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同学院 :1999年创立的公办学校

更新时间:2024-09-20 12:35

上海大同学院坚持“一体、多元、开放、合作”的办学方针,在汲取了全日制高校、成人高校、民办大学和国外社区学院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学院简介

学院建立时实行了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为了加强大同学院与地区的联系,探索适合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路子,我们成立了由地方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地区知名企业集团参加的董事会。董事长由分管区长担任,劳动局局长、人事局局长、教育局局长、计划经济委员会主任、豫园股份、南外滩、南房和南江等七家大集团公司的总经理任董事。这样的结构,有利于学院与地区的全方位沟通,有利于学院发展与地区发展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了地区政府和地区经济在办学中的积极作用,极为有效地解决了学院的许多重大问题,诸如发展计划、专业设置、地区人才交流、资金筹措、学生实习基地等等。

学院模式

在上海市政府的关心下,我们构建了依托同济大学的办学模式。1999年2月,大同学院与同济大学有关的二级学院签订了办学协议。根据协议,我院的计算机专业、珠宝专业和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第一、二学年在本院学习,完成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以后的实验性环节和专业学习在同济大学完成。这种办学形式解决了我院专业实验室和专业师资的困难,保证了社区学院学生的质量,大大提高了办学层次和社会声誉。这种办学形式,还为大同学院的进一步教育改革提供了创新思路,为实施学分制、搭建统招专升本平台创设了有利条件,为大同学院今后的深层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特色

上海大同学院是一所地区性、综合性的高等教育学院,以多元化办学为特色。除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历文凭认定考教育、电大远程教育、各类职业培训外,同济大学文远学院的初建就放在大同学院校区内,目前在校生有14800名左右,这种办学形式既反映了社区综合教育机构的特点,也满足了地区对教育的需求。

为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的社区性、综合性特点,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最大程度地发挥社区学院的功能与作用,学院曾以黄浦区南片的半淞园、董家渡、豫园、老西门和小东门五个街道为面,以半淞园街道为点,以点带面,在社区教育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一是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学院利用学校师资和设施,承担起培训街道和居委会干部的责任,通过社区管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课程的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业务水准和整体素质;二是加强学院与社区的联系。学院领导参与街道市民学校校务管理委员会,指导构建社区教育的整体框架,帮助解决市民学校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延伸学校的课堂教育功能。为了使教育形式多样化,我们为在校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把社区作为第二课堂,为街道办科普报,为特困残疾家庭学生补课等等。

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把自己看作是社区的一部分,时刻关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我院从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出发,深入开展社区居民素质现状的调查。调查表明,社区居民在学习需求、知识更新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学院开展社区教育提供了依据。调查结果还显示了社区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在2600份问卷中,离退休职工占58.3%;文化层次方面,初中程度占65%。被调查者大都希望开设保健、法律、戏曲等方面的知识讲座。面对中老年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学院开办了各类为社区服务的项目,组织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进行美容保健和法律宣传讲座,深受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