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金丝猴 :猴科仰鼻猴属的一种动物

更新时间:2022-12-23 22:39

黔(qián)金丝猴(学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又名贵州仰鼻猴,是中国贵州梵净山地区特有的一种猴科金丝猴属珍稀濒危动物,2020年时其种群数量仅200-300只,2021年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2年时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黔金丝猴评定为极危(CR)。

黔金丝猴曾长期不被人类所了解,1980年代人们才在梵净山确切观察到野生猴群。1986年梵净山地区设置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黔金丝猴为伞护物种。但随着观光活动和公路建设,2010年时,黔金丝猴只在保护区北部少数区域生存,而保护区外多为农田,导致其难以扩散。2022年,该物种人工饲养个体共10只,梵净山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各5只。

黔金丝猴体长64-69厘米,体重8-15.8千克雄性体型大于雌性。它们头顶中部有淡红褐色斑,脸淡蓝色,被毛灰黄相间,雄性的毛色比雌性更深,尾长。栖息于海拔1500-2200米的落叶和常绿阔叶林中,主要以花、芽、嫩枝、树皮、地衣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大部分时间在树上栖居,有时也会下到地面活动。它们结群生活,并和其它金丝猴属一样具有较复杂的社会结构。

分类及命名

分类

黔金丝猴属猴科(Cercopithecidae)仰鼻猴属(Rhinopithecus)。自1950年以来,黔金丝猴曾一度被作为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e)的亚种,直至1985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动物学彭燕章、叶智彰等根据大量形态学特征比对,认为黔金丝猴应为一独立物种。此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等通过对黔金丝猴的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线粒体研究对比,最终确认黔金丝猴构成独立物种。

金丝猴属中,黔金丝猴与川金丝猴关系最近,依据线粒体数据研究,黔金丝猴、川金丝猴支系与滇金丝猴、怒江金丝猴支系于199万年前分异,而黔金丝猴与川金丝猴两个物种则在175万年前分异。

命名及发现历史

20世纪初,英国猎人亨瑞·布列里奇(Henry Brelich)在贵州省北部一个皮毛商人手中,获得一张头部残缺的雌猴皮张。布列里奇把毛皮寄回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经英国动物学家奥德菲尔德·托马斯(Oldfield Thomas)鉴定后,认为该皮张代表金丝猴属属下一个新种,并于1903年命名为“Rhinopithecus brelichi”,种学名致敬标本采集人布列里奇。

在命名后的50多年间,中国再未有黔金丝猴的消息。直到1960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全国强先生赴梵净山考察,访问当地群众得知有一种尾巴很长、被称为"牛尾猴"的猴子依然存在。1962年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彭鸿绶先生带队对梵净山进行科学考察,获得一黔金丝猴头骨。1967年和1970年,贵州江口县金盏坪和盘溪两地农民各获一只成年雌猴和一只老年雄猴,并被送到北京动物园饲养,标志该物种活体被重新发现。至1981~1983年,梵净山地区终于观测到野生猴群活动的记录。

形态特征

黔金丝猴成体体长64~69厘米,尾长70~85厘米,颅全长10~13厘米,体重8~15.75千克雄性雌性重将近一倍。

黔金丝猴头冠浅黑色,中部有大的淡红褐色斑,耳廓有浅白色毛簇。面部皮肤浅蓝色,眼上及嘴周皮肤呈淡粉色,有时可见粉红色的嘴角瘤(疣突),鼻骨退化,鼻梁微凹,鼻孔呈上翻状,脸周有淡灰色毛缘。腹部灰白,四肢外侧和背部皮毛深黑灰色,有一条金黄色至黄褐色条带穿过胸部、肩部和前臂内侧。肩部有一片白色披毛,与暗色的身体形成鲜明对照。阴囊呈发蓝的白色至浅蓝色,阴茎黑色。尾黑色,尾尖有淡白色毛发。雄性毛色往往比雌性深[。

