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关路远 :乡关路远

更新时间:2024-09-20 17:45

《乡关路远》是一本由张炳吉撰写的散文集,于2009年12月由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该书共有27万字,32开本,定价为38元。该书获得了“新世纪十年河北省散文创作”最高奖——“精品贡献奖”。该书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山区的旅行经历,以及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

图书信息

《乡关路远:赞山行散文集》,张炳吉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32开本,11.6印章,27万字,书号:ISBN978-7-5434-7455-0,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221113号,定价:38元。本书获得“新世纪十年河北省散文创作”最高奖——“精品贡献奖”。

内容简介

《乡关路远:赞山行散文集》是一部以怀念故乡、回望故土为主要内容的散文集,全书共收录散文99篇,分6辑。“故园风物”记述作者的童少年往事;“走笔悟道”是作者对故园生活的发现和理性思考;“山水印记”是作者写自己游历异乡的感受;而“都市掠影”则记述他所生活的那座城市的人和事;“史海寻贝”是作者研究故乡历史的心得;“人性漫笔”则是作者对人性的透视和挖掘。六辑之中以前两辑为重,特别是作者对“故园风物”的珍重,让读者感触到一颗在当下社会难得的童稚之心。作者工作的地方距离他的故乡并不遥远,之所以取名《乡关路远》正如作者所言:“是因为眼前的故乡早已不是我童年时的故乡;我要回到童年时的故乡,重温那份乡情和亲情,一如要飞越重重关隘,满目渺茫。我常常痛楚地感到,儿时的故乡对我来说已是只可忆、只可写而不可及的彼岸了。”

作者简介

张炳吉,笔名赞杨、赞山行,赞皇县人。1983年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参军,先在军校学习,后到部队任职,曾参加对越自卫防御作战并荣立战功,现从事机关信息采编工作。文学作品曾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其中,“白马泉的品格”等文章入选《北大基础教育文库》或列入中小学课外辅导读物,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路在门外》、散文集《乡关路远》、《机关信息工作实用手册》等专著,文章多次获全国、全省奖项。

写作背景

故乡并不遥远

------《乡关路远》写作背景

当读者看到《乡关路远》这本书的书名时,也许以为我的故乡与我隔着千山万水,关山岧,路途迢迢,要回去一次很不容易。其实,我的故乡与我工作的这座城市不足百里,回家的沥青路又平又直,开车回去用不了一个时辰。

我之所以感到“乡关路远”,是因为眼前的故乡早已不是我童年时的故乡。我要回到童年时的故乡,重温那份乡情和亲情,一如要飞越重重关隘,满目渺茫。我常常痛楚地感到,儿时的故乡对我来说已是只可忆、只可写而不可即的彼岸了。

多少年来,我的思想、我的笔触、还有我的梦魂总是飘摇在我童年时代所见、所闻、所想的风景里。一处破败的老屋,一个荒寂的院落,一口滢滢的古井,一棵千年的古槐,一个牵牛的老者,都能勾起我沉甸甸、甜滋滋的回忆,决开阻碍我写作的堤坝,激发我无限的创作热情。有一天深夜,我在审视自己多年写作的东西时,忽然发现自己写来写去总是围绕着我生长过的村子转,围绕着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时代转,围绕着那时与我接触最多、最亲的人们转。其实,自从结束学业参加工作以来,我所经历的人和事远比童少年时期要频繁、要复杂。我大学毕业后负从师,先到军校学习,后到连队任职,担任过集团军最高首长的警卫,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立过战功。转业到地方后,一直在党的高级机关供职,临时担任过省委领导的秘书,负责过机关文书、信息工作。可以说,人间百态,领导风范、官品行,南风北俗,昔韵今风,听到看到的太多太多了。然而,不知为什么这些东西钻到我笔下的却很少很少!难怪有人说,故乡对于作家来说犹如身上的胎记,不管你想不想它,摸不摸它,它永远长在你的屁股上。其实,不光是我,很多作家的笔下或多或少地都显露着自己的胎记。

