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灿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15:26

陈国灿(1933年10月24日—2018年6月7日),鄂城区人,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敦煌市吐鲁番学专家及中国中古史专家。他在武汉大学历史系接受本科教育并于1958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灿曾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对古代史特别是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有深入研究。他的学术成就获得了多项国家级奖项的认可。2018年6月7日,陈国灿因病逝世,享年85岁。

教育背景

陈国灿1951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1958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

学术生涯

70年代末,在唐长孺教授领导下,将科研重点转向敦煌吐鲁番市文书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相结合的研究方面。1975-85年在北京参加国家文物局"吐鲁番文书整理小组"的工作,参与编出版了《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1-10册(主编唐长孺)。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1983年参与编写出版《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主编唐长孺);1990年又参与编纂出版《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主编唐长孺)。二书1992年获国家教委会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特等奖;1995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80年代以来,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词条撰写。同时参加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市学会组织的《敦煌学大辞典》编纂,为史地编委,撰写了320余条(上海辞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

1987-91年承担、主持了国家教委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敦煌吐鲁番学中的史地研究。"完成史地研究论文13篇,出版了《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1994年武汉大学学术丛书),1995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1998年获国家教委第二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4月主编出版了《民族融合缔造中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与香港中文大学刘建明合作主编出版了《(全唐文)职官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10月编撰出版《日本宁彩美术馆藏吐鲁番文书》(图文对照本﹒文物出版社),2001年10月获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80年代以来,利用新出土的地下文献与传统史籍相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新问题,发表了专题学术论文90篇。并将研究成果实时融汇于教学中,先后多次开设"古代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唐代经济史"、"敦煌吐鲁番市概论"、"隋唐史专题"、"吐鲁番文书研究"等课程。培养了多批硕士、博士。1995年被武汉大学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80年代以来,先后还在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耶鲁大学做过学术讲座、交流或讲演,经常参与专业性的国际学术交流和会议。

主要成就

陈国灿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敦煌吐鲁番学,他是多个重要学术项目的负责人或参与者。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书籍的编纂上,还包括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百余篇论文。他的学术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其研究成果曾获得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学术讲座

陈国灿教授在其职业生涯中,不仅致力于学术研究,也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他开设了多门课程,如"古代史"、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唐代经济史"、"敦煌吐鲁番市概论"、"隋唐史专题"、"吐鲁番文书研究"等,并在国内外多所大学进行了学术讲座和交流。他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1995年被评为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人物观点

陈教授从“学者为己”—— 学习是成人之道、“敏而好学”—— 学习是一种人生态度、“学无常师”——学习是不断探索的过程三方面为学生们阐述了孔子的学习观。他认为“学者为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和出发点,“敏而好学”则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而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而习之则是“学无常师”的基本要求。

参考资料

恭谨敬业,矢志不渝;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陈国灿先生遗体告别仪式举行.武汉大学.2024-08-29

陈国灿教授:敦煌吐鲁番学与中古史的杰出专家.www.ymc9.cn/3660...html.2024-08-29

陈国灿 斯坦因所获吐鲁番文书研究搜 书.缺书网.2024-08-2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