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 :鲤科青鱼属的唯一物种

更新时间:2022-08-15 09:04

青鱼(学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又称黑,青鱼属的唯一种,中国传统“四大家鱼”之一。青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淡水鱼中的上品,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其养殖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如今已被移殖到北美、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中东等地的许多国家。2021年,青鱼在中国的养殖产量达71.65万吨。

青鱼个体大,最大可达70余千克。体呈圆筒形。头稍尖、宽平;腹圆、无腹棱;尾部稍侧扁。体色青黑,背部较深,腹部较淡。胸鳍、腹鳍、臀鳍均为深黑色。栖息于大江河和湖泊的下层;主要以水底层的软体动物门为食,尤其喜食螺蛳肉,春、夏、秋季食欲旺盛,秋季贪食;在生殖季节,雄鱼的头部、胸鳍会出现珠星;具有湖泊里生长、江中产卵与江湖洄游的习性。

因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青鱼鱼苗在捕获鱼苗中的比例从1990年代的5%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1%左右,长江干流青鱼资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来持续下降,鱼苗的生产方式也从五十代的江里捕捞发展到现在的人工育苗。因此,青鱼于2007年12月12日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经济水生动植物资源名录(第一批)》。

形态特征

幼鱼形态

青鱼的卵有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径1.5~1.7毫米,吸水膨胀后可达5.0~7.0毫米。初孵仔鱼淡黄色,长6.4~7.4毫米,略弯曲。青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和鳔出现后,其头、背呈现“”状黑色花纹。

成鱼形态

青鱼成鱼呈青黑色,身体粗壮,像圆筒形,腹部圆,背部较深,无腹棱。头部中大,背面宽,头长一般小于体高。吻短,稍尖,吻长大于眼径。口部中大,呈弧形,上颌略长于下颌。上颌骨伸达鼻孔后缘的下方。唇发达,唇后沟中断,间距宽。眼中大,位于头侧的前半部。眼间宽而微凸,眼间距为眼径的2倍余。鳃孔宽,向前伸至前鳃盖骨后缘的下方。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峡部较宽。鳞中大,侧线约位于体侧中轴,浅弧形,向后伸达尾柄正中。

其鳍均呈黑色,背鳍位于腹鳍的上方,无硬刺,外缘平直,起点至吻端的距离与至尾鳍基约相等;臀鳍起点在腹鳍起点与尾鳍基的中点或近尾鳍基处,中长,外缘平直,鳍条末端距尾鳍基颇远;其腹部为灰白色,腹鳍起点与背鳍第一或第二分枝鳍条相对,鳍条末端距肛门较远。肛门紧位于臀鳍起点之前;尾鳍浅分叉,上下叶几乎等长。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内侧、鳃盖及头部出现珠星,雌鱼的胸鳍则光滑而无珠星。青鱼鳃耙短小,下肢鳃耙呈颗粒状。下咽骨宽短,前臂宽短,其长短于后臂。咽齿呈臼状,齿冠面光滑无沟纹。鳔2室,前室粗壮,短于后室,后室末端尖形。肠长,盘曲多次,肠长为体长2倍左右。腹膜黑色。成年青鱼体长145~456毫米,3年鱼体重平均为3~4千克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青鱼原产于长江水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则较少。

青鱼因其易于饲养,生长速度快等被引种至世界的许多地区,包括北美、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东各国。

栖息水域

青鱼多生活在湖泊、水库、河湾大水面的水域的下层。喜微碱性清瘦水质,也喜活动于水的下层以及水流较急的区域。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青鱼为肉食性鱼类,以水底层的软体动物门为主要食物来源,尤其喜食螺蛳肉,也吃、蚌、虾、水生昆虫等。

生态习性

青鱼通常栖息在底层多螺蛳的较大水体中,一般不游近水面,生长速度快。

青鱼4~7月在江河干流流速较高的场所繁殖,生殖后常集中于江河湾道及通江县湖泊中肥育,冬季在深水处越冬。行动有力,不易捕捉。

耗氧状况与草鱼接近,水中溶氧量低于1.6毫克/升时呼吸受到抑制,低至0.6毫克/升时开始窒息死亡。在0.5℃~40℃水温范围内都能存活。

生长繁殖

繁殖过程

青鱼为半洄游性鱼类,冬季时进入江河越冬,开春后越冬青鱼上溯,性腺在此过程中迅速发育至成熟,随后在江河干流产卵场繁殖,产卵后青鱼又进入附属水域中育肥,适宜的水温为22~28℃。青鱼卵漂浮性,随水流而孵化发育。青鱼的性成熟年龄为雌鱼5~7年,雄鱼4~5年。性成熟个体性腺每年成熟1次,产卵1次。青鱼怀卵量随体重的增加明显增大,一般15~20千克的青鱼,其怀卵量约60~100万粒。