幼猴通体为浅灰褐色,或浅灰色,个别个体为浅黄白色,上胸部、腹部、上肢内侧及后肢内侧为浅乳白色或浅灰白色,四肢外侧色深,前臂和小腿外侧近黑色,尾毛呈黑色。

颅骨大小、形态均与川金丝猴接近,鼻孔上缘窄而下缘宽大,门齿槽位于犬齿槽水平线之后,门齿与犬齿齿隙较宽,上颌骨的两个犬齿外缘较宽,因而吻部显得有些凹陷。听骨形态与滇金丝猴相似,鼓室听泡隆起而丰满。

分布栖息

地理分布

黔金丝猴为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于贵州梵净山一带,该山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市境内,是武陵山脉的主峰,位于武陵山脉的西南端,地处松桃苗族自治县江口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

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2010年以来黔金丝猴几乎只记录于保护区北部的龟背岩、土地坳镇、棉絮岭、余家沟、岩高坪、龙家坪、鱼泉沟、董蓬山几个地点,说明其分布区已仅限于保护区北部,其在保护区南部的原有分布区可能已完全丧失。

栖息地

黔金丝猴栖息于海拔1500~2200米的中海拔地区,主要生活在由中华槭、山樱水青冈、香桦、大果花楸大钟杜鹃等植被为主形成的常绿、落叶阔叶林。

黔金丝猴适应温凉气候,不耐热亦不耐寒。在冬季下移到海拔较低地区,常躲避于避风处栖息,主要栖息地年均温介于5~13摄氏度之间。黔金丝猴对栖息地湿润度也有一定要求,在长期野外观察中发现,在相对湿度太大时,猴群总是向山脊、山上部等相对湿度较低处移动;在干燥时,又下到沟谷湿润地。

生活习性

食性

黔金丝猴主要食用植物性食物,以植物的叶、花、芽、果和嫩枝皮等为食,粪便中常见未消化的植物种子。据贵州师范大学谢家骅教授等记录,黔金丝猴取食的植物有20多种,其中最喜食的有山矾科卫矛科木兰科槭树科、蔷薇科和壳斗科的种类,亦食地衣及真菌。

不同季节中,黔金丝猴采食植物部位比例也有所差异,1~3月主要食芽。4~6月食叶比例上升,7~9月食叶的比例略有降低,而食果和籽比例增加。10~12月由于落叶树枝叶凋落,黔金丝猴食芽的比例又呈上升趋势,玉兰花芽成为最普遍摄取的食物。

黔金丝猴较少取食动物性食物,粪便中偶尔可见昆虫残骸。曾在野外观察到黔金丝猴试图追捕乌鸦和红腹角雉,但未能成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黔金丝猴会摄食一定动物性食物(鸡蛋、生瘦肉、黄粉虫蚱蜢、蜻蜓和螽斯科)。

活动行为

黔金丝猴绝大部分时间在树上栖居,活动于树冠层中上部,有时也会下到地面活动。当猴群越过开阔的草坡或宽的道路时,会全部下到地面,从地面行走数十米或一二百米,到达林缘后返回树上。

在树上活动时,黔金丝猴运动方式包括行走、攀爬、跳跃、坐休、站立、匍伏、躺卧、追逐、戏玩、吊荡等,猴群活动时常在树上行走,或前肢拉着树枝,后肢直立站在树上,向周围观望。在行动时还可采用单臂握枝加步行的方式前进。互相游戏戏耍时,可单臂或双臂悬吊在空中,来回摆荡。

黔金丝猴跳跃能力突出,4~5米的距离可一越而过。从一棵树转移到另一棵树时,多采用跳跃方式。

节律行为

黔金丝猴白天活动,夜晚休息。一般天亮时即苏醒,5:30~7:30开始活动,群体活动前,首先由成年雄猴在高大乔木上向四周张望、探哨,待雄猴发出“啾、啾”两声安全信号后,整个猴群开始活动。上下午均在树木间游走、采集食物,或相互玩耍、理毛,中午进行约2~4个小时的午休,至16:30后开始寻找夜宿地点,18:00~20:30后停止活动,开始夜间休息。

