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蝮 :蝰科亚洲蝮属的一种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17

乌苏里(学名:亚洲蝮属 ussuriensis (Emelianov, 1929))是蝰科(Viperidae )亚洲蝮属(Gloydius)的一种小型毒蛇。也被称为土球子、狗屎堆、贴树皮、七寸子、土公蛇等。乌苏里蝮体全长400-650mm。头呈三角形,不宽扁,颈细,吻棱明显。瞳孔直立椭圆形。具管牙,有颊窝。个体较细小。体色变化较大,有黑褐、黑灰等色。背面有2行中央色浅的深色圆斑,有的斑纹不明显。尾色同体色,末段不呈白色。腹面色较浅者,颔部灰白色;腹部黑色发亮者,背黑灰。颌片和下唇鳞腹面有黑斑,颔部亦灰白。眼后斜向口角,有宽带状斑,斑纹背缘有一极细白线纹。此白纹占所在鳞片的鳞脊部分。其舌粉红色。尾巴较短,尾尖常为黑色,极少数白色无斑。

乌苏里蝮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朝鲜蒙古国、中国等国家,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均有分布。乌苏里蝮栖息于平原、丘陵、山地、林缘、灌丛、草丛,常出现在山坡路旁、田野、沟豁等处活动。10月中上旬入蛰,5月中旬出蛰,其食性很广,以鼠、蛙为主要食物。

乌苏里蝮的蛇毒含有丰富的Caspase-3,一种不常见的磷脂酶A。其神经毒素含量较少,便于纯化,是制成“抗栓酶”“清栓酶”“降纤酶”的基本原料,对治疗心肌坏死、高脂血症、脑血栓等多种老年病有很好的疗效。

乌苏里蝮于2015年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 在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级别无危(LC)。

形态特征

乌苏里蝮体全长400-650mm。头呈三角形,不宽扁,颈细,吻棱明显。瞳孔直立椭圆形。具管牙,有颊窝。个体较细小。体色变化较大,有黑褐、黑灰、黄褐、棕褐、土黄、绿棕等色。背面自颈至尾有2行中央色浅的深色圆斑,或由此斑颜色变浅形成的网纹,有的斑纹不明显。尾色同体色,末段不呈白色。腹面色较浅者,颔部灰白色;腹部黑色发亮者,背黑灰。颌片和下唇鳞腹面有黑斑,颔部亦灰白。眼后斜向口角,有宽带状斑,斑纹背缘有一极细白线纹。此白纹占所在鳞片的鳞脊部分,即所谓“白眉”。乌苏里蝮的舌粉红色。其尾巴较短,尾尖常为黑色,极少数白色无斑。

乌苏里蝮具有吻鳞1片,宽高几相等;鼻间鳞2片;前额鳞2片,呈不规则五角形;额鳞1片,盾状,长大于宽;眶上鳞1片;顶鳞1对,外侧围以小鳞;鼻孔位2片鼻鳞间;颊鳞2片;眶前鳞2片;眶后鳞2片;鳞2+3(4);上唇鳞多7枚,呈2-1-4式;下唇鳞多9片;背鳞以21-21-17行为主;腹鳞137~161片;尾下鳞34~54对;肛鳞完整。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乌苏里蝮主要分布于俄罗斯朝鲜蒙古国、中国等国家,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均有分布。

栖息环境

乌苏里蝮栖息于平原、丘陵、山地、林缘、灌丛、草丛,常出现在山坡路旁、田野、沟豁等处活动。在高山上、森林中未见,活动范围一般不超过3km,具有固定的栖息场所,临时栖息地则随食物的多少而定。出入蛰时选择乱石堆中作为栖息地。出蛰后多集中于蒙古栎林、榛丛、碎石堆、菜园、大田田埂及坟堆草丛中。这些地方为它们提供了食物资源和隐蔽的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乌苏里蝮入蛰早,出蛰晚。10月中上旬入蛰,可与其它蛇种混居越冬。5月中旬出蛰,以幼体为早

其食性很广,以鼠、蛙为主要食物,亦食鱼,晌鲭,偶食蜥蝎和蛇,仔蛇食黑蚁卵。饲养中亦吃鼠妇唇足纲、蚯蚓等。

繁殖

交配行为

乌苏里蝮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全部出蛰以后,越冬群体在5月末到6月初进行交配,7、8月份亦见有交尾者。交尾时间一般在30分至2小时不等。

