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瑜 :明朝的知县

更新时间:2024-09-20 21:01

黄瑜(1426年-1497年),字廷美,自号双槐老人,是明朝中期的学者和东汉末年将领黄忠的后代。他出生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石岐仁厚里,祖籍江西筠州(今高安市)。景泰七年(1456年)中举,入北京国子监学习。在京城期间,他备受名公器重,与当时的名公王翱、薛远丘濬等有交往。黄瑜在户部任低级官员一段时间后,于成化五年(1469年)被任命为广东长乐知县,受当地百姓爱戴。然而,由于他不受权贵的喜爱,后被迫离职。此后,他在广州市的学校里任职多年。弘治十年(1497年)三月,黄瑜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人物生平

黄瑜,字廷美,自称双槐老人,五桂山(今属广东省)人,生卒年不详。约朱见深成化中前后(1470年前后)在世,景泰七年(1456年)举人。他参加会试的时候名列乙榜,因为不愿去做不官,于是去做太学生,但接连几年参加会试仍没考中进士,只好由小官做起,后来曾升迁为惠州府五华县知县。他做县官政绩颇佳,百姓也颇拥戴他。但他性情则刚直不阿,与上级关系处得不好,屡次得不到升迁,作了十五年知县后弃官不做,回到广州会城。

个人作品

《双槐诗钞》

个人生活

曾经官场沉浮的黄瑜将功名之事终于看得淡了,整天不是与好友评诗论文,就是埋头于著书之中,他有意地记载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并对一些历史典籍加以整理。黄瑜在家曾亲手种了两棵槐树,等槐树长得枝繁叶茂之时就在树后盖了个简朴的小亭子,取名“双槐亭”,他归家后的很多时光就是在亭下度过的。人称黄瑜常在亭下吟诗作赋,兴起之时论声歌啸,旁若无人。由于他十分喜爱自己种的这两株槐树,不但自称“双槐老人”,还以“双槐”为自己的著述命名。又作《双槐岁钞》。

黄瑜七十岁时,这本书稿才正式完成,共花费了他近四十年的时间,其间几易其稿,态度十分认真。他在《自序》中说:“每遇所见所闻暨所传闻,大而缥之所记,小而荛之所谈辄即抄录。”可见他为此文集倾注心血之多。大事不厌其烦,小事不嫌其简,对每件见闻都是很严肃地对待的。他还说:“得诸朝野舆言,必证以陈编确论;采诸郡乘文集。必质以广座端人。如其新且异也,可疑者阙之,可厌者削之。”由此可推论此集的两特点,其一,重考证,不以新异取悦于人,所著文略是很严谨的;其二,是依照黄瑜个人的观点编撰此书的,从中可以分析出黄瑜对问题的看法。据传闻,书中关于馆阁诸事的《国子试魁》、《甲申庶吉士》等篇,就是黄瑜因材料不足而阙疑,一直没有完篇,直到他的孙子黄佐在官方文书中找到相关资料,予以补充这才得以完稿。

黄瑜的此类文章文笔生动,情节曲折,对话精彩,己初具小说的雏形。并且,所著均为粤语略带文言文体,工于描写,由此可见,至黄瑜时我国明代的小说己初具规模。

主要影响

政治

黄瑜在担任长乐区知县的初期,长乐县内淫乱邪恶之事非常盛行。每到秋冬季节,就会有巫师、傩神在乡里横行,声称驱除瘴疫。黄瑜下令禁止这种做法,于是巫师、傩神装神弄鬼的风气逐渐被革除。对于盗贼之事,黄瑜也以仁爱之心一一进行感化,使得他治理下的地方风清气正。

文学

诗歌

题材内容

依据黄瑜诗歌的题材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五大类,分别是记游写景诗、唱和赠别诗、吟咏事物诗、咏史怀古诗以及拟古诗。

