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 :中国湖南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

更新时间:2022-05-25 00:41

长沙市,是中国湖南省下辖地级市、省会城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的湘江下游,区域总面积11818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5月,长沙市下辖6区、1县,代管2个县级市。截至2022年,长沙市常住人口为1042.06万人。

长沙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湘江干流穿城而过;受亚热带季风影响,气候四季分明。长沙市在旧石器时代开始有人类活动,商朝时期出现集市,至东周楚国时期建立城镇;秦朝时期设立长沙郡,长沙市从此纳入中原政权版图,孕育了以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为代表的书院教育模式,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近代中国革命策源地。

长沙市作为中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京广通道和沪昆通道的交汇点,诞生了中国首条国产化中低速商业运营磁浮线;长沙市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因其马栏山“广电湘军”出版湘军”“演艺湘军”、火宫殿“饮食文化”等文化艺术品牌影响力大,获得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等荣誉称号。

长沙市金融业和文旅产业发展强劲,为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作为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聚集地,是全球第二个拥有5家以上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2023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31.98亿元,同比增长4.8%。

地名来历

“长沙”一名最早可考史料为《逸周书·王会篇》,概述记载姬诵“成周之会”时,有来自南方的贡品“长沙鳖”,当时长沙代指包括洞庭平原在内的湘江下游一带。

关于“长沙”名字的由来,有四种较为主流的说法。一是因二十八宿之轸水蚓旁小星长沙星而得名;二是因沙土之地而得名;三是因万里沙祠得名;四是取自三苗、蛮越语言记音,意为祭祀女神的地方。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远古时期

15~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沙已经有原始人类活动。

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沙已形成氏族及部落。7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时期,已经出现石器和夹沙陶器(1985年在天心区大托铺街道大塘村出土),表明华夏先人已在长沙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出现了制陶技术。45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石制生产工具、渔猎工具及陶制生活用具(1976年在长沙县鹿芝岭和浏阳樟树塘出土),证明当时长沙已经出现原始农业文明,手工制作工具已有明显进步。

殷商时期

商朝时期,长沙属扬越之地,为百越部落的分支,建立了以长沙为中心的“青阳国”,土著文化已有相当发展,中原文化也陆续进入长沙。商代中期,商王朝对江汉以南部族进行多次战争,青阳国由此覆灭。商代晚期,长沙出现青铜冶炼工艺,代表性本土青铜器如四羊青铜方尊,各部族也在今湘江浏阳河捞刀河相汇的冲积平原地带形成以农、渔、猎为主的集市。

东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属楚国范围,前285年楚国设黔中郡,长沙即属黔中郡;楚国在今望城区设铜官铸币工场,在今长沙市区修建城邑(南北长约850米,东西宽约700米),长沙的经济、文化在此期间得到重大发展,已成为楚国军事重镇、商业中心和农业生产基地。

秦汉时期

秦朝时期

前223年,楚国覆灭,长沙该由秦国统治;前221年,秦朝设立长沙郡,长沙正式被纳入中原政权版图,郡治设于临湘市(今长沙城南);而后,秦朝以长沙为据点,出兵攻打南越地区。

汉朝时期

前206年,西汉成立,长沙属临江国;前202年,设立长沙国;前157年,长沙国因第五代长沙王逝世无后而被废;前156年,长沙国重新设立。

9年,新朝成立,长沙国被撤销,转设填镇蛮郡,郡治临湘县更名抚睦县。

25年,东汉成立,重新设立长沙郡,郡治也复名临湘县;209年,长沙郡处于刘备势力范围;214年,长沙郡改属孙权势力范围;215年,刘备、孙权确定以湘江为界分治长沙郡;219年,长沙郡西部被孙权攻下。

三国时期

229年,孙吴正式成立,长沙郡保持不变;257年,吴国将长沙郡东部析出设立湘东郡,西部设立衡阳郡,长沙郡仅保留中部区域(今长沙县、浏阳市等地)。

两晋南北朝

两晋时期

280年,晋朝统一中原地区,长沙郡保持不变,属湘州,州治临湘市;311年,长沙被起义军占领;315年,长沙复归西晋王朝控制。

317年,东晋成立,长沙郡保持不变,仍属湘州;329年,长沙郡随湘州并入荆州市;412年,湘州重新设立,州治仍为临湘县。

南北朝时期

420年,宋朝刘宋)成立,长沙郡保持不变;426年,湘州被撤销,长沙郡改属荆州。

隋唐时期

隋朝时期

589年,长沙郡被隋朝攻下,改长沙郡为潭州,改临湘县为长沙县;607年,潭州改为长沙郡。

唐朝时期

620年,长沙郡进入唐朝版图,改设为潭州,州治为长沙县;742年,潭州转设为长沙郡;757年,长沙郡改为潭州;627年,潭州属江南道;733年,潭州改属江南西道,至此时已具备行政区划性质。

五代十国

907年,长沙武安军节度使马殷被新成立的后梁封为楚王,史称南楚;923年,后唐灭后梁,马殷当即上贡后唐;925年,南楚实行商旅免税,潭州已发展为地区商业集散地;927年,南楚王被封为楚国王,正式建立楚国,史称马楚,定都潭州并更名长沙府;952年,南唐在楚国征收高额税负,导致地方起义,长沙城在战火中被毁。

