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1978年创于西宁的机构

更新时间:2023-11-10 15:50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位于西宁市城中区上滨河路1号,占地14.5亩。1978年月10月建院。院内科研机构:经济研究所、青藏高原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所、藏学研究所、民族宗教研究所、文史研究所、哲学社会研究所。

详细介绍

现设12个处级部门。其中,科研及科研辅助部门10个(民族与宗教研究所、文史研究所、哲学社会学研究所、法学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藏学研究所、《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文献信息中心、科研处、培训中心),行政后勤部门2个(办公室、后勤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90人。在职人员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人。目前有正高职称人员12人,副高职称人员26人;国家级专家6人、省级专家4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拔尖人才和优秀人才各1人;博士2人。

青海省社科院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注重实际、突出特色”及“三兼顾、三为主”的科研方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据统计,30年来共完成学术专著151部;社会读物、教材、工具书、资料汇编、古籍整理、译著163部;承担国家级课题34项、省级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委托课题110项;发表论文、调研报告3268篇。

青海社科院注重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优势,在地方经济、地方历史文化、藏学、民族宗教、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等研究领域生产出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如《青海百科全书》、《格萨尔学集成》、《青海通史》、《青海省建置沿革志》、《觉囊派通论》、《藏族部落制度研究》、《青海少数民族》、《甘青藏传佛教寺院》《中国密教史》、《青海佛教史》、《青海果洛藏族社会》、《青海经济史》、《青海史话》、《五世达赖喇嘛传》、《历代达赖喇嘛与中央政府关系研究》、《青藏铁路沿线藏区人文环境评估》、《中国藏区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研究及对策建议》、《江河源区相对集中人口保护生态环境研究》等。先后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8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100项,鼓励奖34项。

青海社科院综合性学术期刊青海社会科学》,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注重学术质量,努力创新办刊思路,刊发了大量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的学术论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充分发挥了其学术窗口和理论载体的效用。2006年和2008年该刊连续两次入选国内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权威品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年,《青海社会科学》在青海省第二届社科类期刊编校印刷质量评比中再次荣获一等奖

青海社科院以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为主攻方向,2001年创办了专呈副省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参阅的《青海研究报告》,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侧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宏观性、前瞻性,现已成为社科院应用对策研究的科研品牌,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又创办了以“咨政献策、一事一议、观点创新”为宗旨的短论载体《进言》,受到高度重视。1999年以来,青海社科院开始编撰《青海经济社会蓝皮书》,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现在《蓝皮书》已成为沟通社科研究机构与各级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之间紧密联系的重要渠道。

成就

建院以来共出版专著113部,发表论文1951篇,调研报告195篇,普及读物7种,教材26种,古籍整理4种,译著19种,工具书10种,译文105篇,综述51篇。总成果量6764.4万字。

科研辅助机构:图书馆、《青海社会科学》编辑部

科研成果:

1、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入选奖3项。

2、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5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励31项、三等奖57项。

3、获青海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入选奖5项。

4、获全国第三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

5、获全国民族图书奖2项。

6、获全国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入选奖2项。

特色研究:经济研究、藏学研究、民族宗教研究、社会学研究、法学研究。

科研机构

经济研究所

1978年成立经济研究室,1986年改为现称。历任所长于瑞厚、蒋家齐、王恒生、徐建龙;副所长胡先来、祝宪民、张伟。现任所长苏海红,副所长丁忠兵。全所现有科研人员10名,其中研究员4名、副研究员5名、助理研究员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优秀专家1名。

本所主要从青海省省经济建设实际出发,重点研究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区域发展战略、区域产业布局、区域生态功能研究等;二是工业经济,主要是国有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降耗等;三是农村经济,主要是贫困地区发展、农村能源、耕地草场流转、生态农牧业、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等;四是资源环境经济,主要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资源环境评估、生态补偿机制等;五是物流经济,主要是物流运作模式、物流发展政策研究等;六是人口经济,主要是人口控制理论、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等;七是旅游经济,主要是旅游文化、旅游服务、景点建设与布局等;八是循环经济,主要是盐湖区资源的综合开发、盐湖资源的循环利用等。

建所以来,本所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了大量针对青海省情的调查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截至2010年底,共出版专著(含参与)68部,发表学术论文、调查研究报告110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9项,省级社科基金课题40余项,委托课题70余项。上述成果中,共有40余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0余项。有3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中国三江源区生态价值及补偿机制研究》、《中国藏区反贫困战略研究》、《青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中国经济思想史丛书》、《青海经济史》、《人口控制学》、《青海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研究》、《高耗电工业西移对青海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青海湖区生态环境研究》、《青海工业经济发展路径研究》、《青藏高原近千年生态环境变迁》、《青海民营经济研究》等研究成果在省内外学术界有较大影响。

