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去寻 :考古学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05:15

高去寻(1910年—1991年),字晓梅,河北安新人,出生于南冯村耕读世家六吉堂,是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他的学术生涯始于北京大学,后在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和历史语言研究所担任多个职务,并兼任台湾大学教授。高去寻先生在考古学和史前文化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尤其以对殷墟的研究著称。他于1991年在台北市逝世,享年81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高去寻,河北省安新县南冯村人,1909年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父亲——清末拔贡高伯从的悉心教诲,天资聪颖。在北冯村两级小学和保定第六中学读书期间,以品学兼优获得老师的器重。1929年,高去寻考入学术荟萃的北京大学文预科,北大学风开放,为他后来成为闻名海内外的考古学者提供了契机。高去寻初考入北大时,“以预科的学生而论,他是不大用功的,喜欢看自己爱看的书,或到处游逛。”在一偶然的机会——正当他在北大文科研究所抄录《殷虚书契考释》一书时,得北大文学系教授魏建功的关注与指导。从此,他在课余时间,便开始广泛阅读有关甲骨文、金以及铜器的专著或论文。同时,又聆听了日本考古名家原田淑人教授在发掘朝鲜乐浪郡时代的墓葬之后,应邀来北大、清华时他的发现所作的长达两个月的演讲,并放映照片说明。从而更引起他对考古学的兴趣。“更深一层体会到考古学对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学术生涯

1931年,高去寻由北京大学预科转入正科历史系。他的才华在大学毕业论文〈李峪出土铜器及相关之问题〉中显露无遗。1933年,他在三年级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商朝铜器之探讨”。1935年,他的毕业论文关于浑源县李峪村古墓出土文物考证,深得指导老师傅孟真及胡适的赏识。毕业后,经傅斯年推荐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

1935年9月2日,高去寻赴河南安阳梁思永教授领导的殷墟发掘团工作,参与了侯家庄西北冈的最后一次发掘、三次小屯村北地的发掘,取得丰硕成果。解放后,高先生随史语所播迁来台,历任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语言研究所第三组练习助理员、助理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以及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兼台湾大学教授。晚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学术贡献

高去寻先生毕生从事考古发掘及史前文化研究工作,撰写了众多中国考古报告集及考古学术论文,对中国乃至东南亚各国史前文化研究作出杰出贡献。他的研究不仅限于中国文化,而是将其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探索中国北方与西伯利亚的关系。

晚年与逝世

1973年出任史语所所长,三年任满后,高去寻院士继续整理先师梁思永的遗着。他的后半生与西北冈报告紧紧系在一起,放弃了驰骋于欧亚草原的精魂,为《候家庄》锁磨了二十年,终至于筋疲力尽。1991年10月16日,高去寻院士因患突发心肌梗死逝世于台北市,终年81岁。

人物评价

高去寻先生的学术成就在殷墟考古领域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他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解,也为东南亚史前文化研究贡献了重要的学术成果。尽管他的早年作品未能进一步发展,但他留下的《侯家庄》等著作,仍然是中国考古学领域的宝贵财富。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