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京剧团 :成立于1952年的京剧团

更新时间:2024-09-21 18:54

鹤岗市京剧团成立于1952年5月,前身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二十二师京剧团,1948年沈阳解放后,集体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军官教导四团。1952年5月,由宝泉岭农场集体转业到鹤岗市,初称边疆京剧团,后改称鹤岗市京剧团。隶属于鹤岗市人民政府,为全民所有制专业表演团体。首任团长周云龙,党支部书记何岐忠。

改革开放之前状况

鹤岗市京剧团成立之初演出场地选址在当时的人民剧院旧址,该场所设施十分简陋,但是上座率极高,场场爆满,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多方的努力下,鹤岗市京剧团移址于现在京剧团剧场。

鹤岗市京剧团成立初期在全国各地招聘京剧演员,经过短短数年时间,鹤岗市京剧团人员逐渐稳定,阵容整齐,演员达八十余人,成为我市演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化表演艺术团体,并且剧团大多数主要演员都是青壮年,如荀派旦角演员王佩珠、麒派老生演员刘盛斌、裘派花脸演员曹玉璋、余派老生演员贾慧茵以及后起之秀王奎武、马四喜等。演出武戏、群戏为长,至文革前,鹤岗市京剧团演出传统剧目、现代剧目和新编历史剧500余出,每年演出200余场。此外,鹤岗市京剧团还曾多次接待尚小云、荀慧生、赵松樵、朱鸿生、孟幼冬等我国著名京剧演员流动演出,并且均由鹤岗市京剧团协助演出。

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鹤岗市京剧团多次参加合江县地区及黑龙江省举办的汇演。剧院多名优秀演员获得好评及优秀表演奖。1959年覃志良改编的现代京剧《黄河岸上一家人》受到当时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延泽民的高度赞誉。

文革时期,禁演传统戏。主要演员靠边站,部分演员“造反革命”机构砸烂,业务荒废。演职人员被下放农村、厂矿接受“再教育”。1970年,组建了革命样板戏学习班,演出“样板戏”。文革结束后,剧院1977年恢复上演传统戏《春草闯堂》、《桃李梅》、《徐九经升官记》、《郑子清外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新编历史剧。与观众久别的传统京剧重新登上舞台,倍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改革开放之后状况

改革开放使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让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富强,同时一大批新兴、外来的艺术门类也悄无声息的来到人们身旁,在这些新兴、外来的艺术门类的激烈竟争中,鹤岗市京剧团由于经费匮乏,后继乏人,观众大量流失,而不得不进入一个相对困难时期。

寂寞鹤岗市京剧团为了摆脱“困境”鹤岗市京剧团励精图治、大胆改革,从1985年起,十余年来先后远赴河北省温州市巡回演出1000余场。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现代戏数十出。开展以副养文、创办艺校,培养京剧后备人才等多项举措。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鹤岗市市京剧团立足于为鹤岗市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鹤岗百万人民服务的发展方向,每年深入我市厂矿、村镇进行公益性演出近百场,在此同时,先后排演大型现代京剧《尚志悲歌》、新编历史剧《弘治私堪》、大型现代京剧《梅嫂》、校园剧《向前看齐》获得数十项省级剧目创作奖项。从1999年至2005年鹤岗市京剧团同我市各文艺单位在每年的7、8、9三个月的周末分别在我市各大广场举办彩色周末文艺演出活动。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进入新世纪,鹤岗市京剧团虽然老艺人相继退休和故去以及一些有潜质的中青年演员的调走,但同比全省各地市级专业剧团,鹤岗市京剧团演出陈容和综合实力在我省应属一流。但是让人尴尬的是,“虽然台上不断有戏演,无奈台下观众日渐稀”。任何传统艺术,无论过去如何辉煌,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必将被观众抛弃。

2004年鹤岗市京剧团的决策者居安思危,在文化局党委的“坚持两条腿走路,多元化发展”,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指示下,以2004年度剧团业务考核为契机,狠挖自身潜力、大胆革新。一大批能歌善舞、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剧团主要演职员杨晓明徐佳王宏孙凤董丽萍杨晓泉、杨晓光、张圆、王洪岭、陈海涛、赵晓光、王杰范吉平、董立勇等多次获得省级以上个人奖项,为家乡赢得了荣誉。

2005年在全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大前提下,为了整合我市文化事业的资源,解决艺术人员短缺,物资匮乏等不利因素的制约,鹤岗市文化局在请示上级领导的同意下,与2005年8月3日将原鹤岗市京剧团与原鹤岗市歌舞团整合为鹤岗市艺术剧院,行政级别为科级财政拨款差额事业单位。

鹤岗市京剧团成立经半个多世纪以来,历经几代人的默默耕耘,五十多年来,鹤岗市京剧团沐雨栉风,勤勉拓新。2005年的机构整合不是鹤岗市京剧团历史的终结,而是鹤岗市京剧团一次重造自我的新生,我们相信整合后的鹤岗市艺术剧院,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带领下,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加辉煌的业绩。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