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平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

更新时间:2024-09-20 19:21

男,1932年11月生,福建省晋江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顾问、研究员。1955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学本科,毕业后赴苏留学,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生部,获副博士学位。

正文

回国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工作,1971年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作至今。近40年来一直从事主米栽培研究,在套、夏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中低产区粮食增产开发研究、节水农业、夏玉米简人栽培技术和ABT生根粉系列的研究和推广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12项,其中尤为突出的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二等奖。1980-1995年任全国玉米栽培学组组长,参与组织与主持5次全国学术讨论会,3次为农业部,19次为10省市讲课,拥有著作10部,论文95篇,6次在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言。1980-1996年任北京市玉米顾问团团长,积极出谋献策,使全市玉米平均亩产由1979年的229公斤提高到1996年的481.6公斤。先后荣获全国国际劳动节奖章,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央四部委先进工和者、全国归侨、侨眷优秀知识分子和北京市劳模等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回国后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工作,1971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工作至今获得以下丰硕成果:《套种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京早7号的选育、高产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198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夏玉米的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198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杂交种京早7号的试验、示范、推广》1984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京郊平原中低产区粮食增产综合开发研究》1987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首届星火科技奖;《夏玉米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及示范推广》1989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花粉的开发及其应用》1989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商品粮基地建设技术攻关》199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节水综合开发研究》199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京郊小麦玉米高产模式及其配套技术》1991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1996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ABT生根粉系列的研究推广》1995年获林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香港亿利达集团(精英)科技奖。在上述科研成果数据的基础上,拥有著作8部,其中专著3部,主编3部,合著2部,发表论文过百篇,被评为农作物方面的高产作家。

结合北京市玉米顾问团的工作,积极把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中去,彻底改变了京郊玉米的生产面貌,耕作制度由套种改为平播,品种由平展型改为紧凑型,栽培管理由繁琐的手工劳动变为简便高效的机械化生产,特别是秸秆还田、精量播种、化肥底施和化学除草等项措施均在生产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他积极指导京郊的玉米生产,使玉米平均亩产由1979年的229公斤提高到1996年的384.1公斤,受到市政府的嘉奖。

他努力传播玉米科学知识,应农业部及十二省市邀请讲课数十次。6次为国际培训班讲课,2次参加国际会议并作报告,培养了2名高水平的研究生,2次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评选香港跨世纪国际教育集团拔尖人才的评委。

玉米虽身为我国3大作物之一,但一直不受重视,陈国平主动上书国务委员陈俊生,力陈玉米有巨大增产潜力,主张把玉米作为粮食增产的排头兵。陈俊生同意并批转给农业部长何康,全文加批注刊登在部专家顾问办公室主编的《咨询与决策》1991年第13期上。还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写成“专家建议粮食增产主要应依靠玉米”一文发表在仅供中央领导人阅读的《内部参考》1991年第16期上,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1991年秋农业部在山东莱州召开全国玉米生产会议,决定把推广紧凑型玉米作为增产玉米的关键措施,聘请陈国平为顾问,他积极为推广紧凑型玉米出谋划策,并主持有全国9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参加的紧凑型玉米栽培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据统计,1991-1994年全国累计推广紧凑型玉米7500万亩,增产75亿公斤,他也因此而被评为农业部先进工作者。

陈国平是全国本物学科的带头人,从第一届全国玉米栽培学术讨论会开始,就一直参加玉米栽培学组的领导,为全国玉米栽培学科的队伍建设和学术交流作出了贡献。他先后被授予中央四部委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奖章、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归侨、侨眷优秀知识分子、北京市劳模和农业部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事迹收入《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多部著作中。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