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之川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更新时间:2024-09-21 10:24

顾之川,男,1958年9月生,河南省商水县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兼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及汉语史研究。已发表训学、近代汉语、语文教育学等论文40余篇。

个人履历

1988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为《通雅转语研究》。

大学毕业后,到青海师范大学工作,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

1991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汉语史专业古代粤语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刘坚教授。

199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明代汉语词汇研究》。同年到国家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

人物观点

1.对多数人来说,在实际工作生活中使用繁体字的机会毕竟不很多,但是,繁体字又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有时也确实会用到繁体字,中小学生应该学点儿繁体字。

2.繁体字是与简体字相对而言的。人们的使用习惯要求由繁趋简,书写装饰有时又不得不由简趋繁,繁与简此消彼长,和谐共生,繁简并存也一直是汉字演变的主旋律。繁体字具有较强的表意功能,包含着更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汉字的“正宗”,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笔画太多,难认、难记又难写。简体字的优点是易学好记,省时省力,而且确实在扫除文盲、普及文化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简体字的缺点主要有两条:一是模糊了汉字的造字规律,使不少汉字失去部分表意功能;二是由于采取“同音合并”原则,将同一发音的不同繁体字合并成一个简体字,造成在某些必须使用繁体字的场合容易出错。

3.在复兴“中国梦”、“民族梦”的今天,无疑要更加强调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华文化的血脉,许多中华文化典籍都是以繁体字书写的。身为中华儿女对繁体字怀有深厚感情,重提学习繁体字也是理所当然的。

4.中小学生学习繁体字总体上应遵循“识繁用简”的原则,不必要求学得太多、太深、太专业,更不是要恢复繁体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也不列入考试范围,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但如果有些同学出于将来升学或就业的考虑,愿意多学一些,也应该允许。

5.社会用字和中小学语文课仍应以简体字为主,但也要允许某些特殊群体在某些特殊场合使用繁体字。繁体字既不宜消灭,也没必要恢复,可以与简体字并存,和谐共生。中小学学习繁体字,要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讲究方式方法。

主要著作

《明代汉语词汇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语文论稿》(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古代文化史话》(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十三经今注今译》(岳麓书社,1993年)、

祖堂集》(岳麓书社,1996年);

苏轼文集》(岳麓书社,2000年)等古籍整理著作多种。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