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寿华 :中国台湾地区政治人物、书画家

更新时间:2023-11-11 13:33

马寿华(1893年5月24日-1977年12月28日),字本轩,号小静,自署小静齐王,安徽省涡阳县人,是中国早期法官之一,在台湾被尊崇为“司法界元老”,同时也是知名书画家。

马寿华出身于书香世家,幼时受传统文化熏陶非常喜欢书画。他从9岁读私塾至12岁,之后赴北京考入皖省中学堂学习3年;期间拜书画大家袁励准为师,在袁励准的指导下,画艺大有长进,同时更坚定了学画的志向。1909年,马寿华进入河南法政学堂学习,1912年毕业。1913年12月,他调任河南高等检察厅检察官,之后还在山西省、湖北等地任职,1927年在武汉国民政府筹设的最高法院担任委员。宁汉对峙期间,马寿华离开武汉市,在上海赋闲数月,1927年底进入南京政府司法部任民事司第一科长。1928年11月,司法院成立,马寿华改任总务司司长。1929年,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30年4月,马寿华调任市政府秘书长。1932年,他辞职去上海,开始了长达10年的律师业务。1946年初,马寿华到南京上任,主要从事司法行政部全部重要文稿的核阅。1947年4月,马寿华被任命为台湾省政府委员。6月台湾省政府正式成立后,他又任台湾公产公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台湾物资调节委员会主任委员。1952年9月,马寿华调任“行政法院”院长。1958年,他与郑曼青、陶芸楼等7人组织“七友画会”,这是台湾1949年以后最早成立的画会。1965年10月,马寿华调任“司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1973年,80岁的马寿华主动请辞。1977年12月28日,马寿华突发心脏病去世。

马寿华擅山水、花鸟及指画,尤精墨竹,融会贯通历代名家笔法,自成一格。2005年6月21日,马寿华的《竹石大中堂》《秋江孤帆》指画和《行书白香山诗》三幅书画作品入藏故宫博物院。马寿华对书画理论亦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国画既不应走与西画同化的路,也不应走故步自封、因袭临摹、守旧不变的路,而主张“取国画各宗派的精粹变化而创造”和“取国画与西画的精粹变化而创造”的路。他发表的论著有《元代美术》《国画之主旨》《国画之功用》《国画的欣赏》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马寿华,字木轩,号小静,1893年5月24日生于涡阳县城北门文明大街。马寿华出身于书香世家,幼时受传统文化熏陶非常喜欢书画。马寿华9岁开始去县东乡大伯父马敦仁处继续读私塾至12岁。当时,县城设中学堂,为追求新知识,13岁的马寿华插班考入。第二年,马寿华赴北京考入皖省中学堂学习3年。偏好书画的父亲让马寿华拜袁励准为师,在袁励准的指导下,马寿华的画艺大有长进,同时更坚定了学画的志向。在北京期间,他还养成了对京剧的嗜好。1909年,马寿华进入河南法政学堂学习。1912年春,马寿华以91.45分的优秀成绩从法政学堂毕业。

出任司法公职

1913年12月,马寿华调任河南高等检察厅检察官,一干就是7年。1920年调任河南第一高等检察分厅监督检察官(设在信阳)。1922年调任山西第一高等审判分厅监督推事(设在运城市),该辖区内讼案很少,因此他有较多的时间从事书画研究。1923年马寿华调任湖北夏口地方检察厅检察长。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市后,马寿华离职,本想回家乡,因长子马汉宝出生,便留在了汉口。同年,马寿华在汉口与书画爱好者组织了“益社”,他有更多的时间与社友们欣赏临摹书画藏品。1927年初武汉国民政府筹设最高法院,采取委员制,不设院长,设四位委员负责。马寿华因在夏口地方检察厅检察长任内“颇有声誉”,被武汉政府委任为委员之一。宁汉对峙期间,马寿华离开武汉,在上海赋闲数月,年底进入南京政府司法部任民事司第一科长。1928年3月,马寿华代理总务处长。11月,司法院成立,马寿华改任总务司司长。因人少事多,为了提高办事效率,他按照各省区域大小和法院多寡,以两省或三省为一组,分配一人专职办理。在总务司司长任上,司法院先后设立“法官甄叙委员会”和“甄拔律师委员会”,他都被指派为委员会委员。1929年,他加入了中国国民党。1930年4月,司法行政部部长魏道明调任南京市市长,马寿华调任市政府秘书长。他协助市长对南京市容市貌整顿、环境卫生改进、电灯电话铺设等,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由于市长魏道明对美术热心提倡,他遵嘱与市教育局局长张忠道(六安市人,1949年去台)协商,举办了南京市第一次古今书画展览。1932年初,马寿华辞职去了上海。