苏海红,所长,研究员,大学本科。研究领域:区域经济、生态经济。兼任第九届青海青联常委、国家财政部农发办项目评审专家、《西部论丛》杂志特约研究员、青海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办公室特约专家、青海保险学会理事、青海税务学会理事等。先后被授予青海省省级优秀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青海省“三八”红旗手、青海省直机关“十大女杰”等荣誉称号。

丁忠兵,副所长,副研究员,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农业经济、国有企业改革、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出版专著2部,参与完成各类课题20余项,在《中国农村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日报》等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文史研究所

文史研究所系2000年3月由原历史研究所与原文学研究所合并而成(其中原历史所成立于1978年10月,原文学所成立于1986年3月),属我院具有地方特色的优长学科研究机构之一。先后在该所工作的人员有23名。历任所长:王昱、赵秉理、崔永红马进虎。现有研究人员7人,其中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2人。

该所主要研究青海省历史和文学及文化有关重大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青海历史文献研究即古籍整理及新方志编;二是青海通史、断代史研究;三是青海专题史研究,如历史地理学沿革、经济史、民族史、文化史、军事史、民族关系等;四是历史学知识普及与宣传;五是青海地方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即研究藏族史诗《格萨尔》、土族文学研究、兼顾文学评论;六是青海文化产业构建、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长期以来,该所以青海地方历史、青海民族民间文学为重点研究对象,推出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截至2007年底,共发表学术论文374篇,撰写研究报告48篇,《进言》9篇,出版学术专著(含参与)31部,承担国家级、省级课题22项,完成工具书、译著、综述、散文等81项。总成果量1790余万字。上述成果中,有28项获省部级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青海通史》、《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格萨尔学集成》、《青海史话》等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重要的成果还有:《青海方志资料类编》(上、下册)、《青海简史》、《青海经济史》、《西宁卫志》(点校)、《青海省志·军事志》、《青海省志·盐业志》、《青海省志·民政志》(参与)、《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格尔木卷》(参与)、《中国国情丛书——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湟中卷》(参与)、《青海百科全书》(参与),《黄河上游历史与文物》(参与)、《当代中国·青海卷》、《马步芳在青海,1931~1949》(译著)、《青海近代社会史》、《文成公主与唐蕃古道》、《两河之聚——文明激荡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等。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级课题《近百年来柴达木盆地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王昱主持)、《明代以来黄河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研究》(崔永红主持)鉴定等次均为“优秀”。历史所于1994年成功承办了全省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史所于2008年7月22日—27日承办“第十一届全国文学所所长联席会暨地域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建设研讨会”,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2009年—2010年,文史研究所共获批6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中一般项目3项,西部项目3项。

现任所长:马进虎,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兼任青海回族研究会会员、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会员、中国统一战线学会甘肃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员。

藏学研究所

1982年成立塔尔寺文献研究室,1983年改称塔尔寺藏族历史文献研究所,与本院民族宗教研究所合署办公,1987年分署改为现称。历任所长:陈庆英、何峰、马林;历任副所长:张田友、何峰。现任所长马林。现有研究人员5名,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1人、助理研究员3人。

该所主要研究藏族历史和现实有关重大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一是藏族历史文献研究,即古藏文文献、藏传佛教典籍的整理、翻译、研究;二是藏族历史研究,主要是藏族断代史、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藏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以及中央政权与各藏族地方政权关系史等;三是藏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包括运用文献资料和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研究历史上的藏族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等,以及各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等;四是藏族语言文学,即研究藏文语法、修辞、藏语文的规范化以及藏族民间文学和古典文学;五是藏族宗教信仰,即研究藏传佛教、藏族民间信仰及其与藏族社会的关系等。

至2007年共出版专著、译著、工具书、古籍整理等44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302篇,译文等35篇。主要专著有《蒙藏民族关系史略》、《塔尔寺概况》、《元朝帝师八思巴》、《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碑文集释》、《中国藏族部落》、《藏族部落制度研究》、《果洛藏族族社会》、《〈格萨尔〉与藏族部落》、《历辈班禅年谱》、《藏传佛教与藏族社会》、《佛学基础原理》(藏文)、《历史的神奇与神奇的历史—五世达赖喇嘛传》、《藏族生态文化》《历辈达赖喇嘛形象历史》、《传统与变迁-藏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化变迁模式》、《角斯部落发展史》(藏文)等;主要译著有《汉藏史集》、《三世、四世达赖喇嘛传》、《五世达赖喇嘛传》、《章嘉若必多杰传》、《东噶佛学大辞典·历史人物类》、《夏琼寺志》、《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大伟人》、《世界风貌》、《话说地球》,主编《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藏文)、《当代藏族研究生论文精选》、《热贡宁玛派教派史》(藏文)等。

