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槊 :中国古代冷兵器

更新时间:2023-07-21 17:02

马,又称马矛。但槊与矛的区别在于前者稍有锋刃。马槊泛指中国古代骑兵使用的槊,是中国古代槊的主要类型,是槊类兵器的精品,以破甲能力著称。

槊这种兵器在战国晚期就已出现。东汉时期《释名》记载其为中国古代骑兵在马上所持的长矛。马槊兴盛于魏晋隋唐时期,因这一时期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

善用马槊的武将主要有尉迟敬德程咬金(程咬金)、顾成等。

历史

起源

考古学家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李家山古墓群中发现有战国晚期的青铜槊头,证明槊这种兵器在战国晚期就已出现。槊在古代文献中也写作“”,其读音同槊。东汉时期刘熙编撰的《释名》记载:“矛长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可见槊是中原地区古代骑兵在马上所持的长矛

兴盛

马槊兴盛于魏晋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骑兵是争霸天下的决定性力量,重装骑兵对决,促进了装甲与兵器的发展。萧纲曾做《马槊谱序》:“马槊为用,虽非古法,近代相传,稍以成艺。”证明马槊制作非常多的讲究。

没落

槊在唐朝之后便走向没落,大致原因为宋朝之后没有强大的骑兵部队,槊这种骑士武器失去使用者。加之其制作时费时而且繁复,失败几率高,成本昂贵。导致马槊逐渐走出历史舞台。

基本形制

中原地区古代槊的外形类似于红缨枪,但比红缨枪尺寸、质量大。槊的长度可达2~4米,质量通常达10千克以上。明朝时期张自烈的《正字通》记载:“矛长丈八谓之槊”,所以槊也称为丈八长矛。因其质量较大又较长,故非力大之人无法操控。一个精良的整支槊,要托时3年,并且成功率仅有4成。所以汉唐以来,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身份象征。槊是由槊头、槊杆及架尾组成。

槊头

槊头一般由铜、铁等金属制成,其前端尖锐,两侧开刃,类似于短剑。槊刃长达50~60厘米,远远长于普通的枪刃、矛刃长度,既可用于骑兵持架冲锋,又可舞架横扫。其主要技法有劈、盖、截、拦、撩、冲、带、挑等。槊头的后端呈铁管状,用于插入槊杆。有些槊头的刃部下方设有突结,称为“留情结”,其用途是在战马高速冲锋时,槊头刺击对手后披对手的身体阻挡,从而不会贯穿对手,有利于将槊从对手身上拔出。

槊杆

槊杆通常是木制的,制作工序极为复杂。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发出金属的响声,却不断不裂,才算合格。制作这样精良的一支槊,要耗时3年,并且成功率仅有4成,因此造价高得惊人。所以汉唐以来,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将领的身份象征。在持槊近身格斗的时候,武将一般持槊的中段,两端各留下2米的长度,以护卫左右两侧和自己的战马。而快速冲刺时的远刺,要滑动手以持槊的后部,这样可以使槊向前伸出4米的长度,一击而中。

槊尾

槊尾通常设有金属制成的圆锥形套尾,古代文献称为“鐏[zūn]”。有些槊的鐏呈三棱形,可用于击打对手。

相关类型

步槊

步槊泛指步兵使用的槊,记载较少,通常是南北朝时期对步兵使用的长矛型兵器的习惯性叫法。因中国古代步兵偏重配合骑兵作战,所以步槊的做工和使用比较简单。其用途主要在于刺倒敌人。

演进槊

中国古代演进槊的形制多样,使用方法也难以叙述概全。各种文献及演义也会将许多奇怪的长兵器称为槊,比较著名的有禹王槊、枣阳槊等类型。其中,禹王槊全长约1米,槊头的形状有4种类型,基本形状是一根铁棒的前面铸有一只手。4种类型连在一起的谐音为“执掌权衡”,以显示大禹的神圣。

典故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曹操率大军攻吴。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道:“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舻千里,旌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是指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曹操下发的《让县自明本志令》,此为曹操对外表达自己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章。从此“横槊赋诗”便固化在了曹操身上。

使用武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