老实说,青年时代年轻气盛,满脑子理想、事业,很少顾及自己成长的故园。这些年,年龄渐大,豪气渐消,桑梓之情日浸浓润,回家的次数也就多了。可是,回到家里,怎么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常常站在村口或者坐在自己的家里仍然无奈地感叹“乡关路远”。之所以这样感叹,主要原因是现在的村落比从前扩大了好几倍,老房子、老人、老树大多已经不在,村里原来的少年郎如今已是不惑之年的家里的顶梁柱,原来的壮年人如今已是老者。石磨、电磨、马车、水车、辘轳、莜面栲栳栳、风箱,还有无数的生产、生活用具早已弃之不用。小时候一起和尿泥、做家家的伙伴如今已是满头白发,脸上的褶皱横七竖八,他们见了我倒是很亲切,只是尽管我多次邀请到我家里喝酒,他们却很少过来,有时偶尔来到我的小院并不往屋里走,说是怕踩脏了我的瓷砖地面;有时他们接过我送上的一支烟,我注意到他们的手微微哆嗦,脸色略带惶恐。他们的这些举措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岁月竟然神不知鬼不觉地在我们之间竖起了一座难以消融的冰山啊!更让我感到心寒的是有一次我回家,由于父母亲锁上大门去串亲戚,我只好拎着包在门外。这时,几个七八岁的孩子指着我家的大门问我:“你找谁?你要去他家?”我一听就急了,说,这是我家!我要回我家!几个孩子哪肯相信,哄笑着一边跑一边喊:“那是他家!那是他家!那成了他的家了!哈哈哈!”过去休假我总是跑到山清水秀的风景区,如今休假我则回老家。一回到老家我总希望多住些日子,可是又不能多住,住的时间稍长村里人就私下议论:“这小子在外头犯事了?被开回来了?”

总之,这些年我怅怅地感到故乡离我非常遥远,有时,我甚至卑怯地感到自己是故乡的弃儿,是难以回归的游子。这样的感觉越是深切,我落笔故乡的文章就越多,写来写去,有关故乡的文章就占了大量的篇幅。既然这类文章居多,在确定书名时就选择了“乡关路远”这个名字。其实,作家的视野,作家的胸怀应该宽广博大,“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站在地球,眺望宇宙”,作家不应忘记故土,但也不能仅仅盯着故土,才能写出丰富多彩的、适应各类读者需要的作品来。

今后,我将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河北省作协副主席李延青为本书作序,河北省委研究室主任王书利为本书题写书名,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梁剑章为本书作跋,我的校友、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的李连保担任本书的责任编辑,河北少儿出版社的安家宁对本书做了认真的文字校对,在此谨表感谢,并向所有关心我、支持我的朋友和家人表示感谢。

有关评论

人情练达即文章

——读《乡关路远》

李延青

炳吉兄将结集出版他的散文作品,嘱我作序。我知道不容推辞,就—口应。去年,震纲兄出版他的的诗集时我曾应约写过—篇短文,一样是同学,总不能“厚此薄彼”(玩笑)。其实,我是没资格、也不擅长写这类文字的。但半生从事文学工作的阅历,使他们想当然地对我有—份信任,而我自然不好辜负他们的“抬爱”,只好硬着头皮勉为其难。

作序之难,难在“认真”。一得仔细阅读作品,二要对作品分析评价,是以人们常以种种理由加以婉拒。我所以答应,—来自已不是名人,二来源于对同学朋友的了解。再者,文学(尤其是散文)是心灵的“自白”,读同学朋友的作品,可以在此前了解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现”——学识的进步、人生的体悟、性格中特点……等等。所以,这种阅读和思考对于我就成为一个学习过程。

《乡关路远》共收录散文九十九篇,分六辑。“故园风物”记述作者的童少年往事;“走笔悟道”是作者对生活的发现和理性思考;“山水印记”是作者写自己游历异乡的感受;而“都市掠影”则记他所生活的城市的人和事;“史海寻贝”是作者研究历史的心得;“人性漫笔”则是作者对人性的透视和挖掘。六辑之中以前两辑为重,特别是作者对“故园风物”的珍重,让我们感触到一颗在当下社会难得的童稚之心。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我之所以感到‘乡关路远’,是因为眼前的故乡早已不是我童年时的故乡;我要回到童年时的故乡,重温那份乡情和亲情,一如要飞越重重关隘,满目渺茫。我常常痛楚地感到,儿时的故乡对我来说已是只可忆、只可写而不可及的彼岸了。”

故乡是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地。一个心里怀有故乡的人,是一个有“根”的人;一个历经风雨沧桑尚能保持童稚之心的人,是一个心地干净的人。散文贵在一个“真”字,这个“真”不仅是生活的真实,更是作者在世俗烟火中捕捉到的人类的情感共鸣,是人的本真。炳吉兄在“故园风物”中无论是写破败的老屋、荒寂的院落、儿时的油灯,还是写亲情友情、乡风俚俗,都给与我们这样的打动!

