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

更新时间:2023-05-05 19:14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中大、港中大(CUHK),是一所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是香港第二所成立的大学,是香港唯一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也是香港八所受政府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院校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由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三所书院于1963年合并成立;1966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录取首批中国内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截至2022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总面积位821542平方米,有教职员8091人(截至2022年6月),学生21110人(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8个学院及研究院(截至2023年5月),有13个进入QS世界排名前50的学科(截至2023年3月22日),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截至2022年6月)。在2025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位于第36位。

历史沿革

前身渊源

1949年,中国政治发生巨变,大批难民涌入中国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暴涨,使香港对中文授课教育的需求激增,对香港高等教育构成沉重压力;另一方面,这一变化为香港带来大批出色的内地学者和教育家,其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开办了不少“难民学校”,讲授专上程度的课程,协助南来及本地青年继续学业。香港中文大学的三所成员书院——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联合书院,就是在这一时期孕育出来的。

新亚书院

1949年10月,新亚书院的前身亚洲文商专科夜校由钱穆唐君毅张丕介等人创办。

1950年,亚洲文商专科夜校改为日校,更名为新亚书院,钱穆任校长,学校设有文史、哲学教育、经济、商学、新闻社会、农学六系。

崇基学院

1951年10月,香港基督教教会代表创办崇基学院,初期借用港岛圣约翰大礼拜堂及圣保罗男女中学为校舍;后租赁港岛坚道147号楼房及借用圣公会霍约瑟纪念堂为校址。

1955年,崇基学院依照香港政府法例注册成立;于1956年学校迁至新界马料水村永久校址。

联合书院

1956年6月,广侨、光夏、华侨、文化及平正会计专科学校五所私立书院合并组成联合书院,校本部设于香港坚道一百四十七号。

1957年,联合书院依据香港政府法案成立校董会,蒋法贤任校董事会主席及首任校长。

合并发展

1957年,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组成香港中文专上学校协会,蒋法贤任协会主席,协会争取香港政府承认三所书院颁授学位的资格,并推动成立一所中文大学。

195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接纳香港设立一所中文大学的建议;并于1959年正式宣布资助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三所书院,作为新大学的基础书院。

1962年,苏赛克斯大学创校校长富尔敦来香港,主持国际学者组成的委员会,审定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三院水准,定下新大学的组织架构;委员会于1963年发表《富尔敦报告书》,明确提出以邦联制作为三院组成大学的模式,其为香港中文大学成立的蓝图和依据。

1963年,香港政府成立临时校董会,关祖尧任主席,李卓敏任校长,确定了新大学命名为“香港中文大学”;同年9月,香港立法局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条例》;同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正式成立。

1966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首所研究院在香港中文大学创建。

1969年,香港中文大学本部办事处迁至香港中文大学沙田校址;联合书院及新亚书院后于1972年至1973年亦迁入香港中文大学沙田校址。

1982年,香港中文大学校友丘成桐获得国际数学家大会菲尔兹奖,此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1986年,香港中文大学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后于1989年学校决定采用弹性学分制(自1991年9月生效)。

1986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受香港邵氏基金捐助成立。

1995年,香港互联网信息核心“香港国际互联网交换中心”(HKIX)于香港中文大学成立。

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在全香港率先录取首批中国内地本科生,后于2005年开始通过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招收中国内地本科生。

2006年,香港中文大学晨兴书院成立;同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善衡书院成立;次年,香港中文大学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成立。

2007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开展合作,在深圳虚拟大学园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院后于2011年11月落成投入使用。

2009年,郑海泉博士获委任为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建筑学院成立。

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配合香港3+3+4学制改革,重新采用四年制本科课程的学制。

2014年4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全港学界首间海量数据(Big Data)决策分析研究中心;国学中心正式成立。

