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伯川 :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人

更新时间:2024-09-21 15:21

黄伯川(1880--1952),名濬,以字行。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人。原籍湖北省云梦县

人物生平

黄伯川(1880--1952),名濬,以字行。北京琉璃厂古玩商人。原籍湖北省云梦县。

个人作品

编撰的著作有:《尊古斋古钟集林》十二册、《衡斋藏印》十六册、《衡斋金石识小录》二卷、《邺中片羽》二卷、《衡斋吉金识小录》二卷、《衡斋藏见古玉图》二卷、《尊古斋所见吉金图》四卷、《尊古斋陶佛留真》二卷、《古玉图录》四卷、《尊古斋集印》六十卷,共计 112卷。

个人生活

光绪二年(1876),黄伯川之叔黄兴南进京赶考,揭榜时名落孙山,不肯回乡,便在琉璃厂附近的安澜营开私塾馆。光绪二十三年(1897)他在琉璃厂开了尊古斋古玩铺。因无子,将侄子黄濬(字伯川)接来北京市,并送人京师同文馆读书。

黄伯川在同文馆读书八年,成绩优秀,通晓德、英、法三国语言。毕业后,入德国奇罗佛洋行做译员,兼在尊古斋做古董生意。

宣统二年(1910),黄伯川接替他叔父经营尊古斋。尊古斋古玩铺,同金石收藏家、鉴赏家端午桥、宝熙、画家博心舍等清室王公贵族颇有交往。他们到尊古斋鉴赏、买些商周青铜器;当他们需用钱时,也将他们玩腻了的青铜器交给尊古斋代为出售。黄经营金石、陶瓷、古玉等古物长达四十年,过手精品不计其数,发了大财,人称″黄百万″,名扬南北古玩界,与张丞、韩少慈并称琉璃厂“三大财主”。

老古董商中不少人说,黄伯川聪颖过人,胆大心细。在清末民初,他敢买太监拿来的东西。那时,太监的东西往往是从宫里和王府里拿出来的,买了他们的东西,容易吃官司,钱好赚官司打不起。黄伯川不怕。

1928年清东陵盗案件发生,胆大包天的黄伯川参与了倒卖东陵文物的活动,后事发,被投入监狱。

1930年,由商震接任河北省主席。黄伯川的挚友孙伯衡等人向商震申述情况,求其释放。不久,黄伯川被释放了。

黄伯川出监不久,将尊古斋关闭,由西琉璃厂搬到东琉璃厂,在一家最大的旧书铺宝铭堂旧扯,开设通古斋古玩铺。可是,黄伯川不直接经营通古斋,而让他的徒弟乔振兴(字友声)当经理。这时正值"九一八事变"的前夕,黄伯川怕溥仪借日本势力返回北平市,追查盗陵案,再把他牵连进去。所以他关了尊古斋,开通古斋,让乔友声当经理,让他的儿子黄金鉴(字镜涵)在通古斋管账。1945年通古斋由黄镜涵经营,直到1956年参加公私合营。

黄伯川不单是位古董商,他还是位研究商周秦汉青铜器的专家,考证金文、甲骨文的学者,他经营金石文物注重考证研究。商周秦汉铜器的造型。花纹、锈花,特别是铭文,都引起他极大的研究兴趣。同我国著名考古学者郭沫若、马衡罗振玉都有交往,1899年,我国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的殷墟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1910年黄伯川将甲骨上的文字与商代铜器上的铭文做过比较,发现金文同甲骨文相近,并与清廷学部参事罗振玉研讨过这一问题。此后他曾为一些专家学者提供了商代青铜器上的金文资料和河南安阳出土的白陶片和龟甲兽骨。

黄伯川热爱文物,特别是对金石、古玉爱好成癖。尊古斋收藏的金石、古印、古工、陶片等珍贵文物,黄伯川都用纸把它拓下来或者照相,编辑成册,保存起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