳和游击战场;并有龙山古庙,千年银杏,彪水岩瀑布;更有那景观独特的龙山水库,水库水面50余亩;距镇3公里的宓家沟水库景致更为幽静,库中有一10亩小岛,岛上白鹤成群。石老公与石老婆的传说闻名遐迩。

2011年末,阳和镇辖1个居民委员会;偏柏乡、三岔河、楼房沟、中和、观城、楠木、祝家坝、鸽笼山、蔡家湾、龙山寨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个居民小组,6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阳和镇下辖1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阳和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阳和镇地处华蓥山中段西麓。

地形地貌

阳和镇地势东高西低。

气候

阳和镇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较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28.6℃,1月平均气温6.8℃。年平均降水量110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0天,最多达159天(1981年),年最少降水量986毫米(1972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309.4毫米(198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6~8月,6月最多。

土壤:境内的土壤从第四系全新统至寒武季各类岩层均有出露,东部山区为黄泥土区,中、西部平坝及丘陵为紫色土区。

水文

阳和镇境内河道属阳溪河支流,经临溪、中和注入渠江,河流总长度10.5千米,年均流量0.9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阳和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泥石流、旱灾等。洪涝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6~8月,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56年6月23日,降雨1小时达113.7毫米,河水猛涨,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境内各村普遍受灾,受灾人口41802人,1.5万亩农作物受灾,倒塌房屋376间,毁坏农田740亩,粮食减产5400吨,直接金经济损失38.6万元。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已探明的矿物有煤、碳酸钙、硫、铁、铜、、镁、石膏大理石稀有元素锗、铢、、和富偏硅酸盐矿泉等20多种。

水资源:主要河流有阳溪河和彪水河,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偏岩子矿泉水流量较大,并含多种微量元素,极具开发价值。

植被资源:主要植被覆盖率达69%,平坝森覆盖率36%。

野生动、植物资源:野生无脊椎动物上千种,野生有脊椎动物,有鱼、两栖、爬行、鸟、哺乳五纲186种,珍稀野生动物有金钱豹、赤狐、江獾等。野生植物主要有松、柏、杉木王、樟木、大头茶、银杏等100余种;野生药用植物有天麻苦香树、三七、杜仲野菊、野猕猴桃、盐麸木交藤等700余种。

人口民族

2011年末,阳和镇辖区总人口2804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71人,城镇化率10.2%,另有流动人口182人。总人口中,男性17669人,占63%;女性10378人,占3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8016人,占99.9%;有羌等7个少数民族,共31人,占0.1%;2011年,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长率2.6‰。

2017年,阳和镇常住人口19975人。截至2018年末,阳和镇户籍人口28357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为1528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阳和镇财政总收入1004.9万元,比上年增长40%。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314万元,增值税127万元,企业所得税219万元,个人所得税68.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6%、18.4%、22.3%、26.5%;人均财政收入358元,比上年增长32.7%,是1949年的65倍,比1978年增长42倍。

农业

阳和镇有农业耕地面积1.8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51.5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430万元,2011年达到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2%,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8.5%。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2272吨,其中水稻9342吨,玉米239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455亩,产量135吨,其中油菜126吨,花生9吨;蔬菜种植面积6570亩,产量10925吨,主要品种有白菜、青菜、萝卜等。

阳和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25822头,年末存栏19478头;家禽年末存栏量18.5万羽,上市家禽36.8万羽。2011年,生产猪肉1788吨,禽蛋402吨;畜牧业总产值1740万元。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15800亩,其中防护林5667亩,经济林3000亩,竹林2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00万株,林木覆盖率46%,活立木蓄积量110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10000吨,主要品种有葡萄、李子、桃、枇杷、柑橘、梨等。

工业

2011年,阳和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职工915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845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大中型企业3家,职工877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520万元。

商业

2011年末,阳和镇有商业网点206个,职工248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60万元,比上年增长18.7%。

社会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阳和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个;病床15张,固定资产总值110万元。执业医师4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2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500人,出院病人770人次。

2011年,阳和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阳和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13人,专任教师11人;小学10所,在校生1463人,专任教师10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784人,专任教师5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7%。

广播电视

1990年6月1日,阳和镇开通有线广播站。1998年6月开通有线电视。2001年末,有线电视入户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阳和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2户,人数103人,支出17.6万元,比上年增长3.7%;城市医疗救助2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6人次,共支出2300元,比上年增长82.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09户,人数1258人,支出107.6万元,比上年增长2.7%,月人均71.3元。比上年增长1.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人,支出1.7万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3人,支出18.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6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506人次,共支出7.5万元,比上年增长67.3%;农村临时救济165人次,支出11.6万元,比上年增长1.8%。

2011年,阳和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4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5万元,比上年增长4.3%。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516人,比上年增加58人,其中参保职工124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92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372人,比上年末增加147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0.06万人,比上年增加164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46人,比上年增加82人。

基础设施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阳和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线路单程总长度3千米,投递点10个,乡村通邮率74.5%;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5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万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0.4万件,业务收入3.84万元。有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400门,固定电话用户2137户,比上年增加345户,电话用户普及率43.5%,比上年提高6.8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21960户,比上年增加269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78.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26千米,主干电缆达41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980个,其中已用端口645个,宽带接入用户714户,比上年增加89户。

能源

阳和镇有煤炭企业3家,2011年产煤20万吨。其中彪水岩煤矿藏煤9万吨。

发展规划

依据《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阳和镇纳入“十二镇”,规划期末(2030年)城镇人口共2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2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华蓥市阳和镇总体规划(2010-2030)》如下: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的期限为2010年—2030年。一期:2010年—2015年;二期:2016年—2030年。

二、规划范围

根据规划内容和控制深度的不同,将规划范围界定为三个层次:

1、镇域范围:阳和镇镇域行政区划范围,面积44平方公里。

2、规划区范围:包括华蓥市彪水岩煤矿有限公司,阳和社区居委会1、2、3、6组,三岔河村1、2组,楼房沟村1、2、3、6组,蔡家湾村1、3组,祝家坝村2组,面积约2.6平方公里。

3、规划建成区范围:城镇建成区范围为1.10平方公里。

三、城镇性质

以发展优质果蔬种植、畜禽水产养殖、能源工业为主的农贸型城镇。

四、城镇空间发展方向

在现状镇区基础上,向西、北方向拓展延伸,控制东、南方向发展。

五、规划用地规模

1、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

2009年阳和镇镇域总人口为27550人,其中城镇人口为5078人,城镇化水平为18.43%;

规划一期镇域总人口为27860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6350人,城镇化水平为22.79%;

规划二期镇域总人口为28650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9500人,城镇化水平为33.17%。

2、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2015年建设用地规模达到0.61平方公里;

2030年建设用地规模达到0.95平方公里。

交通

阳和镇交通便利,村村通公路,襄渝铁路从北至南纵贯全境,广溪公路穿镇而过。

文化

地名由来

阳和镇因阳和场得名,清代改“河”为“和”,故名阳和。阳和归名阳火场,后取其吉祥之意为阳和场。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29日,阳和镇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

参考资料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2021-05-26

华蓥市人民政府.统计局.2021-07-2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