记游写景诗在黄瑜的诗歌中占据较大比重。纵观黄瑜的一生,除了在京师游学阶段,他所到之地大部分以广东省为主。作为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岭南地区的乡土情怀无疑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所以,他的记游诗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光是以岭南地区地名为题的诗就超过一半。黄瑜的记游诗与写景诗常常融为一体,这类诗歌情感较为丰富。在这些记游写景的诗歌中,诗人的情感很是丰富。有时候,面对山水之景会引发诗人内心的寂寥苦闷,或者思归之情,或者对已故亲人的缅怀思念;有时候,登山游水的经历反映出诗人的闲适归隐之心;有时候,佛道游寺诗体现出作者对佛道文化的虔心追求。

黄瑜的诗中存在不少唱和赠别诗,这些大多是黄瑜在仕宦时期以及致仕归隐之后的交游作品。从这些答和赠别诗里,可以看出黄瑜与朋友们的一些生活片段,比如与同乡一起爬山祈福的画面,与老友久别重逢的喜悦场景,与友人探讨佛理禅意的情境,以及送别友人前行时的担心和祝愿之情。

吟咏事物,就是以物象作为诗歌的对象进行吟咏,世间的各种事物都可以成为吟咏的对象。黄瑜的吟咏事物诗大致分为吟咏动物诗、吟咏人物诗、吟咏天气诗、吟咏故里诗以及吟咏所遇诗这五类。在黄瑜笔下的吟咏事物诗,范围比较广泛,不管是动物、人物、四季、居室还是所遇到的事情,都可以进行感叹吟咏。通过对这类诗的分析,可以看到不一样的诗人,有时候借动物和人物来表达固守封建道德的女子贞节观念,有时候心境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候会侍弄居室的布置,有时候也会记录生活中的趣事,生活的趣味也就是成诗的趣味。

咏史诗主要是诗人在翻阅书籍的时候,针对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个历史人物产生议论并抒发情感。怀古诗一般是诗人在游览古迹时有所感触而创作,所以诗人在感叹历史的同时,难免会产生怀古伤今的思绪。黄瑜的咏史怀古诗,要么是感悟古书,要么是登临古迹,大多描写古人之事。在咏史怀古诗中,诗人常常以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为核心,历史人物以帝王为主,再加上本地的乡贤。关于帝王的感慨多是表达对历史兴亡变迁的无奈,也有渴望被贤明君主重用的愿望;关于乡贤的吟咏多是表现诗人对其行为的敬佩与赞美之情,其中也夹杂着诗人自己内心追求宁静的思考。

艺术特色

随着黄瑜一生经历的变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从而使得他的诗歌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黄瑜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多用比兴手法,善于运用典故,长于写实,富有韵律美,以及地理意象特征鲜明等。

黄瑜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非常重视诗歌的整体意境,所以常常追求安东·比兴的意旨,讲究用典的方法。比兴手法和典故的运用,为黄瑜的诗增添了韵味,让诗句显得含蓄典雅,语言更加精练,反映出黄瑜丰厚的学养,体现了他敏捷的才思。黄瑜的诗歌擅长写实,大致可以分为内容写实和语言写实。黄瑜的诗歌都是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主要内容,几乎没有无病呻吟的诗作,要么是纪行游玩之作,要么是触景伤怀之篇,要么是因事而发的诗歌,要么是读书有感而写,真正做到了即使是诗歌也能做到见闻即录。黄瑜的诗大多注重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背诵。黄瑜主要以讲究押韵为主,再辅以叠词、双声词和叠韵词的运用来增强诗歌的韵律节奏。

散文

《双槐岁钞》全书被分为圣神功德、人文典礼、天地祥眚、经史异同、懿行美政、异端奇术这六个大类,其内容十分丰富,充分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以及社会人生的基本认知,也反映出古代文人的知识结构与思想观念。《双槐岁钞》这本书体量不大,然而它的价值却不容低估。从文学视角的传播价值来看,它的出现确实为后世的小说、戏曲提供了很多基本的创作素材,并且从中能够看出小说、戏曲选取传统故事的倾向。

家庭成员

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

明史.微信读书.2024-09-0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