产卵

乌苏里蝮为卵胎生,交配后的两到三个月。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产仔,每产2~10条。全长172~213(平均195.5)mm。重1.4~3.9(平均2.45)g。9月中旬产2~6仔。初生仔蛇全长177~216(平均201)mm。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10月上旬至中旬仍处在产仔高峰期。10月下旬到11月初,仍有少数雌蛇产仔。在原产地观察。9月末到10月初就已入蛰。在野外很难见到10月份以后产仔现象。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乌苏里蝮是东北地区特有种,分布从辽宁省北部和东部到黑龙江省。季达明研究者等1992年统计显示,乌苏里蝮在东北蛇类中占比最多,达37.5%,优势明显。但近年来因药用和食用需求加大,滥捕现象严重,导致种群数量锐减。1974-1984年期间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和吉林永吉蝮蛇干的出口量约达2吨。1985-1990年期间吉林省和辽宁滥捕情况严重,个体数达数百万条。近年来亚洲蝮属毒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导致捕蛇热潮。1996年大连市多次查获走私蛇类,以蝮蛇数量最多,对种群影响大。

致危因素

乌苏里蝮是提取蝮蛇抗栓酶的重要资源,由于其蛇毒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出现大量捕杀,使其种群处群数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保护举措

乌苏里蝮被过度捕采,种群致危。虽有建议,但缺乏有效措施保护。需采取专家建议,加强法律保护,查清资源并综合利用。规定捕大留小、生殖期禁猎或多蛇地区有计划轮捕等条例,建立保护区,深人研究,探讨半野生饲养繁育规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利用效率。

保护级别

乌苏里蝮于2015年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近危(NT)。

乌苏里蝮于2016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级别无危(LC)。

毒性

乌苏里蝮为有颊窝毒蛇。该蛇毒含有丰富的Caspase-3,一种不常见的磷脂酶A。其神经毒含量较少,便于纯化,是制成“抗栓酶”“清栓酶”“降纤酶”的基本原料,对治疗心肌坏死、高血脂、脑血栓等多种老年病有很好的疗效。该蛇毒的分泌与采毒周期、频次、性别、个体大小和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相关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陈霞、李淑兰等研究者应用 5一羟色胺特异性抗血清,对乌苏里蝮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一HT细胞在乌苏里蝮消化道中大量存在,在其消化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发现乌苏里蝮 5一HT免疫活性细胞有梭形、蝌蚪形、烧瓶形、三角锥形,有较长的突起 ,与神经元相似,这为神经内分泌学说也适用于爬行动物又一次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辽宁蛇岛老铁山自然保护区管李建立、黄朋等研究者对乌苏里蝮卵巢与精巢的生殖周期以及雌雄的繁殖行为与雌性产仔行为产仔后失重率等进行了研究

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姚忠、陆宇燕等研究者通过生理解剖学和统计学方法,发现乌苏里蝮的性成熟个体体长从460 mm推前至约424 mm,体长与臭腺、卵巢大小及半阴茎收缩态长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探究了乌苏里蝮两性差异与繁殖行为的关系。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刘庚、常素慧等研究者对乌苏里蝮蛇无冬眠和冬眠饲养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雄性雌性乌苏里蝮蛇无冬眠组和冬眠组在体重、体长、肥满度上差异极显著;雄性乌苏里亚洲蝮属无冬眠组和雌性乌苏里蝮蛇无冬眠组在体重、体长上有显著差异。

大连市蛇岛自然博物馆李建立、刁扬等研究者将乌苏里蝮蛇采毒周期和对排毒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6、9、10月每20天可采毒一次,7、8月每15天可采毒一次。排毒量接近或超过乌苏里蝮蛇的平均值11.4mg,增加采毒频次会导致蛇毒含水率与蛇死亡率上升。

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生物化学教研室孙德军、闫琪等研究者克隆乌苏里蝮蛇降纤酶基因和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确定乌苏里蝮蛇降纤酶 cDNA 顺序,推导出其氨基酸顺序和活性中心结构。为正在进行的基因重组降纤酶的宿主选择和降纤酶生产提供了理论基础。

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刘立、田刚等研究者通过利用IDA—Sepharose FF亲和色谱作为独立的蛋白分离纯化等方法,从乌苏里蝮蛇蛇毒中提取到具有促凝血活性的C-型凝集素相关蛋白组分。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8-24

Gloydius ussuriensis (Emelianov, 1929).ITIS.2024-09-10

Oxyuranus scutellatus.IUCN RED LIST.2023-09-11

编制发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15年版)》《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国知网.2023-09-11

乌苏里蝮蛇无冬眠和冬眠饲养的生长发育规律.中国知网.2023-09-11

..2023-09-11

乌苏里蝮蛇采毒周期对排毒量的影响.中国知网.2023-09-11

乌苏里蝮蛇繁殖研究.中国知网.2023-09-11

乌苏里蝮消化道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中国知网.2023-09-11

乌苏里蝮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发育的初步研究.中国知网.2023-09-11

..2023-09-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