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避岙乡 :浙江宁波市象山县下辖乡

更新时间:2023-09-25 12:09

黄避乡居象山县北部,三面环海,南依西沪港与墙头、西周公国毗邻,北靠象山港奉化区、州隔港相望,东邻贤庠镇大徐镇象山港大桥穿乡而过。全乡陆域面积43.6平方公里,海岸长28.6公里,辖16个行政村,人口1.37万人,政府驻地龙屿村。区划代码为330225202,代码前6位为330225,长途区号为0574,邮政编码为315000,车牌号码为浙B。

先后获浙江省鲈鱼、黄鱼之乡,省级生态示范乡镇等荣誉。

2017年,全乡实现社会生产总值23.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3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3亿元。

工业经济

受益于宁波市都市圈溢出效应,落户企业以宁波籍为主体,产业结构以大型机械、智能装备、电动工具、新型建材等为主体,其中日星铸造一家纳税超亿,已于2017年成功挂牌上市。2017年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6.5亿元,完成税收8498万元,完成工业投资1.5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3000万美元,完成浙商回归资金1.2亿元,新引进国家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省)人才和海外工程师各1名,全乡新增市级智能制造项目2个。

农渔业经济

主要以网箱养殖、海带和贝类养殖为主。鱼藻类养殖“产学研销”体系成熟,旭文海藻浒苔人工养殖具备规模化养殖能力,象山港湾苗种有限公司成为全市最大鱼类亲本繁育基地。仅高泥村网箱养殖规模就达2500只标准化网箱,年产值2000余万元,是我省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西沪三宝”--海带、紫菜和浒苔养殖面积达到5500余亩,贝类养殖面积达到4700余亩。

旅游发展

2016年创建市“斑斓海岸”文明示范线先行区为契机,打响黄避岙本土旅游“西沪”品牌。至2017年底通过政府引领,带动社会资本6000万,“斑斓海岸”沿线亲子娱乐、观光休闲、主题民宿、农渔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逐步入驻,沿线各村民宿产业逐步兴起。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完成“1314”漫行观光道6公里,三高线“白改黑”提升工程年底完成招投标,候车亭、公共厕所、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公共配套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完成高泥、塔头旺、白屿三村全县首批A级景区村庄创建,通过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验收。

古桥古景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那是水乡小桥的形象写照。黄避岙乡三面环海,一面背山。只有各村中一些古桥,如遗珠散落其间。俯拾起来,也别有韵味。大林村四面环山,掩映在绿树丛中。山村有溪穿村而过,溪深处有三四米。“村桥经雨断,涧水向户分”。村民结庐溪两旁,以山水为伴。

石平桥

进村必须过一座条石平桥,长3.5米,宽3米,高2米。过桥是一株古樟,枝繁叶茂,树干要两人才能合抱,树龄至少上百年了。桥是清代康熙建造的。“正是吾庐秋好夜,上桥浑不要人扶”。香樟木下,大桥边,是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

迎郎桥

大桥上游不远处有一座叫迎郎桥的,桥面石板铺成,长3米多,宽2米多,是单孔石桥。古时村民迎娶,必须在此下轿,接新娘迎姑爷。那时候,“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石栏桥

溯溪穿行村中,几步一桥。有清乾隆建的石栏桥,是村中林氏家桥。石条石板组成。石条长3.5米,内径2米,高1.6米,制作精美。“村桥岸下溪水流,雕栏疏帘半上钩”。你若站在桥上,看桥下流水淙淙,听溪水哗哗欢歌,皂荚树临溪摇弋,小蜻蜓溪畔点水,能令人心旷神怡。前几年,由于村道改造,村中己不见有溪。溪上、桥面都浇了水泥路。倒牛桥也只知大概位置。只有荣宗桥的石拱还留存至今,诉说着桥的变迁史。

龙屿平桥

横跨龙潭溪的龙屿村口。清朝名人张闻哲作有《平桥》一诗:“路接蓬莱仙境长,溪花倒扑沁余芳。平平两岸真如画,霞起天台胜石梁。”平桥原为拱桥,光绪初年里人张绍台重修,是单孔石梁桥。石板铺面,桥体平坦,含平安之意,桥粱镌有“平桥”两字。传说拱桥形如窑门,有背村内形胜所以重修。桥长5米,宽2米,高3米,块石台。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难以负重,改建石拱桥。九十年代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有钢护栏。桥下溪畔,两边是高大的沙扑树,夹杂着杨属、柳树。平桥是重要的交通要道。

清阳桥

又称甩洞桥。在白屿村口,跨白屿溪。建于清代同治年间,弧形条石拱桥。台阶弹石面,石板护栏,镌刻花卉云纹,制作精细。长3米,宽2.6米,高2.4米。是县内现在四座石条拱桥之一。白屿村前隔条公路就是西沪港,人们下海劳作回村,涨潮渔船直达村口。“隐隐飞桥隔野炊,溪入西沪问渔船”。傍晚,溪头堤边,儿望父,妻候夫,奏一曲迷人的渔耕之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人用钢筋混凝土板加宽桥面,石雕栏板被拆除,但原貌仍在。

水湖塘桥

在黄避岙村西,横跨水湖塘江。建于清代中后期,4孔条石平桥连接长堤。石块石墩,长15米,宽1.5米,高3米。水湖塘江往西直达象山港,傍晚时分站在桥上西望,江面盘曲,水光滟潋,有“长河落日圆”之意境。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重修,为钢筋混凝土桥,仍为石块石墩,加宽至3.5米。

大斜桥

跨大斜桥溪的大斜桥,条石平桥,长3米,宽1.5米,高2米。始建年月不详。沿地势而筑,桥面倾斜,所以叫大斜桥。可用“小桥斜跨碧流沙”来形容此桥。桥旁一村因桥而名。下游不远处,还有一座叫仙人桥的。条石平桥,长3米,宽1.6米,高2米。相传桥成之日,桥面留有深度大脚印,人们信有仙人相助而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建文胜水库,桥被水没而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