抗战时期

从1932年起,马寿华在上海做了10年律师。1937年抗战军兴,他因母亲年近80岁,不便远行,于是留在了上海。经过数次搬迁,最后在法租界的国富门路自宅内设立律师事务所。因为上海法租界内的中国法院被敌伪武力占领,马寿华停止在法租界内的律师业务。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公共租界内的中国法院亦被敌伪占领,他又停止了在公共租界内的律师业务。至1943年上海全部沦陷,马寿华避门不出,专心研习书画。1946年初,马寿华到南京上任,主要从事司法行政部全部重要文稿的核阅。6月,又兼任司法行政部设计考核委员会、考绩委员会、司法成绩审查委员会、司法官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台湾经历

1947年4月,马寿华被任命为台湾省政府委员。6月台湾省政府正式成立后,他又任台湾公产公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旋又奉派转兼台湾物资调节委员会主任委员。调节委员会掌管台湾工业原料的进口、产品的出口、推进各项贸易、协助农业增产、日用必需品的供应等。1948年后马寿华写了《由安定经济说到物资调节》一文作了回顾。1948年农历三月,马寿华回上海市安葬母亲于虹桥公墓。该年冬天,马寿华赴南京联系公务,结果患上了肺炎,留在上海寓所治疗。他回到台湾后卸任了代厅长职务,仍留任政府委员,并同时接过了台湾土地银行董事长职务。1950年春,马寿华卸去各职准备在台北市执律师业务,在中山堂举办了一次画展,以筹集经费开办律师事务所。3月上旬画展刚结束,他重新担任“司法院”秘书长,这样,他结束了前后两次在行政部门的5年任职,重又回到司法界。

1952年9月,马寿华调任“行政法院”院长,兼任一庭长。“行政法院”处理行政诉讼案件,包括很广。1953年1月起,台湾当局开展土地改革,推行耕者有其田措施,到1962年5月完成,经历了10年时间。其中有221件提起行政诉讼(征收145件,放领76件),经过裁判认定不合法的48件,均得到纠正。“行政法院”是这一行动的见证者,为此,马寿华写了《台湾完成耕者有其田法治实录》一书,于1964年4月出版。他的长子马汉宝亦于1976年以英文写成《法律在台湾土地改革中所担任的任务》一文,向海外介绍台湾土地改革与法治关系。1954年初,美国史都邦水晶公司派专员来台,选用马寿华所作墨竹「一枝独秀」,镌在瓶状水晶器上。在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展览时,曾特受业余画家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称誉。1958年,马寿华与郑曼青、陶芸楼等7人组织“七友画会”,这是台湾1949年以后最早成立的画会。“七友”们于每月聚餐一次,谈论书画,观摩作品。1961年2月,台湾古艺术品在美国五大城市展览,他被聘为展览委员会顾问,担任展品审选工作。同年6月,马寿华在新落成的台湾历史博物馆画廊举办个人书画展览,展出历年精品131幅。1968年张大干夫人徐雯波女士拜马寿华为师,其他所收弟子还有皖籍的释广元、郭燕桥等。

晚年经历

1965年10月,马寿华调任“司法院”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他在任职期间,吕振羽同仁合编《案例要旨汇编》一书,将1948年至1959年各类惩戒案例按类编辑,得要旨997则,作为审议案件参考。为了有助于惩戒案件的审理,以达到整饬政风、提高效率、增强政府威信的目的,他又作了《二十年来公务员惩戒委员会》长文,文中对这一制度的改进,提出’了许多意见。1973年,80岁的马寿华主动请辞“公务员惩戒委员会”委员长职务,7月19日获准。1974年12月,马寿华被聘为“南京总统府国策顾问”。1977年,他完成《服务司法界六十一年》书稿,还没有出版,就在12月28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主要作品

