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英 :航空发动机制造专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22:10

马世英,航空发动机制造专家。江苏南通人。193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1947年获哈佛大学应用物理及工程科学系硕士学位。1948年回国。曾任上海中央机器公司工程师。建国后,历任上海工具厂工程师,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副总工艺师,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总工艺师、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科技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是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长期从事喷气发动机的试制和生产工作。在试制中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中提出了有效的工艺方案并得到采用

个人简介

马世英,发动机制造技术专家。从50年代初开始,他在航空发动机 工厂领导工艺技术工作30余年,先后参加了离心式、轴流式、涡轮风扇式喷气发动机的试制和批量生产。他倡议在试制工作中采用“走先锋批”的方法,节省了大量贵重材料,加快了试制进度,并发展成为发动机试制的重要措施。他组织建立了航空发动机生产工艺技术的管理制度,并通过多年实践,逐步使之程式化、规范化。他曾负责工厂技术革新工作,与广大职工一起,不断吸收、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促使提高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工艺技术水平。马世英,1917年12月19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县(今南通市),1935年南通中学毕业,1939年在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获学士。马世英先被分配到国民政府交通部西南公路局,不久调至重庆汽车修理厂任技术员,后去昆明中央机器厂,在样板工具组、齿轮组、机床零件制造组工作,积累了多方面操作施工的实践经验

职业生涯

1945年,经资源委员会考选,派赴美国实习3年

,他除在塞罗公司、费罗斯公司、华纳和斯威塞公司、吉丁斯·刘易斯公司实习外,并进哈佛大学研究院的应用物理与工程科学系攻读了3个学期的研究生课程,获硕士学位,从而充实了他在工程理论与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以后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技术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8年马世英回国后,在上海中央机器公司设计室从事机床与工具的设计。1949年上海战役,他调至华东工

业部新建立的上海工具厂任制造组组长,参与组织自制多台专用机床,使工具品种和产量不断扩大,质量一再提高,成为工具制造业一支突起的新军。他不知疲倦地日夜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开始患了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以后几十年他总是坚持带病工作。

1952年,中央决定抽调大批技术骨干去沈阳市哈尔滨市等地支援祖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当组织上征求马世英意见时,他欣然回答道:“支援航空工业,义无反顾。组织上叫我到那里就到那里。”他便只身来到沈阳,任111厂(航空发动机修理厂)施工科副科长。他和广大工艺施工人员及工人一起向当时可称为全国尖端技术领域——喷气式 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制造和全台修理进军。

主要经历

1935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立南通中学校并考入武汉大学机械工程系。 1940年,毕业后先后在川桂公路局修车厂、昆明机器厂做技术工作。

1945年,经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考选派赴美国实习3年,他除实习外还进哈佛大学研究院的应用物理与工程科学系攻读了3个学期的研究生课程并获硕士学位。

1948年,回国后在上海中央机器公司设计室从事机床与工具的设计。

1949年6月,任上海工具厂工程师。

1952年6月,任沈阳111厂任工艺科副科长。

1955年2月,任沈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副总工程师。

1958年10月,历任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厂总工艺师、副总工程师、副厂长、科技委主任。

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职务

航空工业部科技委第二届委员

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航空学会第二、三届理事会材料及工艺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航空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的发动机工艺专业组组长

陕西省航空学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陕西省科协常务委员

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8年9月15日,逝世。

个人荣誉

马世英同志在工作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也获得了很高的荣誉。1954年和1956年连续当选为沈阳市大东区人大代表,1956年分别被评选为沈阳市、二机部和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了中国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1961年被选为未央区人大代表,1965年当选陕西省政协委员,1975年起被选为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贡献

1963年到1965年,马世英同志负责中国第一批原子弹薄壁壳体的试制和小批量生产,保质保量按期完成了任务。他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的工艺技术领导工作,为WP5、WP8发动机生产做出了杰出贡献。在斯贝发动机的引进、试制、舰改和国产化等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952年提出的发动机试制“先锋批”工艺方法,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加快了零组件的试制定型,加速了发动机的修复过程,有力的支援了空军,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这种方法至今仍在航空发动机试制中广泛采用。

“走先锋批”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正在激烈进行,年轻的志愿军空军驾驶苏制米格歼击机与美国侵略者血战。机上装用的维卡型喷气发动机一次使用寿命不长,必须定期返回111厂更换大量零部件,如火焰筒、涡轮叶片、精密喷嘴等。建国之初,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加工制造这些零部件,在工艺技术上碰到很多困难。喷气式发动机零件大多是用不锈钢或耐高温合金钢制造的,形状复杂,精度要求高,切削加工困难,工艺繁难,冲压成型件的材料回弹量不易掌握。马世英以抱病之身深入各车间,日夜与工人、技术员一起奋战,共同研讨排解多方面的技术问题。从锻压、铸造、工夹具制造调整、机械加工、冲压焊接到热处理与表面处理,他逐日为攻破各式各样的技术难点而工作,对零组件逐工序地进行检查。一台台发动机经过全厂职工的努力迅速修好,装上了歼击机又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其间马世英看到众多工人为了掌握加工新产品的技术

,不断操作演练,致使从苏联远道运来的贵重毛坯与材料报废不少,大量堆集在厂房里,心情极其沉重。经过反复思考,并与技术人员和工人们探讨,终于形成了“以假代真,以贱代贵”的构想,便向工厂提出“用假毛料趟路”的建议。即用普通便宜钢材代替进口的贵重材料,仿造出假毛坯,给工人以较多的实际操作提高加工技能的机会,并检查工艺装备和设备调整的准确性,提前检验工装、设备。然后再投入正规毛坯进行加工以保证发动机零部件一次试制定型。这个倡议得到大家广泛支持,并逐项试验推广。反复实践的成效令人振奋,它加快了工人掌握技术以攻克难关和零部件试制进度,节约了大量贵重毛坯材料,修复了较多的发动机,支援了空军。

这种工艺方法后来被航空工业界称为“走先锋批”,作为航空发动机试制进程中的重要一环。马世英后半生长期工作过的430 厂在六七十年代试制涡喷5、涡喷8、涡扇9发动机等各型喷气式发动机时,全都运用了这种工艺方法。随着实践的深入与项目的扩大,“走先锋批”也带来大量的工艺技术问题,如真假毛坯不同材质对加工方法、工艺程序、测量标准等带来的差异,对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的参数差异等都需要反复摸索探讨,加以解决。当这些技术问题在众多职工的努力下逐项解决之后,就使“走先锋批”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经验更加成熟。1976年9月,马世英总括了先前“走先锋批”的成就,为工厂起草了为试制“斯贝”军用发动机“做好先锋批材料、毛料准备的通知”,指出:“这是发动机试制必须采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可以提前考验工装、设备,提前掌握制造技术,节约正式材料和毛料,缩短试制周期。”并针对不同情况,如冲压件、焊接构件、机械加工件、非关键件、同类型零件、热处理及表面处理零件等分别提出了方案与要求。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