宋元时期

两宋时期

963年,长沙进入北宋版图,设潭州,属江南路;976年,潭州属江南西路,后复为江南路;1018年,潭州改属荆湖南路。

1127年,南宋成立,潭州保持不变;1131年,潭州改属荆湖东路;1132年,潭州改属荆湖南路,为路治。

元朝时期

1276年,长沙被元军占领;1277年,潭州行省设立,省治潭州;1281年,潭州行省迁至鄂州,潭州改为潭州路;1329年,潭州路改为天临路;1364年,天临路被起义军攻占,改为潭州府。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

1368年,明朝成立,潭州府保持不变;1372年,潭州府更名长沙府;1627年,偏巡抚移驻长沙府。

清朝时期

1647年,长沙府被清军攻下,长沙府保持不变;1664年,长沙府为湖广右布政使司、湖南按察使司驻地;1723年,湖广右布政使司改为湖南布政使司;1724年,偏沅巡抚改为湖南巡抚,长沙府自此成为湖南省省会;1862年,长沙府里仁巷开设长青阁照像馆,开启长沙照像业史;1895年,长沙府第一家西药店开业,即坡子街的民营中西药房;1897年,长沙府成立首家学会,即校经学会;1902年,长沙府求实书院改为湖南大学堂,开启长沙大学教育史,该年《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签订,英国获得在长沙开埠权限;1903年,《中日通商行船续约》签订,日本获得在长沙开埠权限;1904年,长沙府获清廷批准开放商埠;1905年,日本国长沙领事府在平浪宫设立;1906年,长沙府遭遇罕见水灾,洪水位超过泊岸3.05米;1908年,长沙府再遇重大水灾,受灾民众达40万人,该年美国设领事馆于长沙水陆洲成立;1910年,长沙府发生饥荒;1911年,长沙府境内首条铁路——粤汉铁路长株段建成通车,长沙新河站为首发火车站,该年九月初一长沙府被辛亥革命起义军占领,成立“中华民国湖南军政府”。

中华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长沙府保持不变,为湖南省省会;1913年,长沙府改为长沙县;1914年,湖南省撤销,长沙县改属湘江道,该年德国于浏正街设领事馆;1916年,湖南宣布独立,地方独立军同年被护国军击败;1917年,长沙城内10万市民前往湘江边迎接黄兴灵柩,并在岳麓山举办蔡锷和黄兴国葬典礼;1919年,意大利国在长沙设立领事馆;1920年,湖南省重新设立,长沙设市政厅,为省会;1921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湖南支部在长沙建立,毛泽东任书记,机关设清水塘街道22号;1923年6月1日,日本日清公司商轮“武陵丸”号由武汉市驶来长沙停泊大金码头,湖南外交后援会派调查员于上午9时登轮检查日货,遭日轮水兵棍棒殴打,3人受伤,下午1时,日军舰“伏见”号水兵向聚集在码头上的群众开枪,打死木工王绍元和小学生黄汉卿2人,重伤9人,轻伤数十人,史称长沙“六·一”惨案,后日本派遣多艘军舰进入湘江,长沙掀起多轮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运动;1930年,长沙市城区设6区;1933年,长沙市获行政院批复正式成立,设立市政府,为省辖市;1938年,长沙市城区撤区改设乡镇;1945年,长沙市城区复设8区;1947年至1948年9月,有83保1843甲;1949年8月,长沙市和平解放,区划保持不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长沙市成立人民政府。

1958年12月24日,湖南省调整县市行政区划,原属湘潭地区的长沙、望城区二县划归长沙市管辖。

1959年3月31日,湘潭专区的长沙县(1958年由长沙、望城两县合并)获国务院批复划归长沙市管辖,长沙市进入管县时期。

1960年4月,长沙市城区5区改为人民公社。

1961年9月,长沙市城区人民公社撤销,复设5区。

1962年1月12日,长沙市恢复郊区建制。

1975年3月22日,长沙市撤销岳麓区,行政区域并入西区。

1977年12月21日,长沙市望城县获国务院批复重新设立。

1983年2月8日,长沙市获国务院批复管辖浏阳县(原属湘潭市)、宁乡县(原属益阳市)和湘阴县(原属岳阳市)。

1983年7月1日起,浏阳县、宁乡县改隶长沙市。

1983年7月13日,长沙市湘阴县获国务院批复复归重新设立的岳阳地区。

1993年1月16日,长沙市浏阳县获国务院批复撤县设市。

1996年,长沙市市区调整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5区。

2001年10月10日,长沙市人民政府驻地获国务院批批复由芙蓉区藩正街迁至岳麓区岳麓大道。

2011年7月,长沙市望城县获国务院批复撤县改区。

2015年4月8日,长沙境内的首个国家级新区——湖南湘江新区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

2017年4月12日,长沙市宁乡县获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1月1日,长沙市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为亚洲首座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的城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长沙市地处中国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和长沙盆地西缘,介于东经111°53′~114°15′与北纬27°51′~28°40′之间;东临江西省宜春市原州区、万载县铜鼓县,东南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接壤,南连株洲市市区和湘潭市市区,西南为娄底市市区、涟源市,西接益阳市安化县,北为益阳市区、桃江县岳阳市湘阴县汨罗市平江县;境域东西长约230千米,南北宽约88千米,区域总面积11818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为572平方千米。

地质

长沙市地层出露齐全,花岗石体广布,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各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均有出露,最古老的地层大约形成于10亿年前。约6亿年以前,长沙被海水覆盖,以后海水逐步由东而西退出,浏阳、长沙市区的大部分地区升出海面成为江南古陆的西北缘。至距今约1.4亿年,长沙地区海浸结束,由于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的影响,形成了长条形的山间坳陷盆地——长平盆地。长沙市西部有常德市益阳市—长沙活动断裂带,东部则有平江县——浏阳断裂带,两条断裂带在市区交汇,长沙市亦于1996年给国务院公布为13个地震灾害重点防御城市之一,境内地震多为浅源地震,特点为震级较小、烈度较高。

