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波兰男诗人、小说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7:13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 ,1945年6月21日——2021年3月21日),波兰诗人、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新浪潮”诗歌的代表人物。1945年,扎加耶夫斯基生于波兰利沃夫(今属乌克兰),出生后即随全家迁居格维里策。1960年代成名,是新浪潮派诗歌的代表人物。1982年移居巴黎。主要作品有《公报》《肉铺》《画布》《炽烈的土地》《欲望》《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等。2004年,扎加耶夫斯基获得由美国《今日世界文学》颁发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21年3月21日,亚当·扎加耶夫斯基在克拉科夫逝世,享年75岁。他还曾获得2016年格里芬诗歌奖特别贡献奖、2017年米格尔·阿斯图里亚斯公主文学奖和2018年斯图加特诗歌节金色花环奖,被认为是波兰最杰出的当代诗人之一。

人物经历

1945年6月21日,扎加耶夫斯基出生于波兰东方名城利沃夫(今属乌克兰)。雅尔塔会议后,利沃夫被割让给苏联,出世刚满的四个月扎加耶夫斯基随全家迁居西里西亚省的格里威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他的父亲是塔德乌什·扎加耶夫斯基,母亲是露德维卡·扎加耶夫斯卡,婚前姓图尔斯卡。扎加耶夫斯基一家在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策的影响下于同一年被驱逐出利沃夫,搬到了格利维采市,他在那里毕业于安德烈·斯特鲁格五中学。

中学毕业后,扎加耶夫斯基进入克拉科夫雅盖沃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后来,他在AGH科技大学教授哲学。1967年,他以《音乐》一诗在《文学生活》杂志上发表,正式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他的作品和评论曾在《奥德拉》(1969-1976)和《创作》(1969年,1971-1973)等杂志上发表。在此期间,他参与了新浪潮(Nowa fala)文学运动,也被称为“68一代”。该团体的目标是“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宣传对现实的篡改和语言的占有”。

大学毕业后,扎加耶夫斯基开始写诗,成为波兰1970年代上半叶出现的非官方文学运动“新浪潮派”的代表人物。此外,他先是在一个冶金学院任教,后到一家文学刊物做编辑,直到因参与政治抗议活动被除名。1972年至1978年,扎加耶夫斯基先后出版诗集《公报》《肉店》《信》。并于1975年在日内瓦获科希切尔斯基基金会国际文学奖。

1979年,扎加耶夫斯基赴德短暂居留并从事写作。1982年,因波兰团结工会争取权利引发的“工潮”,波兰当局发布戒严令,作为异议诗人,扎加耶夫斯基虽未受到监禁,但仍因“个人原因”,被迫离开“营房般阴沉”的波兰,移居巴黎。在法国,他迅速加入到波兰移民知识分子的圈子,参与文化刊物的编辑工作。同年出版诗集《多重性颂》。

1983年起,扎加耶夫斯基便往来于法国和美国之间,靠在美国大学教授诗歌课程和写作收入生活。他曾在克拉科夫的克拉科夫雅盖隆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和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诗歌工作坊和创意写作课程。他曾是芝加哥大学的教职员工,并是其社会思想委员会的成员。他教授了两门课程,其中一门是关于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在他去世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评论说,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诗歌老师。

1985年,出版诗集《去利沃夫》《震惊》。1988年,扎加耶夫斯基获纽约绿色回声奖。1990年至1997年,先后出版诗集《画布》《火地岛》《神秘学入门》和散文随笔集《团结,孤独》《两座城市》,并分别于1995年获纽约古根海姆奖学金,1996年获斯洛文尼亚瓦伦西亚国际文学奖。

2000年,出版散文、随笔集《另一种美》。同年在瑞典韦斯特罗斯获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奖。2002年,扎加耶夫斯基回到波兰,定居古城克拉科夫,同年获得慕尼黑霍斯特·边克奖。2004年,获得由美国《今日世界文学》颁发的有“小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2010年,扎加耶夫斯基在意大利特雷维索获欧洲诗人奖。次年出版诗集《无形之手》。

2014年,扎加耶夫斯基获得中国《诗歌与人》杂志主办的第九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2015年,他获得了海因里希·曼奖。2016年5月,他获得了图宾根大学的利奥波德·卢卡斯奖。同年,他还获得了荣誉军团勋章和匈牙利笔会颁发的雅努什·潘诺尼厄斯诗歌大奖。2017年,他获得了阿斯图里亚斯公主奖,“这是西班牙语世界中最重要的奖项之一”。2018年,他的散文集《初学者的诗歌》被提名为波兰最高文学荣誉奖尼克奖。2019年,扎加耶夫斯基获得了科学与艺术的梅里特勋章。在他有生之年,他经常被提及为诺贝尔奖的潜在获奖者。

2019年,其作品《波兰史》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发行。2020年,扎加耶夫斯基的诗集《无形之手》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个人生活

扎加耶夫斯基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曾是中学校长,父亲是工程师、教授,母亲受过良好教育,有成为诗人的理想、文学修养极好。