2020年5月,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和香港中文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成立香港中文大学深港创新研究院(福田);2022年7月,香港中文大学和杨浦科创集团签署关于推动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建设合作框架协议,香港中文大学上海中心揭牌。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设有8个学院,8个学院下设多个学系,并提供多门本科课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拥有美国国家发明家学会会士1人,中国发明协会会士1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及外籍院士4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外籍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外籍院士4人,裘槎基金会优秀科研学者、优秀医学科研学者及前瞻科研大奖30人,国家自然科学奖得主21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得主13人,未来科学大奖 - 生命科学奖得主1人。截至2022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有教职员8091人,其中有教授369人,副教授286人,高级讲师、讲师及其他629人,研究人员1695人。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3月22日,香港中文大学有13个学科进入QS世界排名前50,4个学科进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世界排名前50。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提供多种全日制本科课程,颁授12种不同的学士,其中兼读学士学位课程颁授教育学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提供修课式课程及研究式课程两类型课程,颁授25种不同的高等学位。

教学情况

课程设置

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学校课程有学士课程、研究院课程。其中,学士课程中除了有几项课程较特别外,常规修业期为4年,学校在科目选择以至修读科目的次序和进度上均提供了弹性和灵活的选择,本科生可灵活学修课程,在完成大学规定的最少123个学分及符合各不同类别的要求便可毕业;研究院课程则分为研究式课程与修课式课程。

书院制

香港中文大学采用书院制,书院制指香港中文大学所有全日制本科生可选择一所书院,即分别隶属于一所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书院制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学院根据专业分配,书院制着重于全人发展,提供众多非形式教育机会,与正规课程课程相辅相成。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主校区共有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联合书院逸夫书院、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9所书院;并且学校开设通识教育,包括大学通识教育及书院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兼融中国人文理想和西方博雅教育,均衡而多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从而达到全人教育。

合作交流

中国联系

2006年2月,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1年,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虚拟大学园建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获国家教育部批准筹建。

香港中文大学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与中国内地正式交流,与多所内地及台湾的大学的进行合作交流以及开展科研合作,截至2022年5月,已建立超过四十个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

国际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李卓敏校长高瞻远瞩,在草创之初的1965年,与加利福尼亚大学签署交换协定,开香港海外联系之先。

截至2022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加入世界大学联盟、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英联邦大学协会国际大学气候联盟、东南亚高等学府协会及国际大学协会等多个国际高等教育组织;已与世界多所院校、研究机构、学习中心、政府部门、区域及国际组织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并且与海外二百六十多所院校设立超过四百二十个研究合作、学者、师生交流的项目。截至2022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拥有280家伙伴院校,分布在澳洲、奥地利、比利时等37个国家和地区。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3月,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系统有大学图书馆、崇基学院牟路思怡图书馆新亚书院钱穆图书馆、联合书院胡忠图书馆、李炳医学图书馆、利国伟法律图书馆、建筑学图书馆7所图书馆及学习共享空间(伍何曼原楼) 。截至2022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藏有书籍257万多册,电子书540万多册,电子期刊16万多册,有电子资料库1023个。

学术出版

大学刊物

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传讯及公共关系处出版了22份中英双语的大学刊物,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年报》《中文大学校刊》《香港中文大学概况》《概览和统计数据》等。

《香港中文大学年报》

《香港中文大学年报》由香港中文大学主管,每年春季出版,中英对照,报道香港中文大学上一个学年的重要事项和发展。香港中文大学自创校就印制校务报告公布于社会,报告书首发定名《开办的六年》,后于1993年始改称《香港中文大学年报》。

《中文大学校刊》

《中文大学校刊》由香港中文大学主管,每半年出版一次,分中英文版本,报道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活动、研究成果及最新的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概况》

《香港中文大学概况》由香港中文大学主管,每年秋季出版,分中英文版本,介绍香港中文大学成立的历史、条例、组织、主要教研单位及课程。

《概览和统计数据》

《概览和统计数据》由香港中文大学主管,每年出版一次,提供香港中文大学最新的统计资料。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77年,出版社宗旨是弘扬中西文化,传播古今知识。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期刊有《The China Review》《翻译学报》《传播与社会学刊》《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印刷版)》。

《The China Review》

《The China Review》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的《China Review》的续刊,是中国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学术期刊。期刊自2001年起,每年4月和10月出版两期,自2018年起每年出版四期;内容包括社会、商业和经济发展,近代史、艺术和文化研究等。

