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井 :亳州第二批市级文保单位

更新时间:2023-10-19 14:44

九龙井在安徽省州市境内有两处,一处在谯城区城南;一处在涡阳县天静宫流星园内,2015年,涡阳县九龙井入选亳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诸多史书均有记载老子地黄有九井,九井是老子生地的象征之一。

大清一统志》卷八十九颍州府:“九龙井,在亳州城南。”

由来

九龙井是老子故里涡阳特有的标志之一,共九口井,分布在天静宫附近。传说老子诞“万鹤翔空,九龙吐水,以沐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因此九龙井就成了老子出生地的特有标志。在考古发掘中,有一眼深埋在池塘之中,离地表3米,井口内壁直径为90厘米,井深5.7米,用红、褐两色夹砂陶制成的大块板瓦筒缸套制而成,井底为天然砂。其他8口井,有三口经汉代整修过,五口为宋代重修。九井密布于流星园中,同时,亦为涡阳县是老子故里提供了有力佐证。

后人为对老子的崇敬,把传说变为现实,在太清宫流星园内修了九眼井。因此,九龙井便成为老子地黄的象征。90年以来,通过对太清宫遗址方园1平方公里范围内发掘,九龙井相继出土,经国家及省内外专家鉴定,九龙井所使用的材料分别有春秋、汉、唐、宋、明靖不同时期,井内相继清理出春秋、汉、唐、宋及明清时期的一些器物及残片。特别是春秋时期的瓦套制而成,现存14层,井深5.4米,井底是自然的砂礓地层。该井历史悠久,用材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被《中国报导》称为“中国第一井“。县政府正多方筹资,准备在九井上建亭立碑,井亭之间用曲径小桥流水相连。在无忧园内广植中国李

传说

涡阳天静宫附近九龙井出土的地方,在苏道长以及当地人的引领下,记者如愿地见到了传说中的九龙井。据涡阳县文化局副局长任晓峰提供的相关资料显示,经专家初步鉴定,相继出土九龙井所显示的地理特征符合相关历史的记载,最久远的一眼龙井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涡阳览胜》介绍,九龙井每井上原有一小亭,井口之上为石刻蟠龙井圈。九井之间,用曲桥相连,井浮水中。另有一座小亭,亭内立一块大型石碑,记述老子降生之事和九龙井的来历。如今已在涡阳瓦圈井上建一六角井亭,亭上书有“华夏第一亭”字样。其余八井将相继重建。

文献记载

水经注》○阴沟水:“谷水又东苦县故城中,水泛则四周隍堑,耗则孤津独逝。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濄水。濄水又北迳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刘志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碑。北有双石阙,甚整顿。石阙南侧,曹丕黄初三年经谯所勒。阙北东侧有孔子庙,庙前一碑,西面,是陈相鲁国孔畴建和三年立。北则老君庙,庙东院中有九井焉。又北濄水之侧,又有李母庙。庙在老子庙北,庙前有李母冢。冢东有碑,是永兴元年谯令长沙市王阜所立。碑云:老子生于曲、濄间。濄水又曲东,迳相县故城南,其城卑小实中。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濄水处其阳。疑即此城也。自是无郭以应之。濄水又东,迳谯县故城北。”

括地志》载:“老子庙有九井尚存,在亳州真源县地”。

大清一统志》卷八十九州府:“九龙井,在亳州市城南。”

台湾版《正统道藏》第30卷记载较为详细在老子出生时,有“万鹤翔空,九龙吐水,以浴圣姿,龙出之处,因成九井”的传说。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