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1985年建于北京的公立大学

更新时间:2023-04-23 11:08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共青团中央直属高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中央团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学校位于海淀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2年12月在瑞金市创办的列宁团校,与鲁迅青年学校、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同根同源。1948年9月,中央团校创建,1985年9月在中央团校基础上命名组建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1990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资格,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起学校由团中央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5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和部分研究生教育顺利划转至中国社会科学院,2018年学校入选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截止2023年12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有4个教学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社会工作等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是团中央首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中央编译局“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共建单位,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32年12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苏区中央局在瑞金市洋溪村创办了列宁团校,在长征到达陕北后,1936年在志丹县刘家坪村创办了中央团校,后改名为鲁迅青年学校。次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中国国民党统治区创办了战时青年训练班,统称安吴青训班革命旧址。1940年5月在安吴青训班基础上于延安市创办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

中央团校创建

1948年9月,根据党中央的部署,中央青委在地河北省平山县创建中央团校。1949年7月4日,中央团校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举行,毛泽东发表了讲话。同年中央团校学员先后参加了接管平津、开国大典等重大活动,并于11月学校正式迁入北京市。1954年中央团校迁至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教学、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暂停教学

1969年4月,中央团校全校职工被下放到河南潢川团中央“五·七”干校从事生产劳动,学校暂停办学。

恢复办学

1978年7月10日中央团校复学,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了复校后的第一期(第十六期)轮训班开学典礼。中央团校从1983年9月开始连续三年举办了两年制在职团干部大专班,培养专职从事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干部。

双重职能

1985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在中央团校基础上建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同时继续保留中央团校的校名。学校两承担普通高等教育与团干部教育培训的双重职能。次年学校成立夜大学,并于1989年开办函授大学。1990年学校获得学士授予权资格。5年后学校成立了中华全国青联高等教育培训中心。1997年学校通过国家教委专家组的全面检查被授予“合格院校”,此后学校分别实施了“一个先导三个工程”的教学工作整改和以全面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之后学校规模继续扩大,分别开办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成立继续教育学院。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随后学校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两年后学校成立共青团理论研究所(进修部)专门进行共青团理论研究。2011年学校开始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先后与西南政法大学、中央编译局、铜仁市人民政府等签订合作协议,协同创新,共同发展。2012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共建学校。201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之一。

2017年5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和部分研究生教育顺利划转至中国社会科学院,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转移。2017年11月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央团校改革方案》,于次年3月印发,团校改革进入实施阶段。2018年学校入选北京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共同申报的“海淀区苏州街小学门前参与式设计花园”项目入选“2022年首都城市更新优秀案例”。2023年10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年运动历史展览获批为北京市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3年12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学部门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青年运动史教研部(中共党史与青运史系)、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群众工作教研部(社会工作系)。

师资队伍

截止2023年12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7人,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授课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1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5人,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1人,中直机关青年岗位能手3人。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6.67%,博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3.1%。

学科建设

截止2023年11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青年学等9个专业的学术型硕士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专业型硕士。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校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截止2023年12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中共中央编译局“青年政治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共建单位、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等。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概论》获评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同时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概论》入选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 入选教育部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

科学研究

科研成就

截至2020年1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承担典型课题项目6项;获得重要科研奖项5项。

截至2023年,学校教师承担了一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出版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著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求是》等重要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

一批研究成果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团中央直属机关理论成果奖、经济日报社“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征文活动”优秀奖及其他部委的相关奖项。学校主办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是教育部名刊名栏、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原名《团校学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论坛》,创刊于1982 年,双月刊,为青年类专业学术期刊,是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社科学报名刊、CSSCI来源集刊。《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以“弘扬学术精神、突出青年特色”为宗旨,强化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学科性,主要栏目有“特别观察”“青年理论”“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青年思想与教育”“青少年与社会发展”“青少年与法治”等。

图书馆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团中央分馆、中国青少年研究信息资料中心。截止2024年5月,图书馆馆舍面积约11000平方米, 纸质文献以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概论为主,总量约74万余册,其中有邓颖超、李锐等人赠书近8000册,另有中英文全文数据库和索引库34个。图书馆与北京市高校图书馆联合体、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建立了馆际合作关系,与75所高校图书馆和2个公共图书馆实现馆际互借,与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IS)签订了原文传递合作协议。

学术交流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收留学生来校攻读硕士学位,形成了短期培训与研究生阶段留学生教育两种模式;学院承接涉外培训,其中2019年度共承接团组20批次,覆盖25个国家和地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邀请来自俄罗斯英国美国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多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课程涵盖马克思主义、苏联共青团、社会治理、青年工作等多个方面;学校与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开展实质性学生交流项目,其中2019年度累计派出6批次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长、短期交流项目,学院师生并于2023年11月参加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每年选派优秀专家学者赴海外参加智库会议,探讨主办高质量智库国际论坛。协调国(境)外智库机构、平台,加强智库间交流合作。

学校文化

校徽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徽整体色调为绿色,与白色背景交错相间,鲜明亮丽。绿色代表着朝气蓬勃以及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校徽下方是胡耀邦同志亲笔为该校题写的汉字校名,以及英文校名。标志的主体部分似一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图案,代表着当代青年积极面对着社会和未来,是校训的生动体现。

校训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校训是:实事求是、朝气蓬勃

“朝气蓬勃”是指中青学子们对生活对学习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实事求是”则是一种理念,遵循着诚实,踏实,真实的原则来对待学术、生活和人际交往。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校长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历任校长包括冯文彬、胡耀邦、韩英、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周强、胡春华、陆昊、秦宜智、贺军科等。

校园环境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位于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紧邻西三环辅路。学校的学子2号楼和汇贤楼为两座学生公寓,共有宿舍426间,可容纳1689人住宿。一号楼为学员公寓,2018年4月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共有246间客房。第一食堂位于乐群楼一层,可同时容纳560人就餐。学院活动场馆分为体育场馆及室外活动场地,其中体育场馆包括:室内羽毛球馆、室内篮球馆、乒乓球馆、生命教育基地、历奇空间等;室外活动场地包括:室外篮球场、足球场、手球场等。学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为校内内设机构,承担校内师生、学员和辖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有全科、口腔科、理疗科、保健科等科室,开展日常门诊基本医疗服务、急诊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

获得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