《翻译学报》

《翻译学报》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与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是一本双语学报,以刊登翻译研究学术论文及外国文学中译作品为主。期刊创刊于1997年12月,内容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史、翻译方法、翻译评论、传译、书评等。

《传播与社会学刊》

《传播与社会学刊》是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院合办的中文学术期刊,以刊登来自世界各地的传播学研究论文为主。期刊创刊于2006年12月,每年刊行四期。期刊是“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SSCI)”收录的期刊,于2015年成为“国际传播学会(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附属学刊。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印刷版)》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印刷版)》(AJELT)是由香港中文大学英语系出版,其是学术期刊编辑委员会的成员之一,被《Linguistics Abstracts》《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Behavior Abstracts》等收录。期刊被国际组织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TESOL)认定为重要学术出版物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共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所InnoHK研究中心,并设有多所研究所。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6月,香港中文大学累计发表期刊文章万余篇,会议论文万余篇,获批专利累计千余件。

校园文化

校徽

香港中文大学以中国神话中的“凤”为校徽,主色调是紫色与金色。其中“凤”自汉代以来,被视为“南方之鸟”,象征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

校训

香港中文大学的校训为”博文约礼“,出自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其中博文意即知识深广,约礼意即遵守礼仪。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是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校区以及位于深圳市的深圳校区。香港中文大学采用书院制,所有学生分别隶属于一所书院,建立各自的书院文化;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主校区有九所书院,深圳校区有五所书院。

主校区

通讯地址: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界沙田。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主校区设有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社会科学院8个学院;有新亚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联合书院逸夫书院晨兴书院善衡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九所书院。

深圳校区

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2001号。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设有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6个学院;有逸夫书院、学勤书院、思廷书院、祥波书院及道扬书院五所书院。

主校区书院情况

新亚书院

书院介绍

新亚书院(New Asia College)创立于1949年,是钱穆联同唐君毅张丕介等人创办。

书院院徽院训

新亚书院的院徽主体为圆形,内圆图案是根据汉墓出土“孔子问礼于老子”画像设计,图案中间为文字“诚明”;外圆由新亚书院中英文名构成。

新亚书院的院训是“诚明”,出自子思中庸,“诚”属于德性行为,“明”属于知识了解,“诚明”即要求把为学做人认为同属一事的精神。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新亚书院的校董会主席为梁英伟,校董会副主席陈志新、林荣德,书院院长为陈新安。

崇基学院

书院介绍

崇基学院(Chung Chi College)于1951年由香港基督教教会代表创办,并于1995年依照香港政府法例注册成立。崇基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九所成员书院中唯一附有音乐及神学课程的书院。2021-2022年度崇基学院共有本科生3149人,另有神学生75人,为崇基学院特别生。

书院院徽院训

崇基学院的院徽外框为盾形。院徽图案取材自景教碑,图案由云朵、莲花、火焰及十架组成,其中云朵象征天道,莲花象征纯洁与完美,十架象征基督牺牲以臻圆满之生命境界,火焰象征光明;图案上方文字为“崇基”,下方文字为“止于至善”。

崇基书院的院训是“止于至善”,出自大学,意即不断力求圆满,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事或者德性修养。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校董会主席为陈德霖,司库为陈镇荣,书院院长为方永平。

联合书院

书院介绍

联合书院(United College)由广侨、光夏、华侨、文化及平正会计专科学校五所私立书院于1956年合并组成。

书院院徽院训

联合书院的院徽,内部图案由写着”明德新民“字样的书、火炬及叶子组成;外部由香港联合书院中英文名构成。

联合书院的院训是“明德新民”,出自《礼记》(大学)篇,“明德”意即通过教育发掘、体认、提升、光大学子本来具在的”明德“,成就伟大的人格;“新民”意即伟大人格的成就并不止于个人的修养和一己的通识博知,而在推己及人,关心、教育和改革社会。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联合书院的校董会主席为殷巧儿,校董会副主席李国忠,书院院长为王香生。

