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

更新时间:2024-09-20 23:55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养木。本辞典是“中国书画篆刻家辞书系列”中的一部,是继《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漫画家辞典》《中国当代篆刻家辞典》《中国古代画家辞典》之后问世的又一部与之配套而又相对独立的辞书。

书籍简介

一。本书上编收录了始自三国、迄于清末的有墨迹传世的书法家640人。对于一些生于清代卒于民国初年的书法家,亦收入其中。卒于吴昌硕以后者,不再收录。

二、本书下编收入了书法史籍有记载但无墨迹存世,或者有作品存世而一时又无法觅得其墨迹的古代书法家1560余人。这些书法家由于没有墨迹存世,只能收录每个人的传略及其从艺活动概况。下编以明、清时期作为重点。

三、有些书法家传世墨迹较多,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收藏家均有收藏。本书限于篇幅,只择要收录其部分墨迹,特别是择要收录其有代表性的作品。

四、本书上编以朝代之先后和同一朝代内每个书法家姓氏笔画之简繁为排列顺序;下编一律按姓氏笔画排列。

五、书法家姓名之后括号内的年份,为书法家的生卒年份。对于只知其生年而不知其卒年者,或知其卒年而不知其生年者,用“?”号代之,或在前加一“约”字和“××后”等字样。

六、历代书法家的存世作品数量不少,其中碑刻的数量相当可观。限于篇幅,本书上编只收录书家的墨迹,对于无墨迹存世或未见墨迹者,则收录于下编。

七、有些书法家的字、号在过去的一些辞书中常有讹误,本书将根据这些书法家的印鉴、款识,尽力加以勘正。

八、本书所收入的历代书法家墨迹,有些因年代久远而清晰度不够,有些因排版需要而卷、轴幅式参差,并由于多种原因,所选作品亦不完全是其代表作。

九、古代书法家有些留存于世的作品,学者对其真伪、时代等有许多争论。本书出于辞条编写的需要,将部分有争论的作品亦收入其中,然不作考证结论或艺术定论,留待专家学者尔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前言

我国书法之形成及其发展源远流长,名家之多堪称世界之最。有记载以来, 凡有文化者, 无有不能书, 且笔墨工具有其特殊性, 此亦为造成书法艺术原因之一, 从而代代相传, 见广习勤, 各展其长, 独立成家矣。

学书法往往从碑帖始, 此论似乎不能变。但古碑帖难于统计, 人生苦短, 虽择而习之, 亦非十年载不能得其要, 久而欲思精进, 则两鬓斑而白发满头矣。 窃以为可趋捷径, 以宋、 明、 清诸家为主, 碑帖为辅, 辅者犹读画之不倦也, 然后自出机杼, 可以面目一新。此便是借前人之功为己用, 不必再走一遍前人路, 但应先习楷书, 待字字端正后, 即可止步, 不必深入。 当然, 专学楷书者例外。此外, 我们对古人之要求不宜太苛, 古人有其得,亦有其失,倘不辨得失,一概收纳,是习书法之囫囵吞枣者也。字有俗体、 帖体、 异体等, 偶有出入, 不宜挑剔, 视其可或不可足矣。昔人云: “宁缺笔, 毋俗字。”其然岂其然哉。写草书甚难, 多一笔, 少一笔,多一点, 少一点, 则成另一字, 昔人云: “匆匆不及作草书”意即在此。行书则较易, 只要 “过得去” 即可, 但不应字字 “过得去”, 是欺人自欺之语, 不可与谈艺。 书法中败笔有苟且之笔、飘忽之笔、臃肿之笔、 干枯之笔等, 皆应避之。 六法、 八法, 其理则一。所谓书画同源, 不难理解。 曾见隋、唐人写经,笔笔稳重,浑厚朴拙,令人肃然。宋代宋徽宗之“瘦金体”,形同鱼骨, 而坚挺秀丽, 提神醒目。 书体始自薛稷, 赵继之, 乃得大全。鱼骨之笔, 应属败笔, 善书者能以败取胜, 以忌为宜, 反其道而用之, 诚非易事。 清代 “扬州八怪”之金农擅漆书, 尚拙, “孩儿体”有粗, 有细,亦是一绝。古代书法家之大胆创造, 令人钦佩, 今若效之, 切不可丧失规矩, 弄险失足。古代专书楷书成家者不少, 如文徵明行书虽佳, 而楷书更佳, 有乐曲中切音之趣, 绘画中骤虚之妙。余曾见明末清初王铎书丈二行草巨幅, 气势奔放, 一泻千里, 若黄河入海, 浩瀚无际, 今思之, 历历如在目。 关于书法之位置、 布局, 古人考虑不多, 但是翁一幅画竟,或嫌平淡, 然奋笔题写后, 可使全幅精神大振, 百看不厌也。 以上所述,或有不当, 谨供参考。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编集已有多年, 几经审核, 颇感困难, 因此,碑帖暂不列入。这部辞典即可供查阅, 又可作观赏, 对学习、 收藏亦有一定之启迪。我国古代书法家人数众多, 不可能全都收集, 尤在科举时代之“纱帽名头” 比比皆是, 大半是 “馆阁体”, 但亦十年窗下, 笔砚与同。 经讨论, 乃择其要者入编, 幸知者谅焉。

余已年迈,耳不聪, 目不明, 一切由副主编、编委任其劳, 不慎之处,难免谬误, 敢请爱斯道者有教之。

为使广大书法家、收藏家和书法爱好者对我国古代书法家有系统的了解和便于查阅古代书法家资料,余竭尽绵薄, 与同仁穷三年之功,编成《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

本辞典筹备初期,曾得到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和李大鹏先生的大力支持;在编辑过程中,又承安徽省桐城市博物馆德清县博物馆、江苏省江阴市博物馆等单位以及俞润民、于梦全、李伟刚、王冰、江筱角先生等提供藏品照片和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紧迫,尚有部分古代书法家因诸多原因而未及编入;在图版安排时, 因横、竖尺幅关系,有的代表作品只能忍痛割爱; 由于水平有限和经验不足,谬误疏漏之处亦在所难免,望海内外专家、学者、收藏家不吝赐教, 以待再版时进行补充和修正。

参考资料

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lib.sjtu.edu.cn.2011-01-04

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豆瓣读书.2024-03-23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