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额鸦雀 :雀形目莺鹛科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11

黄额鸦雀(学名:Paradoxornis fulvifrons,又名Suthora fulvifrons)是莺鹛科鸦雀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1-12厘米。嘴粗厚而短,呈鹦鹉嘴状、淡肉黄色。头顶茶黄色,额鲜黄色,头顶两侧各有一条蓝灰色侧冠纹和后延伸至后枕相连。上体黄褐色,飞羽黑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缘白色,外缘基部褐色,内侧飞羽具宽的棕色外缘。喉、胸淡黄色,其余下体近白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特别是通过鲜黄色的额、蓝灰色的侧冠纹和飞羽的白色外缘。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形态特征

雌雄羽色相似。前额淡黄或鲜黄色,头顶、眉纹茶黄色,头顶两侧各有一条宽阔的蓝灰色侧冠纹沿耳羽上方向后延伸至后枕相连形成一圈状带;眼区白色,颊、耳覆羽、头侧肉桂黄色或白色。背、肩、腰黄褐色或淡橄榄褐色沾黄;尾上覆羽棕色或黄褐色,尾淡褐、暗褐或橄榄褐色,羽端转黑褐色,外边缘淡黄色或棕色;两翅覆羽同背,飞羽黑褐色,外侧初级飞羽外缘白色,基部褐色或浅栗色,内侧初级飞羽黑色,基部浅栗色,内侧飞羽黑色具宽的橙黄色或浅栗色外缘,尤以羽基较显著。颏、喉、胸淡黄色,颈侧近白色,腹白色或灰白色,尾下覆羽皮黄色或皮黄白色。

虹膜红褐色或褐色,嘴肉黄色或暗粉黄色,嘴嵴近黑褐色,脚棕褐色或灰褐色。

大小量度

栖息环境

黄额鸦雀主要栖息于海拔19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及其林缘灌丛、竹丛和杜鹃灌丛中。 在中国,它们主要发现在2700米以上,而很少在1700米以下。

生活习性

行为:留鸟。常成小群活动,有时20-30只鸟结成大群。性活泼,行动敏捷,不甚怕人,常常跳出枝头,观察周围环境,常在林下竹丛或灌丛枝叶间攀爬、跳跃。有时也到林缘耕地边灌丛中活动觅食。

食性: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草子为食,也吃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叫声:持续不断的唧唧啾啾声及微弱而似鼠叫的“cheep”声。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阿萨姆邦北部、锡金王国)、缅甸尼泊尔。在中国分布于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南部)、四川省(中部峨眉山市宝兴县、西部康定市、西南部峨边彝族自治县、美姑、西昌市木里藏族自治县)、云南省(西北部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丽江市、增口、西部腾冲市龙川江与怒江间山脉)和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等地。在中国分布的3个亚种的区别主要在于秦岭亚种体色鲜亮,后颈蓝灰色圈带明显;西南亚种和藏南亚种体色较暗,后颈蓝灰色,圈带不明显。其中西南亚种上体较少暗黄,头侧淡茶黄色藏南亚种上体较多暗黄色,头侧纯橙色

2017年5月16日,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及其周边进行鸟类调查期间,意外的发现了黄额鸦雀的记录;发现该鸟的具体地点为神农架林区太子垭(110°11′33″E,31°27′14″N,海拔2592米)。

繁殖方式

在中国南方,尤其是在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野生黄额鸦雀的繁殖条件很好,卵巢在6-7月都很发达。在印度雌性在7月初开始繁殖。圈养时,巢通常位于离地面约11米的地方。到4月底,巢中有五个蓝色的卵,它们的颜色类似于林岩鹨(Prunella modullaris),孵化器约为15天。

亚种分化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内容找不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4-02-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