社群行为

黔金丝猴结群生活,群体大小并不稳定,经常出现分散与聚合,在大群与小群间不断变化。每年4~5月和9~10月,黔金丝猴群体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超过百只的特大社群,其余时间大多分成数量不固定的小群活动。

在黔金丝猴稳定性较差的大聚群中,小群体单元结构往往较为稳定,其组成数量一般为25~45只,多由1~3只成年雄猴、3~10只可育雌猴、1~2只老年雌猴、4~12只婴幼猴、3~10只亚成体猴组成,小群体中雌猴均具备母系亲缘关系,雌性因血缘关系而稳定同栖,一生几乎不会离群,这种母系社会组织是黔金丝猴小群体组成的基础。在小群体中,又可分为更小的家庭群,一个家庭群由一只成年雄性、2~4只成年雌性及数个未成年个体组成,数量小者不及五只,多者超过十只。

雄猴发育至亚成年,会逐渐离开原本所在的家庭群,在寻得新的配偶前,年轻雄猴会组成“全雄群”,其数量约3~7只不等,全雄群与大猴群共同生活,并在猴群中负责探哨。同时,全雄群个体也会伺机与家庭群主雄猴展开竞争,争夺对家庭群雌猴的交配权。在竞争中落败的老年雄猴一般不再加入全雄群,而是几乎孤立地独自活动。

交流行为

黔金丝猴主要通过发出声音、理毛、拥抱、摇晃树枝等方式进行交流。

如遇异常情况,猴群负责警戒的雄猴会发出叫声,提醒其他个体逃离。当雄性个体争斗扭打时,会发出十分响亮的叫声,展现攻击行为。

在猴群休息时,同一家庭的雌、雄个体会围坐一起,互相理毛,有时在理毛结束后相抱而眠,理毛行为是黔金丝猴表示友好的重要交流方式,家庭中的无婴雌猴与幼猴,常为成年有婴雌猴为其理毛。当亚成年雄性回到家庭时,通常先为成年雄性理毛。幼猴之间也常相互理毛。两性之间和幼猴之间常有拥抱行为,同样是友好交流的体现。

黔金丝猴不论成年或是幼崽,均会通过摇晃树枝的方式,提醒其他个体注意自己。

生长繁殖

交配繁殖

黔金丝猴交配活动十分频繁,在一年中的大部分季节,只要能连续跟踪猴群半天以上,基本上都可以发现其交配活动,春秋较夏冬观察到的交配活动更多。交配主要发生在一个家庭群内首领雄猴和成年雌猴之间,一般由雄猴主动接近雌猴,理毛后进行邀配,但也有雌猴主动靠拢雄猴,以抬臀摩擦雄猴要求交配的现象。其交配地点不固定,既可在树枝上进行,也能在地面上进行。但根据野外观察,黔金丝猴在树上交配次数远大于地面。

黔金丝猴在交配时,采取的姿势是雄猴爬在雌猴背上,用两前肢抱住雌猴上半身,两后肢踏在雌猴后腿弯部进行。黔金丝猴每次交配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交配时间仅15~20秒,其交配活动基本上都发生在中午和下午,在整个家族进入休息时最容易观察到。

虽然黔金丝猴全年内均存在交配现象,但雌猴受孕却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基本9至10月才能够成功受孕,孕期6~7个月,普遍于次年3至4月生产,平均每胎1仔。黔金丝猴雌猴生育间隔周期较长,约为3年,而在川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中则为2年。