炳吉兄的散文充溢着他对生活的辩证思考。一眼旱涝如常的石泉让他体会到“得意不猖狂,失意不失志”的品格;墙头随风摇摆的茅草历来都是世人唾弃的对象,而他却设身处地的认为,这一点正是它们“充满应变精神的自我保护之举”;黄顶菊繁殖能力极强,是一种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洋草”,炳吉兄想到的则是如何利用它的特性去变害为利而不是简单的围歼……;再比如,他由开车体悟到的处世道理,母亲对车灯的理解,“荞麦理论”等等。悉心体察其它几辑,无论异地风光还是都市掠影、史海寻贝、人性漫笔,入眼、入笔的风景、史料和生活现象都是触动他、启发他的写心之作。阅读这样的文字,让人感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成熟、智慧而又淡定的人。

古人云“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之谓也。

还有炳吉兄的幽默。炳吉兄大学毕业后参军,参加过对越自卫防御作战,转业到地方后一直在领导机关工作,所以,我总感觉他是一个冷峻的人,但读他的文字我却常常为他记事和叙述的诙谐幽默失口喷出笑来。幽默不仅是智慧和乐观的表现,更是作家不可或缺的一种素养。

如果说一个经历过硝烟战火、又在宦海沉浮半生的人,具有这样的人生智慧不足为奇,那么,一个人历经磨砺却依然能够保持自我的本真就不能不让人敬重了!

匆匆写下这点粗浅感想,相信细心的读者会比我有更多收获。

(本文作者系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故园依旧影憧憧

——为张炳吉《乡关路远》书跋

梁剑章

2007年岁末的一天,一个天气微寒的日子,在暖意融融的室内,与山壁、吉槐、建林等文坛师友在一起讨论散文。座中一位看似很年轻的人自我介绍说他也很喜欢散文,并称以后一定要“请教”一二。当时座上人多,未做过多交谈,印象还不是很深。时隔不久,这位年轻人便来造访,方知乃张炳吉,1959年生人,在省委机关就职。论年龄虽然“奔五”,但观其面相和神韵也不过“奔四”。细聊之际,方知炳吉已坚持散文创作多年,观其文笔,已颇觉出老到厚重。随着此后交往的日益增多,炳吉同志为官的严谨正直,为文的刻苦勤奋,为人的平易随和乃至生活中的童心稚趣等诸多印象便在脑海中深刻起来。

今年仲夏,炳吉同志送来一部书稿,说是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要为之出版,书名为《乡关路远》。认真品读这部散文集,不仅为炳吉同志勤于笔耕、钟情散文的精神所感动,也为他深恋故土、赤子报恩的情结所感动,同时还为他文笔的老成和厚重而感动。在省直机关,又涌现出了一位优秀的中青年散文作家,这是作为同道的我感到十分高兴和欣喜的。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是缓慢的,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国还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汪洋大海,就是在解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民族工业也始终集聚在某些大中城市。因此,许多人其原本的身份大都与农村、农业、农民息息相关,也就是说,都有着一个原始的农村老家。离开之后是故乡,时间愈久,故乡的留痕在记忆的脑海中会愈加鲜明,愈加深刻。因为,那里是人生的第一个驿站,那里的生活是真实的、原朴的、值得回忆的。正像炳吉同志所说:“我总喜欢回到自己生长的故园小住,望一望屋檐下的燕子窝,逗一逗梨花上的小蝴蝶,听一听叽叽喳喳的麻雀叫,品一品慢条斯理的蛐蛐鸣。”“故乡那份特有的宁静,那份恬淡,那份韵味,如一股清澈的瀑水,从头顶泠浇下,把自己在都市沾满尘埃的身心荡涤得干干净净,清清白白。”(《乡籁》)炳吉同志离乡多年,无论走到哪里,都在时时眷恋着故乡的那一方热土,表现在他的作品中,则是全面而又立体地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描述、勾勒、议论、思考,大至整个故乡的宏观巨变,小至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荡溢着淳浓的乡土气息,其笔触是朴实的,细腻的,清新的,优美的。这些篇章读来,尤其是与作者有着同样经历的人会倍感亲切。乡情悠悠,亲情悠悠,故土悠悠,是足以让读者从中找到共鸣,找到教益和找到震撼的。

真挚感人的故乡浓情是炳吉同志最多的着墨之处。在炳吉同志的笔下,有儿时流淌不息的槐河,景色秀美的五马山,村南岗上的古槐,用石碑支撑起的井架;还有那虎胆虎威的爷爷,工作忙碌的父亲,慈祥关爱的母亲,更有那童年的小油灯,坊间的梆子声,年岁的百灵火,等等,这一切是那么质朴,那么亲切,那么透亮,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感慨:“每当走进祖辈留给我的庭院,我才有了真正回家的感觉。”这种眷恋给他创造了感情,由感而形诸于文字,完成了他的怀乡之旅。对于这一切,作者是带着浓郁的情感来描述的,这种感情又来源于他深厚的生活基础,他的观察生活的细致,体验生活的独特与独到,笔触的深刻与细腻全都凝聚于笔端,从而使他的作品具备了精美和厚重。在炳吉同志的笔下,他的着眼点不仅是故乡对物质的追求,更是精神的和文化的追求,写农民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写他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望。烤百灵火,“随着这堆篝火的炽热燃烧,一家接一家的门外都蹿起了几丈高的火舌,熊熊的火焰霎时映红了农家闾舍,映红了深的天幕。”不仅是这些,而更重要的是“烤百灵火在新的一年里能百事百顺,要烤一百家的火才灵验。”这种久远而浓郁的民俗,显然不是一种简单的迷信,而是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关注和留恋。他的这种恋乡情结发自于内心,倾诉于笔端,让读者认识了这样一位质朴而优秀的作者。离乡多年,无论为官为文,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从山乡走出的山娃子,始终没有忘记普通劳动者的本色,那片足以让他陶醉的土地使他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让他懂得了生活的艺术,懂得了生活中的真善美,懂得了一位山乡赤子应有的理想和抱负。具备这样的理念和情感,其作品才能呈现出独有的鲜亮和色彩,而作品的内质才能在读者前面荡溢开来。