地形地貌

长沙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过渡带,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多样,地表水系发达;市域东北为幕阜—罗霄山脉系的北段,西北是雪峰山余脉的东缘,中部是长衡丘陵盆地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长沙市东北、西北两端山地环绕,地势相对高峻,中部递降趋于平缓,略似马鞍形,南部丘岗起伏,北部平坦开阔,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形如一个向北开口的漏斗;长沙市境内高度差达1584.4米,浏阳市境内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七星岭海拔1607.9米,为长沙市最高处,望城区乔口湛湖海拔23.5米,为长沙市最低点。

长沙市境内平原主要分布在长沙市区,面积约2037平方千米,土层深厚,相对高度小于10米,望城区北部属滨湖湖积平原,而长沙主城区则为江河冲积平原;岗地分散在各县区,面积约3380平方千米,类型分为低岗地和高岗地,且低岗地占比大于50%;丘陵主要分布在浏阳市、长沙县、望城区和宁乡市,面积约2283平方千米,其中海拔低于200米的低丘陵占比大于50%,其中浏阳社港分布有丹霞地貌;山地主要分布在长沙县、宁乡市,面积约3620平方千米,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占比达一半。

气候

长沙市位于中国东部季风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位居盆地内部,且距海较远,受冬夏季风转换、地势向北倾斜等因素的影响,春温变化大,夏初雨水多,伏秋高温久,冬季严寒少。长沙市气候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水热充足,生长期长;1981—2010年,长沙市年平均气温17.4℃,年平均降水量为1475.8毫米,年平均日照1583.3小时;热量条件比较优越,降水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生长期长,对农业生产有利。二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季从3月中旬到5月中下旬,为期约70天,期间气温升高很快,对春播有利;春季天气阴雨潮湿,降水量占全年的40%以上;夏季从5月中下旬到9月下旬,为期132天,季节长,天气热,是夏季的突出特点,夏季温高暑热,常连晴数日,骄阳似火蒸发强盛,在降雨集中期易发生洪涝灾害;秋季从9月下旬到11月中旬,将近60天,是全年最短的一季;冬季从11月下旬到次年3月上旬,为期3个多月,月平均气温大都在6.1℃以上,冬季气温虽不很低,但比较湿冷,降雪较少,有时会发生冰冻天气,冬季的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6%,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少的季节。

长沙市根据稳定大于等于10℃为主导指标,综合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其余指标,可划分为3个气候亚型区,即长浏丘岗气候区、望宁丘岗气候区和山地气候区。长浏丘岗气候区主要为长沙主城区、长沙县和浏阳市大部,多年平均气温17~17.4℃,为长沙市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达1350~1650毫米,年日照时数1450~1700小时,水热条件较好。望宁丘岗气候区包括望城区宁乡市中东部,多年平均气温16~17.2℃,多年平均降水量1350~1500毫米,年日照时数1600~1750小时,太阳辐射量较高。山地气候区有较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可依据位置细分为东部山地气候亚区和西部山地气候亚区,前者位于浏阳市、后者位于宁乡市;与西部山地气候亚区相比,东部山地气候亚区降水更多、气温更低、日照时数更少,该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600~2200毫米,多年平均气温仅9.5~16摄氏度,是长沙市降水和低温中心。

土壤

长沙市土壤种类多样,可划分9个土类、21个亚类、85个土属、221个土种(发生学和系统分类结合),以红壤、水稻土为主,分别占土壤总面积的70%与25%;其余还有菜园土、潮土、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石灰土、紫色土等,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从空间分布来看,水稻土、潮土、红壤和紫色土在市域内均有分布,菜园土主要分布在长沙城郊和浏阳市,山地黄壤主要为浏阳市和宁乡市,黄棕壤、山地草甸土和石灰土仅见于浏阳市。

水文水利

长沙市水系完整,河网密布;水量较多,水能资源丰富,但可供开发利用的较少;冬不结冰,含沙量少;市域内河流大都属湘江水系,支流河长5千米以上的有302条,其中湘江流域289条。湘江干流自湘潭昭山流入天心区暮云街道,然后由南向北纵贯市区,经望城区乔口出境,湘江干流经过市境的长度有74千米,其间流入湘江的支流有15条,其中较大的有:浏阳河、捞刀河靳江河沩水;长沙市年平均地表径流量82.65亿立方米,径流深550~850毫米,其中湘江流经长沙市的常年径流量年均692.50亿立方米,全年可通航;市域内水能蕴藏量24.53万千瓦,地下水总储量9.35亿立方米/年。

长沙市境内面积较大的湖泊有团头湖松雅湖梅溪湖后湖年嘉湖、洋湖、东湖、西湖等,其中洋湖位于岳麓区靳江河口,已建成面积6000亩的洋湖中国湿地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梅溪湖位于岳麓区城区,水域面积3000亩,是新兴的城市型湖泊旅游风景区;松雅湖位于长沙县城北部,水域面积4200亩,已建成面积7345亩的湖南松雅湖国家湿地公园。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长沙市地下矿藏种类较为丰富,尤以非金属矿物开发价值大,已查明的有锰、钒、铜、钨、金、银、磷、海泡石重晶石、菊花石、石膏、煤等50余种,其中菊花石较为稀缺;市域内有大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16处,矿点300余处。黑色金属中,铁矿主要分布在宁乡市和浏阳市,锰矿石则为望城区岳麓区;从有色金属来看,铜铅锌矿以浏阳市最多,钨矿主要为浏阳市和宁乡市,锡矿长沙县品味最佳。