马寿华著有《由安定经济说到物资调节》《台湾完成耕者有其田法治实录》《二十年来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服务司法界六十一年》《刑事诉讼律释义》《刑法总论》《台湾完成耕者有其田法制实录》《国画之主旨》《美术教育》《漫谈我国书法》《马寿华书画集》等作品。除了书画创作,对书画理论,马寿华亦有自己的见解。早在1955年他曾应《民族全民经济联合报》(后改名《联合报》)副刊征文作《现代国画应走的路向》一文,认为国画既不应走与西画同化的路,也不应走故步自封、因袭临摹、守旧不变的路,而主张“取国画各宗派的精粹变化而创造”和“取国画与西画的精粹变化而创造”的路。他发表的论著有《元代美术》《国画之主旨》《国画之功用》《国画的欣赏》《现代国画应走的路向》《论国画中之山水画》《故宫中央两博物院名画照片展览观后感言》《美术教育》《漫谈我国书法》等。马寿华的三幅书画作品2005年6月21日入藏故宫博物院,分别是《竹石大中堂》《秋江孤帆》指画和《行书白香山诗》。

创作特点

马寿华擅山水、花鸟及指画。尤精墨竹,融会贯通历代名家笔法,自成一格。其书法媲美竹画,最喜二王,兼爱颜米,独具面目。

社会任职

参考来源:

人物荣誉

参考来源:

人物评价

马寿华先生之画有六美,一日秀、二日润、三日厚、四日重、五日静、六日雅,而皆表现於用墨之妙。(政治学家曾繁康评)

真精神,不外‘宁静’二字”;“木轩先生作品的“以古稀高年,于虚室生白,静观自得之余,出其高华澹远之作,为当代画学树立优良典范。(学者虞君质评其画集)

人物轶事

在台湾省时,马寿华依旧勤于研习书画。他在台湾有两个书画室:一名“小静斋”,一名“自宽阁”。前者命名有两意,一是纪念其父,取“静仙”之“静”字;另外,取《大学》“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之意,即勉励自己:须先具“知止”和“能定”的功夫,方能具“能安”和“能虑”的功夫,最终才能有所得。浮躁、沉不住气,都将无所作为。后者取自孔子之言:孔子问荣启期何以快乐?荣启期说他所乐者很多,天生万物人为贵,作为人,一乐;男尊女卑,作为男人,又一乐;行年九十,三乐;处常得终,就没有忧虑了。孔子说:也。”马寿华取“自宽”也是一种自慰,他感到:“善乎能自宽者“晚近世人之思想奇异,所创之主义怪戾,所发之言论庞杂,而其行为更残忍不仁。冷静思之,真不胜忧伤悲愤之至。挽救无力,只有自宽之一途耳。

家庭成员

马寿华父亲马安仁,字静仙;母亲王氏。马寿华上有两姐:马淑华、马英华;下有两妹:马西华、马冠华。1910年10月,马寿华在开封河南法政学堂就学时,与候补知府萧县人王体陵(字文庆)的长女王正芳女士结婚;1977年3月,王正芳突发心脏病去世。夫人去世后,马寿华作挽联悼念,联日:“六十八年相守成双我念恩情永在;八秩五岁寿城同登你升天国安息。”

马寿华与王正芳育三女一子:长女马懿君1911年出生于开封市,1928年与萧县张道枢结婚,已故。次女马琪君1922年出生,1939年病故。子马汉宝,字襄武,1926年11月出生于汉口。马汉宝是台湾大法官会议大法官之一,在台湾法学及教育界被公认“学术地位崇高”。三女马蕙君1929年出生于南京,1951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经济学系,1956年赴美国南加州留学并从事绘画和美术设计工作。1958年与梁国权美国结婚,定居美国。马蕙君幼嗜绘画,及长亦能画使君子、仕女、山水、花卉。1970年迁居美国南加州棕榈沙地,在沙地学院创设中国国画班,教授国画;还先后担任了棕榈泉音乐协会理事、沙地影山画会副会长、沙地市政府美术委员会会长、全美妇女笔会棕榈泉分会会长、美国洛省华人艺术家雅集会理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