逸夫书院

书院介绍

逸夫书院(Shaw College)于1986年2月得到香港邵氏基金捐助而成立。

书院院徽院训

逸夫书院的院徽上部分图案为盾形,由写着”修德讲学“字样的书及逸夫书院中文名组成,下部分图案为写着逸夫书院英文名的绶带。

逸夫书院的院训是“修德讲学”,出自《论语‧述而》,“修德讲学”意即只有修养品德,追求学问,兼而行之,修德以居仁由义,讲学以温故知新,两者兼备,才接近君子的境界。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逸夫书院的校董会主席为冯兆滔,校董会副主席及名誉司库为范思浩,书院院长为梁耀坚。

晨兴书院

书院介绍

晨兴书院(Morningside College)于2006年成立得到晨兴基金会的捐助而成立,书院采用书院全宿共膳模式。晨兴书院校舍位于大学中部,毗邻大学体育中心。截至2023年5月,晨兴书院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和校友。

书院院徽院训

晨兴书院的院徽为盾形。

晨兴书院的院训是“博学、进德、济民”。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晨兴书院的院监会主席为陈乐宗,书院院长为汪宁笙。

善衡书院

书院介绍

善衡书院(S.H. Ho College)于2006年由私人捐款成立,书院采用全宿共膳形式。善衡书院选址在大学道以北,毗邻体育中心,于2010年秋季招收首届学生。

书院院徽院训

善衡书院的院徽图案以商周时代甲骨文、金文“家”字部首为主干,用现代几何手法表现;院徽左右两旁线条由粗至细向地中心伸展,形成“人”字形,寓意向上进取和东西方文化融会。院徽主色调为蓝色、金色,其中蓝色代表国际化,金色体现学院追求精进的目标。

善衡书院的院训是“文行忠信”,出自《论语·述而》《论语·学而》《周易·干‧传》。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善衡书院的院监会主席为何子梁,书院院长为莫仲棠。

敬文书院

书院介绍

敬文书院(CW Chu College)于2007年由私人捐助成立,书院采用全宿共膳形式。敬文书院校舍坐落于环回北路,可容纳三百名学生,于2012年开始运作。

书院院徽院训

敬文书院的院徽为盾形,上部分图案由“敬”“文”而字变化而成,上部分图案整体如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心中怀有“敬”字,意为心存敬意。下部分图案为写着拉丁文院训“Cultus et Beneficentia”及中文院训“修己泽人,储才济世”的绶带。

敬文书院的院训是“修己泽人,储才济世”,意即要求学生在四年书院生活中接受全人教育,拓宽眼界,学习成为社会上负责任和积极投入的一员。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敬文书院的院监会主席为朱恩余,书院院长为王淑英

伍宜孙书院

书院介绍

伍宜孙书院(Wu Yee Sun College)于2007年成立得到伍宜孙慈善基金会的捐助而成立。书院坐落于士林一巷,可容纳一千二百名学生,其中半数为宿生,于2012年9月录取首批学生。

书院院徽院训

伍宜孙书院的院徽主体为圆形,与古代铜币相似其象征伍宜孙创立永隆银行的人物故事。院徽内圆图案由松树盆景和“博学笃行”字样构成,外圆图案由伍宜孙书院中英文名构成。

伍宜孙书院的院训是“博学笃行”,出自子思中庸,意即要扩阔学识,要观察叩问,要精思熟虑,要明切辨析,要坚持实践。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伍宜孙书院的院监会主席为彭玉荣,书院院长为陈德章。

和声书院

书院介绍

和声书院(Lee Woo Sing College)于2007年由私人捐助成立。书院校舍将坐落于士林路旁,地处陈震夏宿舍前方的山谷,可容纳六百名宿生,另服务六百名走读生。书院于2011年录取首批学生。

书院院徽院训

和声书院的院徽为盾形,上部分图案“人”“山”及“龢”三个古字组合而成,寓意人与大自然融和;下部分图案为写着“知仁忠和”的绶带。

和声书院的院训是“知仁忠和”,出自《周礼‧地官司徒》。其中“知”即追求知识,具探索精神,“仁”即为人为己,求完美人格,“忠”即忠诚待人,勇于承担,“和”即待人平和,处事适中;“知”“仁”着重个人知识学问和人格的培育;“忠”“和”讲求立身处世之宗旨和态度。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和声书院的院监会主席为李乃熺,书院院长为刘允怡。