土地资源

长沙市第三次国土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耕地面积303.6万亩,以水田为主(93.39%),82.41%的耕地资源位于宁乡市、浏阳市和长沙县,均分布在多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的区域;园地面积41.71万亩,浏阳市和宁乡市境内的园地资源占市域比重达84.04%;林地面积930.15万亩,以乔木林地为主(76.03%),林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宁乡市、浏阳市和长沙县(89.56%);草地面积较小,为5.77万亩,主要分布在宁乡市、浏阳市和长沙县;湿地面积最低,仅3.8万亩,且内陆滩涂占比达85.51%,湿地资源主要散布在望城区、宁乡市和浏阳市。

生物资源

长沙市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生态地理区划属亚亚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野生动物多为适应耕地和居民点的类群林栖鸟类已少见,田间捕食昆虫、鼠类和两栖爬行动物丰富;家畜品种中,宁乡猪于1982年1月1日被确定为国家标准猪种。截至2022年,长沙市已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1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6种,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动物78种。

长沙市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属华东区系,仅浏阳市分布有自然类,其余为人工林;市域内有自然生长和引进栽培的木本植物102科、977种,其中常绿树462种,落叶树515种,乔木457种,灌木414种,竹藤类106种,主要林木有松、杉、栎、樟、楠、椿、茶、油茶柑橘孟宗竹等;香樟为市树杜鹃花属市花。截至2022年,长沙市拥有国家保护野生植物13种,人工栽培63种。

自然灾害

长沙市自然灾害以旱灾、水灾和冰雪灾害为主,旱灾夏秋季频次较高,且具有灾情严重、夏秋连旱的特点;受区域气候条件影响,水灾主要发生在夏季;风雹灾害主要在春季,且以山区为主,冰雪灾害则在冬季较多;地震灾害少见,多发生于县区交界地带。典型灾害案例如1943年的寒潮灾害,大风将湘江中的粮船掀翻四十一艘,沿岸谷仓、粮店损失惨重;2008年的冰冻灾害,导致电网垮塌,机场、高速公路关闭。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5月,长沙市辖6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下设97个街道、69个镇、5个乡,市人民政府驻岳麓区岳麓大道218号。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1042.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城镇化率为83.27%,比上年末提高0.11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口出生率为7.84‰,死亡率为7.25‰,自然增长率为0.59‰。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沙市共有常住人口1004.7914万人,占湖南省的比重达15.12%,二城市人口首位度为1.51;从性别比来看,男性占比50.61%,女性占比49.39,性别比为102.49,低于湖南省平均值;从年龄结构来看,0~14岁人口占比16.64%,15~59岁人口占比68.03%,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3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11%,进入老龄型II期社会(65岁及以上人占比10~14%),为湖南省老龄人口占比最低的地级市;从城乡人口结构来看,城镇人口总数为830000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2.60%,是湖南省唯一大于80%的地级市,城区人口555万,为特大城市

方言

长沙市使用的方言有长沙话、浏阳话和宁乡话,均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代(上古和中古)汉语的一些痕迹。长沙话主要使用范围为长沙城区、长沙县城及周边地区,属湘方言,内部分歧较小,且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达而逐步缩小,部分词汇有文白二音,其中的文读有向普通话靠拢的倾向。宁乡市话以宁乡城区为代表区域,内部分歧较大,依地域向娄底、湘潭延伸和向长沙城区靠近而分别接近新湘方言和老湘方言。浏阳话亦以浏阳城区为代表区域,属赣方言的分支,浏阳东部有一个方言岛,使用人口三千余人。

民族

长沙市是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散居城市,2020年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约14.80万人,占比为2.92%,其中城镇少数民族户籍人口12.96万人,占比为2.56%,城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4.38万人,占比为6.53%;2021年有55个民族族别(无保安族),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为24.97万,占比为2.49%,其中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8.7万)、苗族(7.28万)、侗族(2.04万)、瑶族(1.7万)、回族(1.14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2.17万。

政治

经济

概述

长沙市为湖南省经济中心,建有5个国家级产业园区、6个省级产业园区、1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和1个参照省级产业园区管理的园区,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和长沙临空经济产业区已成为其外向型经济的动力源;其拥有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旅游、食品制造等7大支柱产业,其中5个为制造业,拥有中联重科中建五局三一重工博世公司汽车等知名本土企业。

2021年长沙市GDP总量达13270.70亿元,占湖南省比重达28.81%;人均GDP13.0745万元,是湖南省唯一一座突破10万元大关的地级市;长沙市作为湖南省对外交流中心,进出口总额(海关口径)2780.28亿元人民币(折合430.37亿美元),同比增长18.2%,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145元,同比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95元,同比增长9.9%,位居中国省会城市前列。

2022年,长沙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66.11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1.3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589.5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7925.24亿元、增长3.4%。

2023年,长沙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31.98亿元,同比增长4.8%。

第一产业

长沙市地处湘江下游冲积平原,北靠商品粮基地洞庭湖平原,是农业生产基地,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为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发源地、中国种业硅谷;第一产业以农业和牧业为主,其中农业占主导地位,十三五期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略有下降,粮食则以稻谷占绝大部分。