建所至今,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课题5项,国家青年社科基金课题3项,青海省社科规划课题5项,委托课题4项。该所“九五”期间的主要研究课题有“青海藏区畜牧业经济研究”、“玉树藏族社会研究”、“果洛藏族自治州婚姻家庭研究”、“青海藏族妇女”、“藏族民间信仰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本教研究”等。近10年承担和完成的主要研究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藏族生态文化研究”、“青藏铁路沿线藏区人文环境评估”、“历辈达赖与中央政府的关系研究”“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与国家政治及各级政权的政教关系的历史与特点研究”等,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课题“华人、华侨藏胞现状与侨务工作的关系”,香港科技大学委托课题“青海省异地扶贫研究”等。共有25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何峰余中水撰写的《中国藏族宗教信仰与人权》、蒲文成、何峰、穆兴天撰写的《十世班禅大师的爱国思想》获中宣部科“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陈庆英主编的《中国藏族部落》获青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另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鼓励奖5项。

该所研究人员曾参加“91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第四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海峡两岸中国江河之源与中华民族发展学术讨论会”、“97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首届邓小平理论研讨会”、“首届康藏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21世纪安多藏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全国首届藏学研究与对外宣传西藏”等大型学术会议。前任所长陈庆英还曾赴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现任所长马林于2008年6月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中国藏学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比利时欧盟

法学研究所

法学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5月,是我院研究地方法学的专门机构。现有工作人员3名,其中教授1人,副研究人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

该所主要研究与青海省地方法制建设有关的现实问题。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青海地方法制建设研究;二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公民的法律素质研究;三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与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法律问题及循环经济立法研究;四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民间法研究。

该所建立以来,将青海地方法制建设、青海世居少数民族法律素质、少数民族维权、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和循环经济立法等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先后发表多项优秀研究成果。截至2010年底共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撰写调研报告23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3项,主持完成有关部门委托课题20余项。总成果量200余万字。主要科研成果有《青海世居少数民族公民法律素质调查与研究》(专著)、《改革开放三十年青海法治建设与思考》、《论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对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探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人权保障》、《青海省法律援助资源调配与整合研究》、《藏区维稳工作从应急状态向常态建设转变研究》、《树立青海省意识、打造青海品牌》、《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社会法立法的轨迹与启示》、《青海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青海社会稳定与就业法律问题研究》、《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法治问题研究》、《柴达木循环经济的立法构想》、《青海省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研究》、《和谐视野下公民法律素质与西部民族地区法治化路径研究》、《乡村社会的传统与现代:藏区民间宗教、文化习俗背景下的生态法》等。科研究成果中有5项获省级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成果获部级优秀奖,6项成果分获“西部法坛”二、三等奖,还有40余项成果获得其它各种奖项。有10余项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领导的肯定性指示。

现任所长张立群,女,教授。大学本科、法学学士。兼任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委员会特邀研究员、青海省法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特邀研究员、青海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青海省政府政府立法咨询员、西宁政府立法咨询员、青海省气象软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法制讲师团成员。

民族宗教研究所

1978年10月成立民族宗教研究室,1996年6月改为现称。属我院具有地方特色的优长学科研究机构之一。先后有22名研究人员在所内工作。历任所长:刘醒华、蒲文成穆兴天;历任副所长:蒲文成、拉毛扎西、穆兴天、吕建福拉毛措、马连龙。全所下设民族研究、佛教研究和伊斯兰教研究3个组,资料室1个。现有研究人员7名,由藏、回、土、撒拉四个民族组成,其中译审1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图书馆员1人、助理研究员1人。

该所以世居青海省的藏、土、蒙古、回、撒莱5个少数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其各种文化现象以及相关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民族宗教问题。

多年来在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理论与政策、藏传佛教、秘密佛教、伊斯兰教、宗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共承担中华社科基金课题6项,省社科基金课题10项,委托课题15项。先后进行了我国藏区社会历史、宗教和藏传佛教教派、我省农牧区民间信仰与两个文明建设、1996年全省宗教大调研、1999年全省民族问题大调研、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及回族教育问题等大型调研工作。至2008年共出版专著、译著39部,发表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318篇,资料及其他成果17种,文字总量约960多万字。主要专著有《中国密教史》、《觉囊派通论》、《甘青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概况》、《藏传佛教与藏族社会》、《青海少数民族》、《大日经研究》、《批判精神》、《章嘉国师传》、《历代达赖喇嘛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藏密溯源》、《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玛沁县·藏族卷》等;合作编写《藏文古体诗格举例汇编》、《青海藏传佛教寺院明鉴》、《历代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青海百科大辞典》、《佛教二百题》、《中国百县市调查·湟中卷》、《青海藏族人口》、《中国民族人口(二)》、《邓小平民族理论与实践》、《藏族生态文化》、《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专题研究》、《镜鉴-青海民族工作若干重大历史事件回顾》、《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研究丛书·互助县·土族卷》、《中国少数民族村寨调查·土族卷·大庄村》等;主要译著有《七世达赖喇嘛传》、《六世班禅洛桑巴丹益希传》、《佑宁寺志》、《如意宝树史》(合作)、《西藏简明通史》《夏琼寺志》等;参加了《中国各民族宗教与神话大辞典》、《青海百科全书》、《青海百科大辞典》、《藏族大辞典》等20余部书籍的撰写工作。共有3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1项,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9项、三等奖8项、鼓励奖8项。另有1项成果获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有15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