深圳校区书院情况

逸夫书院

书院介绍

逸夫书院(Shaw College)得到香港邵氏基金捐助而成立,书院设施在在2016年9月正式使用。

书院院徽院训

逸夫书院的院徽主体为盾形,院徽由写着“修德臻善”字样的书、逸夫书院中文名以及写着逸夫书院英文名的绶带组成。

逸夫书院的院训是“修德臻善”,出自《论语‧述而》,“修德”意即只有修养品德,追求学问,兼而行之,修德以居仁由义,讲学以温故知新,两者兼备,才接近君子的境界;“臻善”意即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逸夫书院的院长为王丛

学勤书院

书院介绍

学勤书院(Diligentia College)是学校为感谢正中公益慈善基金会而于2016年成立的书院。

书院院徽院训

学勤书院的院徽为圆形,院徽由国际通用的标点符号组构成一个汉字“学”,圆形背景代表世界,图形上下不封口。图案中,构成汉字“学”的标点符号,均采用不同国籍和文化背景的学生所熟悉的国际通用符号,籍此彰显大学冀希将中西文化精粹融会贯通的教育目标。

学勤书院的院训为修己以善群,力行致良知。“修己以善群”意即个体要通过不断地反省、完善自身自我,发现和重建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与他人共同构建更好的群体环境;群体中个体的相互关联,共同改善环境,最终改造社会。“力行致良知”意即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磨练和修行来发现真理,达到对道德良知的认识和体悟,并予以践行,使心与行一致,追求更高的真与善。以良知本来的状态来对待这个世界,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做身心怀有至真至善之人。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学勤书院的院长为顾阳

思廷书院

书院介绍

思廷书院(Muse College)是为感谢鸿荣源集团赖海民、陈思廷伉俪对大学的贡献而于2016年成立的书院。

书院院徽院训

思廷书院的院徽为盾形,院徽内部图案是由“思”“廷”二字变形组成,中间写有思廷书院英文名;外部图案是由思廷书院中英文院训组成。

思廷书院的院训为“道器并重,兼善天下”,意即必须苦读冥思、身体力行,不忘中华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一己之力关顾社会、凭所学所得兼善天下。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思廷书院的院长为陈永勤

祥波书院

书院介绍

祥波书院(Harmonia College)是为纪念岁宝集团董事局前主席杨祥波对大学的贡献而于2018年3月29日正式成立的书院。

书院院徽院训

祥波书院的院徽为盾形,由蓝、白、金三种颜色组成。院徽上部分图案由海鸥、“祥波”“Scholarship Perseverance Excellence”字样组成,下部分图案为写着书院院训“博学慎思 弘毅致远”及书院英文名“Harmonia College”的绶带。

祥波书院的院训为“博学慎思 弘毅致远”,“博学慎思”意即学习要广泛涉猎、扩阔学识,要周全地思考,精思熟虑,通过自己的思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弘毅致远”意即要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富有社会责任感,为实现远大目标,追求卓越。

书院领导

截至2023年5月,祥波书院的院长为叶立新

道扬书院

书院介绍

道扬书院(Ling College)于2022年创建,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第五所书院,道扬书院的“道扬”二字,源于香港中文大学创办人之一、中国近代林业科学先驱、中国植树节倡导者凌道扬博士。

校友情况

学术界

商界

文艺体育界

(香港中文大学优秀校友较多,仅列举部分)

校园风貌

香港中文大学林荫大道位于大学图书馆与科学馆之间,又称“百万大道”,是香港中文大学地标之一,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每年举行毕业礼的地点。

雕塑《仲门》摆放于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正门前,主要用于公众论坛、典礼及学生活动。雕塑《仲门》是由台湾雕塑家朱铭1986年制成,原题《门》,是朱铭的《太极系列》中最后一个大系列《拱门》的首件正式作品。1987年,朱铭将其赠予香港中文大学,2007年,朱铭将其重新命名为《仲门》。

学校排名

2016-2019年路透社亚太区最具创新力大学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学位列香港第1位。

2021年,香港中文大学位列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第11位,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全亚洲第7位。

2022年,香港中文大学位列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38位,全亚洲第12位;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45位,全亚洲第7位。

2024年6月5日,2025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香港中文大学位于第36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