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大王花 :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3:36

阿诺德大王花(学名:Rafflesia arnoldii R.Br.):草本植物寄生于植物的根部,生于由寄主根皮构成的杯状托上。花单朵顶生,雌雄异株,花被钟状,裂片5,阔卵圆形,1列,覆瓦状排列,橙红色至血红色。雄花蕊柱细长,顶部杯状体底部凸起。雌花蕊柱较雄花的为粗壮,顶部杯状体具6条不明显的辐射线;子房下位,1室,胚珠多数,生于侧膜胎座上。果球形,冠以宿存、变硬的花被。花期8-9月。

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寄生植物。花径达90厘米。通常寄生于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的根上,以吸取寄主的营养为生。巨大的花朵从生长发育花可能需要长达十个月,但开花只能维持4-5 天,会不断地释放出一种奇特的臭味。花粉散发出来的恶臭招来苍蝇等腐食动物为其授粉。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群岛。

形态特征

阿诺德大王花是草本植物寄生于植物的根部,生于由寄主根皮构成的杯状托上。主轴极短,没有叶片和地下茎。花单朵顶生,雌雄异株,花被钟状,裂片5,阔卵圆形,革质花瓣可以达到直径超过91厘米,覆瓦状排列,五个花瓣呈橙红色至鲜红色,被斑驳的奶油色疣点,花被管喉部有一圈紫色的膜质副花冠,其上有许多线形的突起。

雄花:蕊柱细长,血红色,顶部杯状体底部凸起;雄蕊20枚,无花丝,环生于杯状体的下方,花药宽椭圆形,2室,顶孔开裂。雌花:蕊柱较雄花的为粗壮,顶部杯状体具6条不明显的辐射线,底部凹陷,有退化雄蕊;子房下位,1室,内多腔隙,胚珠多数,生于侧膜胎座上。

大花草属的基座是由宿主的木质部发展而来的,形状很象个广口坛子。吸取营养的器官退化成菌丝体状,侵入宿主的组织内,因此整朵花就是它的全部。盛开的大王花艳丽多彩,整个花冠呈鲜红色,上面有点点白斑,花冠 90厘米,5片多浆汁的花瓣厚而坚韧,每片花瓣厚约5厘米,宽 30厘米左右,花瓣质量总重最高可达 10千克之多。花朵中央有一个圆口大蜜槽,其容积相当大,能够承起5-7千克水。

果球形,冠以宿存、变硬的花被。花期8-9月。

生长习性

大花草属大花草科大王花属植物,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寄生植物。大王花通常寄生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的根上,以吸取寄主的营养为生。虽说是植物,但它除了花之外,无叶无根无枝条,甚至连植物最基本的光合作用特征都没有,只有在其需要繁殖的时候,才开出惊艳硕大的花朵,并不具备植物的很多基本特征。大王花花朵如荷花一般大小,血红色,具有一股淡淡的腐臭味,为典型的“巨魔芋”,是依靠颜色和腐臭味吸引苍蝇一类的虫子帮助其传粉。从宿主身上吸收的营养几乎全部供应花朵的生长。

种子的丝状芽体可在不伤害宿主的情况下逐渐在茎皮内蔓延,直至一年半后,种子吸收了足够的能量,体积膨大,穿破种皮萌发出约6毫米的芽点。经过几个月的缓慢生长,花蕾逐渐由乒乓球般的体积直至生长到甘蓝一般大小。等过了一个月,花苞便会缓缓张开,完全绽放需要两天两夜。

繁殖方式

大花草属观察到性别比例非常不平衡,雌花远多于雄花。花芽死亡率较高,只有10%至18%能够生长到开花,花仅能维持几天。因此,雄性雌性的花在同一时间盛开,足够接近附近授粉的几率是微乎其微。依靠苍蝇等食腐动物传播花粉达到繁殖上地。

产地生境

生长在海拔500-700米高度的热带雨林中。寄生葡萄属(Vitis)、崖爬藤属(Tetrastigma)植物的根上。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群岛。

保护级别

尚未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