2021年长沙市第一产业产值425.56亿元,占比3.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52.49亿元,同比增长8.9%,位居湖南省第四位;粮食播种面积31.34万公顷,同比增长0.2%,其中稻谷播种面积28.65万公顷,同比增长0.1%;蔬菜播种面积16.36万公顷,同比增长3.2%;油料种植面积5.75万公顷,同比下降3.7%;出栏肉猪361.91万头,同比增长31.4%。2023年,长沙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51.89亿元,增长3.5%。

第二产业

长沙市是北斗系统技术策源地,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和日本东京,汇聚了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铁建重工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是全球第二个拥有5家以上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沙经开区和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其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产值约是轻工业的一倍,重工业增长速度亦快于轻工业,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业设备制造业,而资产规模较大的则为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烟草制品业和汽车制造业。

2021年长沙市第二产业产值5251.30亿元,占比39.6%;工业增加值3816.25亿元,同比增长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

2022年长沙市第二产业的经济数据信息如下:工业生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7%,烟草制品业、汽车制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1%、54.6%、15.4%和27.4%。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503.04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361.67亿元,比上年增长7.9%;房屋竣工面积9623.41万平方米,下降1.9%。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7.9%。产业园区发展: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2%,高于规模工业增速1.9个百分点。

2023年,长沙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65.53亿元,增长5.6%。

第三产业

长沙市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且为主导地位(2021年批发零售业占第三产业总值的61%),夜经济、文旅产业和金融业发展韧性十足,正着力打造“1+9+5”商圈,即五一商务中心1个核心商圈,金霞商圈、星沙商圈、武广新城商圈等9个区域商圈,大王山文旅主题商业中心等5个特色商圈。

2021年长沙市第三产业产值达7593.85亿元,相比2012年实现翻番;第三产业对长沙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其中2021年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8.2%,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市就业人数的61.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1300亿元,就业人数达13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1.57亿元;邮电发展迅速,电信业务总量152.84亿元,同比增长31.0%,邮政业务总量130.85亿元,同比增长33.7%,是圆通速递华中地区总部所在地。

人文

概述

长沙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为楚汉名城、山水洲城,系湖湘文化发源地,清末是维新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策源地之一,五四运动后是新民主主义的发祥地之一;市域内有禹王碑、三绝碑、舍利塔等古迹,文化渊源久远;岳麓区岳麓山顶云麓宫为道家“真虚福地”,山腰麓山寺是“湖湘第一道场”,山脚岳麓书院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张栻“朱张会讲”时常在此出现,被誉为“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文娱传媒

长沙市文化资源较为丰富、文化氛围较为浓郁,通过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湖南文化现象”,出现了出版湘军、广电湘军、动漫湘军、演艺湘军等品牌,在中国文娱传媒产业有一定影响力。“马栏山”是湖南广播电视台的“代名词”,也是湖南视频行业的“大本营”,长沙市并以此建立了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

湖南广播电视台以湖南卫视最为出名,创办了中国大陆首场跨年演唱会,推出了中国首个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其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中国收视率最高的电视综艺娱乐节目”、被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为“收看人数最多的综艺节目单集”。湖南广电历史可追溯至1949年开播的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于2010年改制为现有湖南省委直属正厅级传媒事业单位,2015年时挂牌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7月与潇影集团、网控集团整合组建成新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9“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湖南广播电视台排名第68位,稳居中国省级广电第1,连续10余年位居省级卫视收视第一名。在2019“亚洲品牌500强”中,湖南广电排名第92位,在亚洲广播电视行业位列中国中央电视台之后,排名第2。

地方特产

长沙市地方特产较为丰富,其中“长沙三绝”较为著名,即湘绣、棕编(中国红瓷器)和菊花石雕,湘绣的起源和发展都在长沙县(今开福区沙坪一带),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中国红瓷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长沙隆平高科技园建立了中国红陶瓷工艺园,另有长沙绿茶、北山梅、天岩寨柑桔、浏阳葛家鸡肠子辣椒、大围山梨、浏阳黑山羊、乌山贡米、浏阳金桔宁乡猪等9项特色农产品入选地理标志农产品,罗代黑猪入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星香大米拥有绿色食品认证。

饮食

长沙地方名小吃众多,如口味虾、姊妹团子刮凉粉、长沙汤面、自制绿豆沙臭豆腐、结麻花、椒盐馓子、糯米粽子、珍珠烧麦、剁辣椒、甜酒冲蛋、糖油粑粑、葱油粑粑、浏阳豆豉等;此外,剁椒鱼头小炒黄牛肉通过“湘菜走进联合国”活动,进入联合国晚宴,受到了各国领导人的关注。

火宫殿原来是一座神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道光六年(1826年)火宫殿神庙重修,又名“乾元宫”。建庙以后,每逢农历六月二十三日办庙会,举行隆重的祭祀,逐步形成,独具风味的小吃场所。民国时期,火宫殿的小吃日益兴盛。原先的小吃摊担,并无固定铺面,都是临时支棚撑伞,朝出晚归。文夕大火,火宫殿全部建筑惨遭厄运,焚毁尽,1941年重建神庙,并建成木架棚屋48间,一批各具特色的风味小吃相继恢复和涌现。包括了姜二爹的臭豆腐,周福生的荷兰粉,胡桂英的猪血,邓春秀的红烧蹄花,姜氏女的姐妹团子,张桂生的煮馓子,李子泉的神仙钵饭,罗三的米粉,陈益祥的卤味,胡建岳的牛角饺子等知名度较高的小吃。

