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昌 :福建永定烈士

更新时间:2024-09-20 21:30

马永昌(1905-1940.5.21),别名马阿细,福建省永定区仙师乡西洋坪村人。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永定暴动。1929年5月协同马发贤组建西洋坪赤卫队,任副大队长。7月23日举行西洋坪暴动。西洋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任军事委员兼赤卫大队长。

烈士简介

马永昌(1905-1940.5.21),别名马阿细,福建省永定县仙师乡西洋坪村人。192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永定暴动。1929年5月协同马发贤组建西洋坪赤卫队,任副大队长。7月23日举行西洋坪暴动。西洋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任军事委员兼赤卫大队长。1930年后,历任中共永定区委巡视员、秘书、县赤卫大队长、永定县红军独立团政委、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动员处主任等职。参加了闽西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永太特区委书记兼永太游击队政委,配合红八团在岩永杭边开展游击活动。同年冬,组建永太县委和永太县苏维埃政府,任县委书记,整顿和发展永太游击队,打开了以茫荡洋、双髻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新局面。1935年5月调任中共永西特区委书记,同年底当选永定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6年初接任永定县委书记。1937年8月按照中央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促成永定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春,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后,继续留在闽西组织抗日,任永定县委宣传部长、丰中心区委书记和新四军第二支队丰稔留守处主任。1940年5月21日,中国国民党方面邀请中共永定县委派代表到大阜面商抗日事宜,马永昌奉县委指派偕数位同志应邀前往,竟惨遭顽固派杀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生平经历

马永昌出生于贫苦家庭,早年丧父,靠其祖父抚养成人。幼时读过几年私塾。1928年6月由张鼎丞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1924年后在大埔县一带做木匠,得与当时大埔教书的张鼎丞等接触,开始接受革命思想教育。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6月参加永定暴动。1929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次入闽,协同马发贤成立西洋坪赤卫队,任副大队长。7月23日举行西洋坪暴动,西洋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任军事委员兼任赤卫大队长。1930年先后担任中共永定区委巡视员、秘书、永定县赤卫大队大队长、永定县独立团政治委员、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动员处主任等职。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前夕,奉命在高陂许佳成立中共永太特区委,任书记兼永太游击队政治委员,配合红8团在岩、永、杭边开展游击活动。同年冬张鼎丞从瑞金市回永定领导游击战争,奉命在高陂镇组建中共永太县委和永太县苏维埃政府,任中共永太县委书记,整顿和发展永太游击队。1935年4月初率领游击队配合红8团奇袭大洋坝炮楼,毙敌100余人,缴枪60余支,打开了以茫荡洋双髻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新局面。不久调任中共永西特区委书记。同年底当选为永定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6年初接任中共永定县委书记。此时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已确定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方针和新策略,便一面与县苏主席范钦洪联名发表致永定各界同胞公开信,阐明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政策,一面亲自与中国国民党区、乡政权和驻军进行谈判,促成了永定的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国共合作抗日协议签订,全县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展开。1938年春新四军2支队北上抗日。此后改任中共永定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丰稔中心区委书记和新四军2支队丰稔留守分处主任。期间主持出版中共永定县委机关《统一报》,主办抗日救亡训练班和地方党训班,协助各乡开办抗日妇女夜校,发动青年参军,组织支援抗日的生产运动等,成绩显著,深受群众爱戴。

1940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十六日),国民党顽固派邀请中共永定区委派代表到大阜面商抗日事宜,遂偕数位同志奉中共永定县委指派应邀前往,在大阜惨遭国民党顽固派杀害,牺牲时35岁。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