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顶蛙口夜鹰 :蟆口鸱科蛙嘴夜鹰属鸟类

更新时间:2024-09-21 10:43

黑顶蛙口夜鹰(学名:Batrachostomus hodgsoni)是蛙口夜鹰科蛙口属的鸟类,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中国、印度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温带森林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部。

形态特征

黑顶蛙口夜鹰额棕白色而缀以黑色,额基具前伸的黑色刚毛状羽,与额羽一起盖住鼻孔。头顶黑褐色,具缀有灰白色的红棕色波浪状斑;眉纹棕白色,枕部沾棕,后颈具不完整的杂有黑斑的白色领环;头、喉侧和耳羽羽干特形延长如发。头、颈、喉的两侧浅棕红色,密布黑斑;其余上体,包括两翅覆羽暗棕红色,具黑褐色虫斑和斑点;背、大覆羽和外侧覆羽更缀有白斑,最内侧飞羽和肩羽多为白色,具黑色中央斑和端斑;飞羽黑褐色,先端杂有褐色斑点,外具浅棕白色横斑,内侧飞羽横斑为红棕色;尾羽较长,呈凸尾,中央一对尾羽呈大理石样的灰褐色,具有黑色和4道大理石样黑白色宽阔横斑;外侧尾羽更多棕红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具白色“v”形斑。颏淡棕白色,前颈近白色,具黑色次端斑;胸暗棕红色,具黑褐色虫蠹斑和杂有大形白斑;下体余部白而沾红棕色,亦具黑色次端斑。

雌鸟棕栗色,后颈具白色领环,肩羽外翈具围有黑色的白斑。尾棕褐色,具5-6道暗色横斑,喉和胸白色,胸和上腹具有大型的围有黑边的白斑。外侧飞羽外翈棕栗色,内翈黑色;内侧飞羽棕栗色,具不清晰的黑色大理石斑;眼前面具有一皮黄白色斑。

虹膜橙黄色或黄色,嘴肉色,脚和趾亦为肉色。

雏鸟出生时有白色的绒毛,在获得幼年羽毛之前被更深的灰色绒毛所取代。它们的上体也有暖色,带有黑色和浅棕色的条纹。没有仅在初次换毛后出现的领圈纹。

大小量度:体长240毫米;嘴峰16-18毫米;翅126-141毫米;尾127-143毫米;跗15-16毫米。

栖息环境

黑顶蛙口夜鹰主要栖息于亚洲热带地区,生活在300-1900米之间的常绿阔叶林、混合针叶热带雨林、次生林中和林缘灌丛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层和下层。尤其喜欢在有稀疏树木的陡峻山谷地带。

生活习性

行为

树栖物种,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密林中,沿着大的乔木树干水平枝伏卧或站于树枝上,因体色与树枝较相似,一般不注意难于发现,有时以直立的姿态,栖止在小枝上。晚上和黄昏才开始活动和捕食。飞行轻快,毫无声响。在夜间活动时使用尖叫或滚动式狩猎方法从其栖息地短途飞行中捕捉猎物。

为了在白天保护自己,黑顶蛙口夜鹰使用了一种伪装技术。这种鸟的羽毛看起来像树皮,很容易被捕食者与树的一部分混淆。万一捕食者靠得太近,它开发了一种可称为“断枝”的技术:小鸟冻结在它的巢穴和它的伙伴身上,并将它的喙向上与树合二为一。雄性在白天孵化,这就是为什么它们的颜色比在夜间领地防御中更活跃的雌性更暗的原因。

叫声

该物种在繁殖期间会常常大声鸣叫。叫声范围从轻柔的喘息声到刺耳的颤抖声不等,有时会添加柔和的咯咯笑声。

食性

黑顶蛙口夜鹰喜欢在树干或活树枝内寻找昆虫,可以很容易地挖掘树干或活枝条,因为它们的大而强壮的喙底部有刚毛触须,可以让它们发现昆虫。主要以昆虫为食。大多数包括飞蛾类甲虫和其他大型昆虫。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主要在4-6月,最早在3月末,最迟到8月末。繁殖季节在印度地区是4-6月之间。在越南是2月底或3月初。通常营巢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其喜欢在陡的山边沟谷营巢。巢多置于小树水平枝分枝处,距地高1.5-5米。巢完全由雌鸟从自己腹部拔下的绒羽和细羽构成,大小为直径6-9厘米,深2厘米,巢中间稍凹。营巢材料多深深地插入树皮裂缝中,巢外面再加以苔藓植物地衣蜘蛛的蛋袋等,将巢紧紧地固定在一起,因此巢不仅相当结实,而且外表看起来,好像树本身长出的瘤状突起。每窝产卵通常2枚,有时少至1枚。卵白色、光滑无斑,呈长卵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4.4-28.1毫米×16.3-19.5毫米,平均26.5毫米×17.6毫米。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雄鸟通常白天孵卵,雌鸟晚上孵卵。雏鸟晚成性。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全球种群规模尚未量化,但据报道,该物种从罕见到局部罕见,2016年,根据Tracewski等人的说法,该物种暂时被评估为由于栖息地的丧失而减少。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