荣誉奖项

创作特点

主题

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存在一条主线,以对不合理社会制度与秩序的反抗始,到与世界和雅威的和解终。作为在“新浪潮”这一非官方文学运动中涌现的主要诗人之一,他的早期文学创作在某种意义上,成功地担当了为一代人发言的角色,而写诗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政治制度进行大辩论,对那些空洞的修辞进行嘲弄、暗讽和戏拟。德国短暂居留期间,当他终于得以远距离反观祖国波兰的社会现实和自己走过的创作道路时,他开始感到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似乎都只是某种精英分子的“空谈”,且不论他如何深地介入到人们的反对和抗议者活动之中,他们要求他的总是更多。他突然意识到:如此深陷一种“反对者的热情”,他在诗歌写作上的创造力会不会开始枯竭?扎加耶夫斯基由此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愿望:成为“有别于异议者的异议者”。扎加耶夫斯基告别了仅仅是作为抗议写作的诗歌,而坚持在个人对世界外在的关注和内在的审视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作为一个来自“第二欧洲”的流亡作家,扎加耶夫斯基天然就带有一种道德遗产和一颗“黑暗的心”,他被要求讲述他的历史和记忆。对扎加耶夫斯基来说,写作诗歌也是他不间断地表现个人经历和民族历史的一种尝试。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一代。扎加耶夫斯基未曾经历那个最为残酷的年代,但这个年代深深地留在他的记忆里。他那首被当作所有移民和流亡者的圣歌而广泛流传的《去利沃夫》,就复苏了他对在婴幼时期被迫离弃的家园的回忆。他“回忆”历史的疼痛,试着从中找到某种人性的东西,并将历史转化为抒情,转化为一种悲剧性的愉悦时刻。他唤起了人们对已逝的天真与美丽、虽不完美但已被理想化的过去的想象。

风格

扎加耶夫斯基师承切斯瓦夫·米沃什和兹别格涅夫·赫贝特以及宽广的波兰诗歌文化传统。他的作品既有“反讽”,一种对于世界审慎质疑而富于幽默的态度,又有一种对于历史和存在的信心。他的作品富于思想性,或说智性与思辨的色彩。他在诗中显示他的生活,又超越了纯粹的思辨。他思考怀疑与反讽的价值,划清诗歌的边界。他的诗辩更像是在防守,而不是在进攻。

扎加耶夫斯基认识到“反讽”在对抗野蛮的、没有灵魂的官僚制度时也许是有用的,但反讽无法将人们带到高处,即使在“反讽”和“对抗”的同时,他也没有失去赞美的热情和能力。他摒弃了狂暴、夸张的牺牲姿态,而是以“安宁”和“平静”来对抗周围的一切。不停的漫游为扎加耶夫斯基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故乡的丧失,二是世界性眼光的获得。故乡的丧失可以通过诗歌的还乡来弥补;而在德语法语英语区的漫游生涯,则让他同时得到了三种语言文学的滋养这使他的个人风格与周围世界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开始强调世界的丰富性和具体可感的细节,以及日常经验的形而上学

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贴近生活真实,抛弃了语言中华而不实的成分,风格简洁、朴实,富于思想色彩。他善于把日常生活陌生化,在熟悉的处境中揭示新意,带来各种令人惊奇的效果。《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是扎加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一首诗,也是这个地球迎来新世纪的黎明之后所呈现的最有力的诗。在“9.11事件”后第六天,《纽约客》首次(也是惟一一次)在封底的位置发表了这首诗,使扎加耶夫斯基的名字一夜间在美国家喻户晓。无数悲伤的美国人捧着这首诗祈祷,无数悲伤的家庭把这首诗贴在了冰箱上。在灾难和希望、残缺和赞美之间的琴弦上行走,构成了扎加耶夫斯基内在的诗歌张力,那种平衡感也强化了他的音色。这是“发现”而非“发明”,是对世界矛盾本质的呈现而非评判。相应地,诗人在描写人类的处境时,既能深入其中透视,又能站在远处以略带讽谕的态度观望;在描写大自然的风景时,既能展示其辽阔的画面,又能保持细节的清晰。他的诗有着强烈的道德感、伦理感,同时有着很强的对审美超越、审美愉悦方面的追求,这两者在他笔下达到了精妙的平衡。

人物评价

“历史和形而上的沉思在扎加耶夫斯基的诗中得以统一”——美籍波兰诗人、诺贝尔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

“扎加耶夫斯基之所以受到中原地区诗人和读者的特别关注和喜爱,除了他诗中优美、人性慰藉等因素外,也许更在于他那里所体现的作为一个东欧诗人特有的精神品质和道德承担的力量。”——诗人王家新

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贴近生活真实,抛弃了语言中华而不实的成分,风格简洁、朴实,富于思想色彩。——《诗刊

美国诗人罗伯特·平斯基观察到,扎加耶夫斯基的诗歌“关于过去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历史不是死者的编年史……而是一种潜藏在人们日常所见所感中的巨大、有时微妙的力量,以及我们看待和感知事物的方式”。《世界文学今日》的评论家约阿希姆·T·贝尔指出,扎加耶夫斯基诗歌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包括“夜晚、梦、历史和时间、无限和永恒、沉默和死亡”。科尔姆·托宾指出,在他最好的诗歌中,“他成功地使想象的空间与经历相连接;他所看到、听到和记住的事物,无论是悲伤还是快乐,对他来说都具有同样的力量”。

人物逝世

2021年3月21日,亚当·扎加耶夫斯基在克拉科夫逝世,享年75岁。他曾获得过功勋铜十字勋章,并两次获得波兰复兴勋章军官十字勋章。1992年,他获得了古根海姆学者奖。他赢得了2004年诺伊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被认为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前奏,是继切斯瓦夫·米沃什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波兰作家。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