长沙臭豆腐,长沙人又称臭干子。“臭豆腐 ” 其名虽俗气,却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休闲风味,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这是臭豆腐的特点。老人常吃臭豆腐,可以增加食欲,还能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长沙臭豆腐可以做成黄、黑、蓝三种,但长沙街头遇到的都是黑色或青色的臭豆腐,这是长沙的特色。

长沙汤面为长沙传统大众面食,历史上形成 “落锅起”“带迅干”“溶排”“轻挑”“重挑轻盖”“双油”“免码来原”“码子过桥”“免青”“免红”等牌目。

传统习俗

长沙市自古以来盛产水稻,居民以米饭为主食,并习惯将稻米制成米粉,制作米粉、米包子、凉发糕、葱油粑粑、糖油粑粑、汤圆、米豆腐、豆腐脑等熟食;长沙自古有食酸和食辣的习惯,酸菜以盐菜为主,盐菜包子即长沙特色酸味食品,辣椒则是长沙人民不可缺少的调味料,常常会制作白辣椒、干辣椒和剁辣椒。在人际交往上,长沙人习惯在客人离开时说“慢走”,客人则说“少陪”,在称谓上,称长者为“X家大dia/X大娭毑”,获统称“你老人家”,称呼年轻男女性则为“满哥”和“妹子”。传统节日习俗除春节外,独有长沙特色的端午节是最为特殊的传统节日,有赛龙舟、挂蒲和艾秆、把包子与粽子一同投掷于河流中之习俗,讲究吃粽子、包子、咸鸭蛋、皮蛋煮红苋菜、蒜籽烧肉、黄瓜紫苏焖鳝鱼、炒六月黄蚕豆。

宗教信仰

长沙市境内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五种。道教始于东晋时期,而道观则修建于南梁时期(陶公庙),现今较著名的还有岳麓山云麓宫;佛教于晋朝时期传入,首座佛寺为岳麓山腰的麓山寺,今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伊斯兰教则在明朝时传入;天主教早在1690年代时被传入,但因清代政权禁止而中断,后于1902年建立首座天主教堂;1899年基督教新教开始传入长沙,1900年建立首座基督教堂,即位于湘春街的伦敦会教堂。截至2021年,长沙市宗教场所共59处,其中佛教寺院33处、道教宫观/固定处所13处、基督教(新教)教堂/固定处所10处、天主教教堂2处、伊斯兰教清真寺1处。2019年,长沙市共有宗教教职人员500余人,皈依受洗的信徒4万余人,一般信众在50万人以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市有以湘绣、浏阳花炮、湘剧、浏阳菊花石雕、长沙弹词、火宫殿火神庙会、长沙花鼓戏、长沙窑铜官陶瓷技艺、火宫殿长沙臭豆腐制作技艺等为代表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浏阳花炮主要产地为浏阳市,始于唐朝,盛于宋代,1723年被列为清王朝贡品而大量进入市场,已成为全球烟花爆竹生产贸易基地、科研中心和中原地区国家命名的"中国烟花之乡";2010年8月28日起长沙市启动长沙橘子洲周末焰火燃放暨中国·浏阳音乐焰火大赛,燃放时间为每周六晚,年观看人次可达900多万。

湘绣近百年来被世人普遍认为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深褐色菱纹信期绣”“黄绢地长寿纹绣”等大量刺绣残片证明湖南省刺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湘绣的传统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沙市老城区、开福区望城区长沙县的数十个乡镇。解放后湖南省在原有绣庄的基础上,组建了国营红星湘绣厂、湖南省湘绣厂、长沙市湘绣总厂(已改制)、长沙县湘绣厂(已破产)、望城县湘绣厂(已破产)。其中湖南省湘绣厂于1979年改制为湖南省湘绣研究所,1998年建立湖南省湘绣博物馆。

浏阳花炮源远流长,与中国古老的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传统节日和举行各种祭祀庆典时,人们无不放鞭炮炮竹。从浏阳花炮制作技艺历史考究来看,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明确记载:“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清代康熙,浏阳花炮的生产已具相当规模,至光绪年间,已外销往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以及南洋诸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浏阳花炮由历史上的外销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外销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内销则达于中国32个省市自治区,其品种也由三十多个发展到13大类三千多个。

文物古迹

长沙市境内古迹众多,截至2021年12月31日境内有29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9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96家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炭河里遗址、禹王碑、马王堆汉墓、长沙国王陵遗址、铜官窑遗址、岳麓书院、爱晚亭、天心阁古城墙、靖港古镇谭嗣同故居黄兴故居、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里仁学校、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刘少奇故居、何叔衡故居胡耀邦故居谢觉哉故居徐特立故居、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锦绶堂、浏阳文庙、新民学会旧址等。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位于岳麓区湖南大学校园内(岳麓山脚),占地3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1000平方米,是展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和书院建筑的古建遗址博物馆。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朝,至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培养博士、硕士生的书院,被誉为“千年学府”。

刘少奇同志故居位于宁乡市花明楼,是一栋土木结构的普通江南四合院,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074平方米,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1959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外开放,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

社会事业

教育

长沙市代表性高校如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之一,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等,成为了中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

2023年,长沙市有普通高校54所,普通高中129所,初中学校275所,普通小学861所。在学研究生9.0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5%;普通高校在校学生79.55万人,增长4.3%;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0.03万人,增长5.6%;普通初中在校学生33.73万人,增长7.9%;普通小学在校学生87.31万人,增长7.1%;幼儿园在园幼儿37.39万人,下降12.1%。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1.5%,小学升初中入学率103.5%。全年共投入学生免费入学和资助经费15.16亿元,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234.10万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免杂费入学,执行公办教育收费标准的223.17万人次学生全部享受了“一费制”(含课本费、教辅资料费和作业本费)全免入学,在长沙市就读的19.6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享受免杂费、免“一费制”入学。全年补助了13.01万人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