语言是文学艺术的细胞,是文学艺术表现的载体。炳吉同志的散文文笔朴实、清亮鲜活、耐人寻味,经得住咀嚼、品味。他不像当代一些年轻作者那样去一味地追求时尚,在文字圈里做游戏,也不像过去一些老作家那样用惯了的老套化的语言程式,而是从中寻找一种生动、鲜活的创作语言。他的作品叙事明白,详略得当,语言于平实中见生动,于白描中见厚重,于抒情中见真挚。写《童年的小油灯》,是“那盏小油灯的灯嘴、灯芯、灯苗、灯花、灯身的油腻,总在我脑子里打转儿,并且越来越鲜明,越来越生动,以至清晰得像一潭碧水下五彩的石子,光彩照眼,历历在目。”写《故园月影》,是“月儿正把融融的月色洒向院子,院子里的树木、花草、石碾、石磨、辘轳和石板路,到处都被那大爱无私的月色染得一片清辉,整个院子里的景物就像浴盆里洗澡的婴孩,欢畅乖顺地享受着母亲的抚慰。”写《春夏槐河》,是“串串珍珠似的槐花点缀于青枝翠叶之间,微风吹过,那静雅的花束便会翩然摇曳,用醉人的香馥浸洗你的心脾,那甜丝丝的味道,在你离开槐树林很远很远仍会清香萦鼻。”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很注意有节奏地进行状物、写景和抒情,从轻松的行文中,凸显了语言的张力、语言的生动和鲜活,达到了境界的拓展。另外,炳吉的散文语言还带着某种程度的犀利,这也许和他当兵的经历有关,他曾上过老山,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过三等战功,那种打起仗来军令如山的习惯,形成了他为文的秉直爽快。文如其人,从中可以看出他生活作风的鲜明个性。

独特视角的哲理思考也是炳吉同志散文创作的明显特点。他的散文不是简单地描述过程,倾诉情感,而是强调思考,强调哲理,强调从原生态中提炼出浓郁的香汁。在久不曾居住的老家门前,他感叹:“不管你仕途通畅还是财源滚滚,不管你落魄失意还是穷困潦倒,家门,对你永远是敞开的;你得意时,它与你共享成功的喜悦;你失意时,它又为你疗疾抚伤。”“那时,薄薄的门板成了保护我的最牢固的盾牌,破旧的门楼成了我最坚实的依托。”面对深山原始老林中老树们长出的树痂,作者又一次感叹,“无论是树,是人,有痂才显得成熟,才显得老成稳重。”“身上的痂是你披荆斩棘后留下的印记,是你踏平惊涛骇浪后登上的彼岸,是你抚平伤痕,战胜艰难险阻的永恒的缩影和骄傲。”所以,作者结论到:“痂是一个人厚重的履历表,痂是成熟的合格证,痂是耀眼的功勋章。”人们历来认为,墙头草,随风倒,以此来比喻那些立场不坚定、意志薄弱者或是没有主见、人云亦云者,而作者在观察墙头草时却领悟到,墙头草的随风摇摆是一种“充满应变精神的自我保护之举”。社会环境是复杂的,要克服面临的困难,就要处事应变,善于保护自己,从而赢得更大的机遇。墙头草立于墙的顶端,自然容易受风的左右驱使,但是它临危不惧,坚强地扎根墙上的泥土,在随风摇曳中毅然挺立,这不正是它可贵的品格吗?作者的这种写法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深深地诠释了一种哲理,以此来指导和调理我们的人生。

乡关路远不曾忘,故园依旧影憧憧。踏着乡路,闻着乡土,听着乡音,去寻求那久远而清晰的记忆,以此来充实我们今天的生活,丰富我们的思维,并在我们的奋斗下,把那一座座故乡建设发展得更美好,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努力的,最值得我们去回忆的。

美哉故园,美哉家乡。2009年7月30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