生长发育

婴幼猴出生后,会得到种群中所有成员的爱护,首领雄猴亦容许幼猴在其身边玩耍和撒娇。雌猴在婴猴初生期间,对其特别爱护,基本上不允许其离开自己。在采食、移动、下地活动时,婴猴均是吊挂在雌猴身上,雌猴则用一前肢搂抱婴猴。在调查中曾发现,有一雌猴连续3天抱一死婴猴而不丢弃的现象。

3月龄时,幼猴已可以尝试吮食嫩芽,但真正取食母奶以外的食物,则需出生半年以后。至1岁以后,幼猴营养已主要依靠各种天然食物,但仍不时地吮吸雌猴乳头,雌猴也容忍这种行为,往往到2岁时幼猴才完全停止吸奶行为。

幼猴发育至4岁以后,进入亚成年期,雄性后代此时开始受到家族成员的排斥,并逐渐脱离原有家庭。雌猴6岁进入繁殖期,雄猴则在8岁左右。

野生黔金丝猴寿命缺乏详细调查研究,但据估计老年猴寿命在25年以上,一些圈养状态下的年迈个体可存活超过30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由于梵净山地形陡峭且长年云雾弥漫,很难准确调查野生黔金丝猴种群规模,2012~2014年在梵净山观察总数约为245~296只,在2000~2019年间,中国学者普遍将野生黔金丝猴总数估算为700~800只左右[。但2020年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郭艳清等人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梵净山黔金丝猴剩余栖息地面积已仅剩27.8平方千米,比照野生黔金丝猴理论分布密度计算,估计野生黔金丝猴数量可能仅存200~300只左右。

至2022年,人工饲养个体共10只,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和北京动物园各5只。

保护级别

1985年,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金丝猴属所有种列入附录Ⅰ。

2021年版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黔金丝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022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黔金丝猴评定为极危(CR)。

致危因素

栖息地规模过于有限,是制约黔金丝猴数量的主要因素。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原有适宜黔金丝猴的栖息地总面积为69.6平方千米。自2009年以来,由于梵净山观光缆车和公路的建设,猴群无法进入保护区南部,致使黔金丝猴直接丧失栖息地28.5平方千米。黔金丝猴在保护区北部的剩余栖息地,根据调查切实有猴群分布之范围仅为27.8平方千米。栖息地范围狭窄导致黔金丝猴可利用资源有限,造成其种群数量无法上升。森林火灾、过度放牧和森林资源采集等因素,使仅剩的黔金丝猴栖息地环境更为恶化。

由于黔金丝猴个体数量稀少,分布集中,造成近亲交配,导致其遗传多样性极低,使种群生存力日渐衰退。

在保护区外低海拔地区,多为人工开发的农业区,使黔金丝猴无法向北扩散出保护区范围,离开保护区的游荡个体易遭受伤害。1985年,两只雄性青年成猴跑出保护区范围,在水稻田中被打死,同年另有一只雄性成猴跑出保护区,被狗追到悬崖后摔死。2002年在印江原新业乡范围内,一只老年雄猴跑到保护区外,被一农民打死。

经济利益驱动导致偷猎问题。1978年~2003年间,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黔金丝猴遭捕猎共8只,其中抢救成活1只被放归野外,非法盗猎者均被判刑。

保护措施

自1978年,梵净山建立起贵州梵净山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以黔金丝猴为伞护物种,研究设立梵净山国家公园,实施黔金丝猴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贵州省林业局将致力于黔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人工扩大种群等拯救性保护工作,为创建梵净山国家公园提供有力支撑。

在保护区内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条例,严厉打击偷猎、破坏保护区自然环境等违法行为。控制梵净山旅游活动规模,保护好黔金丝猴的栖息地

对梵净山周边群众进行科普教育工作和专项扶持,使当地居民放弃利用保护区资源致富的想法,参与黔金丝猴保护工作。

采用人工繁殖驯化等手段,增加种群数量并扩散其分布范围、也是对加强黔金丝猴保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