医疗

长沙市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雨花区开福区芙蓉区。2022年,长沙市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03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9个(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为代表的三级医院达29家);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 11 个;市域内卫生技术人员9.4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 3.54万人;注册护士4.61万人;市域内卫生机构床位8.7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88万张。

科技

2021年,长沙市年内授权专利44574件,同比增长35.0%;签订技术合同10593项,成交金额533.7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市域内有独立科研机构97家,两院院士50余名,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15个;有杂交水稻育种、“天河”超级计算机、国内首台3D烧结打印机等科研成果。

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被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技术,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约2吨。长沙市境内设有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始人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领衔的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在超级杂交稻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于2000年、2004年、2012年、2014分别实现了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目标。

长沙市岳麓区境内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中国建立的第三家、中西部第一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拥有“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天河·天马”人工智能计算集群等多个计算平台;2022年10月9日,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启动运行,采用国防科技大学“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技术,双精度浮点峰值计算性能达每秒20亿亿次,综合算力是前一代的150倍。

体育

20世纪80年代,长沙体育顺应时代潮流,以体育社会化为突破口,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持续、协调发展,自此长沙体育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始快速发展。1990年群众体育活动在体育社会化推动下形成热潮,随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等体育形式日益繁荣,长沙市体育代表团获奖记录不断刷新,承办国内外大型赛事的频次和种类也更多。

2021年,长沙市开展全民健身项目216项次(市级、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全民健身运动参加人数达720万人;年末拥有各级健身辅导站947个,公共体育场地3001个;其中长沙贺龙体育中心是中国第一座以国家领导人——贺龙元帅名字命名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馆,2017年3月23日长沙贺龙体育中心承办了世界杯预算赛小组赛中韩球赛,赛果为中国队1:0韩国队,该场赛事也是长沙贺龙体育中心承办的首场国际A级赛事。

2022年,长沙将力争年内启动长沙国际体育中心项目建设,新改建200个室外运动场,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升级版,大力增加乡村标准化运动场地,提质“农村30分钟健身圈”,不断满足群众就近就便健身需求;组织好市第十届全民健身节、市第十届老年人运动会、第二届体育消费节、长沙马拉松赛、长沙网球公开赛、湘江马拉松等赛事。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长沙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2个,博物馆(纪念馆)15个,档案馆14个;其中湖南博物院长沙市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胡耀邦同志纪念馆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湖南博物院位于开福区东风路50号,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湖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湖南博物院原为湖南省博物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2017年11月29日,2022年7月30日更为现名,总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1万平方米。

长沙市博物馆位于开福区长沙滨江文化园景区(新河三角洲)内,是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宣传、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综合性地志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今馆址为其新馆,启用于2015年12月28日,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1年,长沙市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养老院等202所,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收养人员1.83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4532处,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749个;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1.77万人(包括城镇和农村);参加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469.57万人,同比增长12.9%,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10.3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247.6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40.93万人,同比增长11.6%;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为207.27万人,同比增长13.4%,领取失业保险金领取人数为9.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为180.62万人,同比增长5.5%;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229.52万人,同比增长5.3%;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为489.96万人。

生态环境

长沙市水环境治理较佳,2021年市域内32个国、省控考核断面平均水质优良率为100%,其中Ⅰ类水质断面2个,占6.2%;Ⅱ类水质断面27个,占84.4%;Ⅲ类水质断面3个,占9.4%;无Ⅳ类、Ⅴ类、劣Ⅴ类水质断面。长沙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其城市绿化建设各项指标位居湖南省前列,2021年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40.85%,建成区绿地覆盖率为44.6%。2022年长沙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累计302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2.7%,PM2.5、PM10、NO2、SO2、O3浓度分别为38、50、24、6、160μg/m3,CO浓度为1.0mg/m3;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为84.7%、88.2%、94.2%、91.0%。

城市建设

长沙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长株潭都市圈核心城市,《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指出进一步优化长株潭空间布局,强化长沙市龙头带动作用,发挥株洲市湘潭市比较优势,共同构筑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格局;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科学划定城市边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强化长沙市中心城区空间管控,适当降低中心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宁乡城镇组团,加快宁乡市主城区、金洲新城、花明楼镇等错位布局、协同发展,合力打造工程机械智造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及精深加工基地;浏阳城镇组团,推动浏阳市主城区、金阳新城、大瑶等有机融合,共同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花卉苗木等产业。

安全生产

2022年,长沙市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29人,比2021年下降3.8%;亿元GDP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64人,下降8.4%;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472人,下降0.6%;万车死亡人数1.35人,下降8.8%。

交通

长沙市是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在国家6主轴、7走廊、8通道体系当中,是重要的节点城市。以金霞物流园、长沙空港物流园、中国物流长沙物流园区、长沙高桥商贸城为核心承载区,交通辐射能级不断增强。中欧班列成为中国第一方阵,拥有长沙南站长沙西站两大枢纽铁路车站,区域航空枢纽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通达国内外170多个航点,旅客吞吐量常年保持中部地区第一。长沙港霞凝港区、铜官港区双港驱动能力不断增强。长沙轨道交通进入“网络化时代”,还有8条线在施工建设,机场即将迈进“三跑道、三航站楼”时代,高铁迎来“双核”驱动时代,“米”字型交汇加快实现。“一环七射七纵”高速公路主骨架搭建成型,市域所有乡镇基本通三级路,长沙县望城区实现“村村通公交”,全面实现25户及100人以上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

