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界乡 :中界乡

更新时间:2024-09-21 12:32

中界镇(原中界乡),位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南部,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距县城15公里。东部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北部与沙子街道(原沙子镇)相接,东南部与晓景乡接壤,西南部与谯家镇淇滩镇相连,西部与和平街道(原和平镇)毗邻,中界镇为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下辖的一个镇,于2015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乡,以乡改镇。

基本信息

中界镇,为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县东南方,距县城15公里,与重庆酉阳县毗邻,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山区农业乡。

2010年全乡辖3个办事处,22个行政村,85个村民组,6067户,25028人,其中少数民族13770人;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510米,年平均气温16.3℃。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也有古时“松柏盖顶、绿林缠腰、花果满坝、稻花飘香、鱼跃峡门、双龙环抱”之美誉。

政区与人口

辖蛟岩、中界、河坎3个办事处,23个行政村,239个村民组。政府驻地中界村,海拔530米。1998年总人口2.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1.4%;少数民族人口占49.8%。

地势地貌

沙子河发源于境内东流村,蜿蜒穿越全乡流入沙子镇,地势东高西低,中部平缓,最高海拔1100米,最低海拔289米。形成了东部、西部低山沟侵蚀地貌和中部低山溶蚀槽坝地貌。溶蚀和侵蚀地貌相间发育,岩溶区面积44.70来方千米,非岩溶区面积30.37平方千米。

气候资源

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5.8~17.3℃,1月日均温4.4~6.0℃,极端最低温-7.4~-5.4℃,7月日均温25.9~27.6℃,极端最高温39.6~40.6℃,无霜期274~294天。年日照时数1200小时,年降水量1100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农作物以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

土地资源

土地总面积112607亩。有耕地49730亩,其中田15992亩、土33738亩;林地45942亩,其中有林地146054亩;牧草地5520亩;水域705亩。土壤以黄壤为主。

矿产资源:境内有煤矿等开发。

旅游资源

峡门口水库、坝高50.6米,库容1034万立方米,水面0.7平方千米,湖谷蜿蜒4千米,形成山峡平湖,两岸峡峰对峙,林木葱翠。穿洞朝阳呈异彩,峡门有县属蛟坝、沙底沟、峡门口水电站,农村电网覆盖了所有村寨,有95%的农户用上了电。

文教卫生

1998年有小学29所,专任教师130人,实现了“普六”;有初级中学1所,专任教师27人。中小学在校生4700人。文化生活有电影院1个、录像院10个、卡拉OK场所4个,有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2个,覆盖9个村。有镇卫生院1所、片区医疗点3个,所有村都建立了卫生室。

农业及经济

农业不仅有“东流井坝”并称的“东流”良田,有峡门口水库灌溉,使中界坝成为县内粮油主要生产地区。主要农产品有玉米、稻谷、小麦、油菜、花生、油桐乌桕、李、柑橘属、梨、猪、牛、羊、鱼等。1998年农业总产值3012万元,其中农业1761万元、林业42万元、牧业1161万元、渔业4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745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018元,人均占有粮食272千克

乡镇企业

1998年有乡镇企业339个,从业672人,主要从事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总产值1517万元,总收入1531万元。中界农业商公司是该乡的骨干企业。

特色产业

沿河自治县中界镇为群众增产增收

沿河自治县中界镇为群众增产增收,做大做强“中界精米”品牌,今年共发展6000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工程。时下,正处丰收时节。图为9月9日,该乡罗家寨村村民正在收割稻谷。

2011年中界镇大手笔发展生态茶产业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中界镇为加快茶叶产业化的发展步伐、稳步推进茶园建设,中界乡党委、政府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招商引资、大户带动的模式发展生态茶产业,有力促进了地方生态茶产业发展进程。

立足资源优势做好引资带动。为达到茶叶种植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示范带动的目的,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生态茶产业发展相关实施意见,就实地、实际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实行“走出去、请进来、内动员”的招商、引导发展模式。通过努力,“红岩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于年前落户该乡高丰村,注册资金100万,计划发展茶园1000亩,现已完成500余亩,并组织成立了茶叶种植农业协会,“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参与农户10余户;2008年12月,重庆市客商崔永财初步投入资金150万元,签约发展800亩;本乡黄家洞村村干部黄大昌租赁村民的土地,发展生态茶产业500亩。目前,该乡群众种茶积极性高,大户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加大人力、资金投入提速规范发展。为改变往年肩挑、背扛、马托发展局面,该乡党委、政府挤出办公经费、组织群众集资投劳和联系上级部门帮扶,修建茶路配套工程20多公里,茶水配套蓄水池20余口,购买旋耕机10余台,租赁挖掘机4台。同时为规范大户茶园建设,实行分管领导蹲点督促,农技人员实地对定植沟、有机肥的填放方法、茶苗栽种方法和后期培育等进行指导,促使茶园快速规范发展。

加大技术指导确保茶园顺利发展。技术指导是该乡发展生态茶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栽下的茶苗得到有效管理,乡党委、政府按照“一级负责一级,一级培训一级”,“先大户后小户,先干部后群众”的原则,并组织乡分管领导、片区负责人、村干部和部分茶农赴湄潭考察、学习。坚持点上指导和面上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技术培训工作。采取深入村、组和田间地头召开现场会、院坝会、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等形式。建起了“县农业技术人员——乡各包村干部——村干部及茶农”三位一体的技术服务队伍,实行包村、包人、蹲点的责任制,从园地规划、整地、放线、开沟到茶树栽种管理进行全程跟踪服务,确保各项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