青鱼的繁殖季节在4~7月份,其产卵场分布于长江重庆江段,汉水、湘江等,但规模不大。江河水的一般性上涨即能刺激其产卵。其产卵活动较分散,延续时间较长,绝对怀卵量每千克体重平均为10万粒,经人工催产每千克体重约可获卵5万粒。卵漂流性,卵膜透明,卵径1.5~1.7毫米,吸水膨胀后可达5.0~7.0毫米。精子排入淡水后一般只在1分钟内具有受精卵能力。胚胎发育适温18~30℃,最适温度26℃±1℃,低于17℃或高于30℃就会引起发育停滞或畸形。在水温为21~24℃时约35小时孵出仔鱼。生殖期间,雄鱼的胸鳍内侧、鳃盖及头部出现珠星,雌鱼的胸鳍则光滑无珠星。

生长过程

青鱼初孵仔鱼为淡黄色,体略弯曲。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和鳔出现后,其头、背呈现“地”状黑色花纹。在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

仔鱼在体长7~9毫米时进入混合性营养期,此时,其一面继续吸收利用自身的卵黄,一面开始摄食萼花臂尾轮虫和无节幼虫。在生长到10~12毫米时,开始摄食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体长达30毫米左右时食性渐渐分化,开始摄食小螺类。青鱼生长速度快,2~3年体重可达3~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70千克,长江中常见的个体重15~20千克。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因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青鱼鱼苗在捕获鱼苗中的比例从1990年代的5%左右下降到2010年的1%左右。长江干流青鱼资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来持续下降;鱼苗的生产方式也从五十代完全从江里捕捞到六十年代人工产卵与江中药业捕苗共存,发展到现在的江中捕苗仅作为原种保存的手段而商业生产完全依赖人工育苗。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而增加其养殖产量。但美国将青鱼归为入侵物种。

保护级别

主要价值

经济价值

青鱼是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为淡水养殖业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鱼)”之一,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2015年中国青鱼养殖年产量为59.61万吨,居淡水养殖鱼类产量的第八位。

食用价值

青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每100克青鱼肉中约含蛋白质19.5克、脂肪5.2克、钙25毫克、烟酸1.7毫克,还含丰富的硒、碘、锌等微量元素。青鱼肉蛋白质含量超过鸡肉,是淡水鱼中的上品。

养殖技术

青鱼为温和型肉食性鱼类,传统青鱼养殖以天然饵料(螺蛳、黄蚬等)为主,由于天然饵料资源不断下降,已普遍使用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养殖方式主要为池塘主养或混养。

环境条件

青鱼的养殖池塘需要在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质良好之处。因养殖需求的条件较高,如青鱼生存温度为0~40.5℃,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30℃,pH为6~9等,因此养殖池塘需要具备动力电源,每0.2~0.4公顷水面配备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

产业发展

现阶段,中国青鱼养殖业与市场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影响了渔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另外,当前青鱼养殖业发展存在产品质量不高、产品加工落后等问题。因此,中国青鱼养殖业仍处于较低层次的以初级生产为主的时期。随着青鱼营养和配合饲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青鱼膨化颗粒饲料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中国青鱼养殖的生产技术水平,以高质量配合饲料为基础的池塘青鱼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是未来青鱼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发展方向。

病害防治

常见疾病

出血病:出血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水生呼肠弧病毒。发病率较高。

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肠炎病是一种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引起的疾病,严重时可造成青鱼大面积的死亡,是中国鱼类养殖中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主要是由于感染嗜纤维黏球菌目所引起,烂鳃病是一种病程长、传染迅速且比较常见的鱼类细菌性疾病。

防治措施

1.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做好鱼塘的管理与清洁工作,加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减少鱼塘中存在的病原菌

对鱼塘进行彻底地清理掉鱼塘底部产生的淤泥,从而使鱼塘内的环境更加整洁。

2.细菌性肠炎病的防治措施

需要对鱼塘进行彻底消毒,保证鱼塘中水体的干净和卫生。对鱼塘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使其达到无毒、保质期长、不影响鱼类生长发育和繁殖。

3.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措施

鱼塘中必须要使用已经充分发酵后的粪肥,以防止病原菌的侵入。

物种对比

四大家鱼对比

种间对比

2010年《古脊椎动物学杂志》发表了已知最早的青鱼化石——伍氏青鱼(青鱼属的一种)。该化石为一完整的带有咽齿的右咽骨,产自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查干诺尔碱厂东北地区23千米处的中中新统灰黄色砂岩层内。

该标本是迄今发现地质年代最早的青鱼化石,为鲤科鱼类的演化和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