公路

截至2021年,长沙市有公路里程达16299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24千米(长沙绕城高速公路、机场高速公路、杭州-长沙高速公路G4、长潭西高速公路、长株高速、江干高速公路、刘洪高速公路、武汉—深圳高速公路长沙-张家界高速公路许昌—广州高速公路、长常北线高速公路、宁韶高速公路、华常高速公路、长芷高速公路),位列湖南省第一位;一级公路468千米(包括G106、G107、G240、G319、G354等国道),位列湖南省第二位,主城区到周边85%乡镇的“一小时交通圈”已形成。

铁路

长沙市是京津冀—粤港澳主轴、沪昆走廊、湘桂通道、厦蓉通道等国家主干通道的交汇处,有京广铁路石长铁路、长铜铁路、益永铁路、浩吉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常益长高速铁路长赣高速铁路(在建)在此交汇,其中长沙火车站长沙南站长沙西站(在建)、宁乡西站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在建)和浏阳站(在建)为铁路车站长沙北站为铁路口岸,开行中欧班列;至2022年铁路里程约为521千米,其中高速铁路198千米。

航空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位于长沙县黄花镇,是长沙市唯一的民航机场,该机场属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是中国第十二大机场、全球百强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有2座航站楼、2条跑道,飞行区指标为4E,构建了通达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五大洲的航线网络,2021年通航全球105座机场,其中中国95个、国际10个。

水运

长沙市水运港口为长沙港,主体部分分为霞凝港区和铜官港区;霞凝港区为国家二类水运口岸,位于开福区湘江东岸,毗邻长沙北站,占地1208亩,码头岸线长1513米,有以集装箱为主的1000吨级码头泊位4个,以件杂货为主、同时兼顾集装箱业务的1000吨级(兼顾2000吨级)泊位4个,2000吨级(兼3000吨级)泊位6个,设计年容量达1200万吨;铜官港区位于望城区湘江东岸,建有长铜铁路连接长沙北站,设有2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通用泊位,2000吨级件杂货泊位2个,设计年容量为195万吨。2021年长沙港吞吐量为313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万标箱,客运量突破34万人次。

公共交通

2022年,长沙市轨道交通7条轨道交通线路(6条地铁1条磁悬浮)营运里程达209千米,地铁全面成网,另有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的通车试运行;长沙主城区公交线路达292条,已构建以地铁为主、公交为辅的公共交通体系。

风景名胜

长沙市有“长沙十景”,分别为白沙古井、天心阁爱晚亭贾谊故居、定王台、橘子洲头、太平街、世界之窗、烈士公园和梅溪湖文化艺术中心。长沙市有2家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花明楼景区),26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2年5月数据),AAAA级以上景区名称见下表。

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位于岳麓区,分为麓山景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橘子洲景区和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4大部分;旅游区是集“山、水、洲、城”于一体的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湖湘文化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岳麓山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红花槭秋景;橘子洲位于湘江中心,介于名山城市间,是宋代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被誉为“中原地区第一洲”,毛泽东艺术雕塑则位于橘子洲头,面向东南,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基础,由广州美术学院进行艺术创作,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是中国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像

花明楼景区位于宁乡市,地处靳江河畔,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有花明楼、刘少奇同志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刘少奇铜像、刘少奇故里门楼广场、刘少奇同志母校炭子冲学校旧址等场馆和景点,2019年度游客总量突破420万人次。

湘绣城位于湘龙街道,是全国最大的刺绣生产基地及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保护研究基地,是一个集湘绣、服装、特色工艺生产、观光展示、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团。

湖南博物院是湖南省最大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院舍总面积110556.3平方米(其中本院陈列大楼91252平方米,南院10408平方米,在建博物院罗基地8896.3平方米)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的八个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文化强省建设有突出贡献先进集体;有院藏文物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

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浏阳河的源头,矗立于长沙东部湘赣交界处,盘绕150余千米,故名大围。大围山最高峰七星峰,海拔1607.9米,古人曾赞美它为“南衡七二峰峦外,别样足胜游”;大围山植被覆盖率达99.5%,园内风景众多,栗木桥、船底窝、白面石、五指石、马尾漕瀑布、陈真人庙、古竺装寺、红莲寺等121个旅游景点,还有祷泉湖、天心湖为代表的大大小小13个高山湿地,云豹大鲵属白鹇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6种,南方红豆杉、鹅掌楸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1种。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于1992年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后被评为湖南省自然保护区、湖南省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对外交流

外事领馆

长沙市设有老挝驻长沙总领事馆(领区为湖南、湖北、河南省、贵州),马拉维驻长沙领事馆。

友好城市

长沙市国际友好城市交往史始于1982年,第一个国际友好城市为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2020年12月29日,长沙市成为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首批中方城市,以旅游合作为引领,带动澜湄旅游交流与合作。

国际展会

长沙市为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地,是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2022年召开了世界计算大会、中国人工智能大会、2022“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暨长沙媒体艺术节、中国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等国际展会,与54个国家(地区)开展常态联络。

人物

刘少奇,1898年出生(宁乡市),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胡耀邦,1915年出生(浏阳市),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肖劲光,1903年出生(岳麓区),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主要创建者。

毛泽东,1920年秋,在长沙创建共产主义小组。

朱基,1928年出生(长沙县),是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国务院原总理。

荣誉

2008年至2023年,长沙市在《瞭望东方》、瞭望智库共同主办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中,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其余国家级、国际荣誉信息见下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