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 :陈国恩著图书

更新时间:2024-09-21 11:26

中国现代文学是中文专业现代文学基础课教材,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之一。

出版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文专业现代文学基础课教材,为"高等院校中文专业创新性学习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对1919-1949三十年的现代文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描述和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潮和文学现象;与一般文学史有别,不过分强调时段,而是重点关注不同文体的发展变迁,以此串联起整个文学史,并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导读。每章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给出了"导学训练"、"问题研讨"、"拓展指南",供学生深入学习之用。

章节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从晚清到五四

第一节 晚清文学改良

第二节 五四文学革命

第三节 新诗运动及新思潮

第二章 新文学主将鲁迅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历程

第二节 《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

第三节 《野草》、《朝花夕拾》和杂文

第三章 小说流派的形成

第一节 "思考的一代"与问题小说

第二节 人生派与写实小说

第三节 浪漫派与抒情小说

第四章 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郭沫若及《女神

第二节 小诗运动与湖畔派

第三节 新月诗派的主张及创作

第四节 李金发与初期象征诗派

第五章 现代散文的成熟

第一节 从"随感录"到"语丝体"

第二节 叙事抒情散文的"自我表现"

第六章 话剧新探索

第一节 文明戏与爱美剧

第二节 田汉与丁西林

第七章 左派文学运动及创作

第一节 革命文学倡导及文艺论战

第二节 多样态的左翼小说

第三节 左翼诗歌及戏剧

第八章 社会剖析小说大家茅盾

第一节 多方面的文学贡献

第二节 《子夜》及其"延长线上"

第九章 燃烧着青春激情的巴金

第一节 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家》:暗夜里的呼号

第三节 《寒夜》:后青春时代的忧伤

第十章 展现市民社会世相的老舍

第一节 生平与文学道路

第二节 形象多姿的市民

第三节 创作特色与贡献

第十一章 现代话剧的高峰曹禺

第一节 说不尽的《雷雨

第二节 《日出》及《原野》

第三节 《北京人》和《家》

第十二章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第一节 自然与生命的歌者沈从文

第二节 田园牧歌的诗意情怀

第三节 "乡下人"眼中的"都市"

第四节 文学中的生命乌托邦

第十三章 30年代现代派文学

第一节 后期新月派和现代派诗人群

第二节 戴望舒卞之琳的诗歌

第三节 新感觉派小说

第十四章 小品文的兴盛

第一节 "小品文热"及其论争

第二节 林语堂丰子恺、郁达夫

第十五章 新旧激荡中的通俗小说

第一节 通俗小说的发展

第二节 张恨水的通俗小说

第十六章 40年代的文学运动

第一节 国统区的文学运动

第二节 解放区的文学运动

第十七章 解放区文学新气象

第一节 赵树理与"工农兵方向"

第二节 丁玲、周立波孙树勋的小说

第三节 诗歌与戏剧创作

第十八章 国统区文学的丰收

第一节 阶段性的历程

第二节 郭沫若历史剧

第三节 梁实秋的散文

第十九章 新诗泰斗艾青

第一节 艾青的新诗创作道路

第二节 典型意象与内涵

第三节 诗歌的审美风格

第二十章 穆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诗人群

第一节 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出现

第二节 西南联大的诗学与诗歌创作

第三节 穆旦的新诗

第二十一章 "七月派"的创作

第一节 "七月"作者群

第二节 "为祖国而歌"的"七月诗派"

第三节 "做残酷的搏杀"的路翎小说

第二十二章 都市通俗小的发展

第一节  小说大众化的趋势

第二节 北派武侠与社会言情

第三节  徐訏和无名氏

第二十三章 钱锺书、张爱玲与沦陷区文学

第一节 幽默才子钱钟书

第二节 乱世才女张爱玲

第三节 沦陷区其他作家

第二十四章 台湾和香港文学30年

第一节 台湾新文学的发生和发展

第二节 多种流脉中的台湾小说和诗歌

第三节 迟出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新文学及其发展

后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