该所在搞好具有青海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注重现实问题研究,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从2000年至今,共完成现实应用对策方面的研究成果30余项,有20余项成果获得中央统战部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肯定。

现任所长马连龙,译审。大学本科、文学学士。兼任青海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历任政协第九届青海省委员会委员,青海省第十届、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哲学社会学研究所

哲学社会学所原名为哲学研究室,成立于1978年10月,1980年更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室,1986年6月更名为哲学研究所,1990年9月改为现名,是我院哲学研究及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机构。先后有28名研究人员在所内工作。历任所长:隋儒时、魏兴、朱玉坤;历任副所长:陈依元、邢海宁、徐明、拉毛措刘成明。现任所长拉毛措。现有研究人员7名,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5名、助理研究员1名。

该所主要研究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大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主要研究:一是妇女与婚姻家庭问题,兼及社会性别研究;二是民族与宗教问题;三是党史党建问题(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四是区域人口问题;五是西方哲学等。

长期以来,哲学社会学所立足本省,以哲学、党史党建、民族社会学、宗教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妇女社会学为重点研究学科,推出了一批具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截至2010年底,出版学术专著(含参与)22部,论文集3部,教材10部,工具书5部,发表学术论文741篇,调研报告77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有18项成果获省部级优秀成果荣誉奖和二、三等奖,有2项成果获国家七部委入选奖,《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等著作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

现任所长:拉毛措,女,藏族,研究员,法学硕士。兼任青海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青海省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青海省妇女研究会副会长。2004年获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7年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09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曾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青海省青年联合会常委。

调研基地

乐都县李家乡省情调研基地

我院第一个乡级“省情调研基地”乐都区李家乡调研基地于2008年7月24日正式挂牌。建立省情调研基地是我院开门办院的新尝试,为我院深入进行州情、县情、乡情调研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是社科研究机构实现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推出优秀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一种新形式,也是提高科研人员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锤炼科研队伍的有效途径。省情调研基地的建立,必将为推动全院的科学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南州省情调研基地

黄南研究所是我院州地研究所和省情调研基地之一,于2008年10月28日挂牌成立。研究所的成立是社科研究机构实现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发挥我院人才资源优势,加强课题研究,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对策建议和理论支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合作的结晶;也是提高科研人员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锤炼科研队伍的有效途径。

研究所主要职能:着力研究黄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黄南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跟踪调研,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围绕黄南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提高为大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研究方式和目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享研究资源,开展多方面、宽领域合作,不断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成为社科理论为黄南建设服务的典范,成为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社科研究能力和水平有较大影响的社科理论研究阵地。

黄南研究所(省情调研基地)设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委政策研究室,州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陈玉珊同志任所长,现有工作人员1名。

自2008年成立以来,黄南研究所先后完成了7个重点调研课题。尤其是2010年完成的《藏区维稳工作由应急状态向常态转变研究》,得到了省委强卫书记“此篇报告写得很好,一些建议值得采纳”的批示。

海北州省情调研基地

海北研究所是我院成立的第一个州地研究所和“省情调研基地”之一,于2008年7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所的成立是我省社科研究事业的一件大事,也是省委、省政府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度重视的结果;是社科研究机构实现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推出优秀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一种新形势;是提高科研人员研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锤炼科研队伍的有效途径。研究所的成立也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动社科研究面向实际,深入进行州情、县情、乡情调研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平台,同时对于我们依托课题研究,进行广泛深入的合作;对于更好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青海省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深远影响。

海北藏族自治州研究所的主要职能是:紧紧围绕我省和海北“十二五”规划目标,着力研究影响海北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的问题;研究推进海北经济、社会、文化全面进步面临的问题;对海北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情况进行跟踪调研,围绕海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为海北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研究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为大局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研究方式和目的是: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享研究资源,开展多方面、宽领域合作,不断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成为社科理论为海北建设服务的典范,成为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社科研究能力和水平有较大影响的社科理论研究阵地。

海北研究所(省情调研基地)设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委政研室,州委政研室主任包正清同志任所长,现有工作人员5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