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船 :杨光华、王嘉主演的剧情电影

更新时间:2024-09-20 17:01

电影《他们的船》是以2006年7月,湖南省南部因“碧利斯”热带风暴而引发的一场五百年未遇的特大山洪灾害为背景,平实地讲述了灾民柳叶嫂一家在灾后所表现出的坚强、朴实、善良与宽容;通过“一只小木船”的修复阐述了:一个民族只要精神不倒,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来面对和迎接一切已经经历过或没有经历过的灾难。

剧情介绍

一场惊恐万壮的大灾难过后,失去的已永远失去……

心是静静的,湖水是静静的,满目苍的群山是静静的……

湖岸边有一户温馨的人家,当家人大牛在却这次洪灾中因救人而永远的失踪了,守寡带大儿子的娘无法承受大牛的死,她不相信儿子就这么走了,哭瞎了眼,每天去湖边呼找大牛,静静的湖面上因而常常飘荡着娘一声声悲凉的呼儿声,瞎眼婆的精神也因此变得有些恍惚了……

柳叶嫂侍奉着婆婆、带着年幼的儿子,忍着悲痛,坚强的挑起了一家人灾后生活的重担……全家被毁的河木桩被老支书铁秤杆临时安置在柳叶嫂家中,同时帮忙照看每天去湖边的瞎眼婆,瞎眼婆在时疯时癫中把河木桩认成了自己的儿子大牛……

善良的河木桩尽自己的可能帮助着这个家,他的到来为这个破碎的家增添了男人的气氛,袅袅升起的炊烟中有了温暖……

在一个月圆高照的夜晚,河木桩向这个家坦然的说出了心中的一切,原来在洪灾的当晚,大牛在精疲力尽的救人后落水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巧遇了河木桩的船,但装着一船老少的小木船无法再装下一个人,大牛毅然松开了紧抓船帮的手……河木桩因此深深地负疚,但这个家用博大的爱宽容和谅解了河木桩,河木桩在与这一家人的相处中,似乎也融入到了这个家中,这个家又有了笑声,而河木桩与柳叶嫂心中,似乎在滋长着另一种宁静的情感……

河木桩在泥泞中找到了当晚大牛在洪水中划的那只船,将这只船修复如新……

一个清新的早晨,河木桩和柳叶嫂划着这只修复如新的船走向了大湖的远处……

角色简析

柳叶嫂:三十岁左右。心地善良的农村女性。丈夫在洪灾中救出十几个人,自己却被洪水吞没。她来不及多流泪,侍奉着为儿子哭瞎了眼的婆婆,抚养年幼的儿子。她挑起灾后重建的重担,女性的传统美德她都具有。强忍悲痛也就是她的坚强,她的宽容也正是她的忍辱负重。一切都在默默承受,脸上尽管很难看到笑容,然而却照样有着细微而丰富的表情。表演时怎样寻找人物的行为动作?其依据是,自然灾难给她带来巨大不幸,她却仍然知道,人不能只顾自己。她觉得自己不能多拿救济物质,多拿了会对不起死去的丈夫。她是个不相信眼泪的强者,却又会情不自禁地落泪,但那只是默默地,不会哭出声来。她是一个女人,深切怀念着自己的丈夫,对丈夫有着铭心刻骨的爱。在与河木桩的关系处理上,女人对异性的感觉于她而言巳是封存起来了,然而却又在不经意之间自然流露……

河木桩:三十多岁。憨厚与善良的本性中,藏着男人的阳刚之气。话不多,内心世界却很丰富。房屋被冲垮,家人被洪水夺去生命,可想而知,心里该承受着多大悲痛。他想忘记一切,然而在他几乎麻木的心灵里,却无法忘掉舍去自己生命而救下十多个乡亲的好兄弟大牛。他常常悄无声息地睁着双眼想,想自己那天怎不救出大牛。他甚至觉得,大牛的死除了小木船超载的原因外,就怪他自己‘贪生怕死’。他为此歇斯底里,仰天咆哮。这个平时话语不多的人,发狠起来却甚是粗豪。此人一般情况下不会笑,笑起来也只是咧咧嘴,很憨厚。对柳叶嫂的情感,应是一种极为内在的人本潜能……。除了会干各种农活,他还会驾船、修船、打渔。他为自己没能搭救大牛而深深忏悔,因而把大牛遗留下的一把唢呐,吹得惊天动地、凄婉无比……

瞎眼婆:六十多岁,柳叶嫂的婆婆。和千千万万母亲一样,她也痛爱着自己的儿子,然而儿子却永远离她而去。儿子大牛的死使她哭瞎了双眼,变得精神恍惚。她不愿面对残酷的现实,让自己生活在想象之中。在她的潜意识中,河木桩成了自己巳经死去的儿子。在这个人物的另一面却是多么令人震惊,在幻觉中活着,在这样活着的过程中,许多下意识的细节、语言和肢体动作都表明,老人不仅没有疯,而且从骨子里,她是一位深明大义的伟大母亲。她有时在言语上会显出几分“刻薄”,而这恰是她性格里独特的一面。透过这‘独特’,看到的是她的慈祥与善良。通过视觉语言的层层递进,慢慢完成了人物塑造,这个双目失明的老人,心境原来像湖水一样的明朗、开阔。令我们深感不安的是,她会常常不由自主地,一个人在湖边寻找永远也回不来了的儿子……

湖伢子:八岁左右。一个很倔强的孩子。当他知道河木桩没救他的父亲,非常愤懑;当着河木桩的面,扔弃河木桩给他买的新书包。他上学过不了河,却拒绝让河木桩帮助,甚至用牙将河木桩咬出了血。值得提请注意的是,孩子此类行为动作,皆源自于这场巨大的洪灾。一个孩子,失去了父亲,自然有着难于言表的悲痛。他曾经恨河木桩,但后来也像奶奶和妈妈一样原谅了他,并与河木桩成为了好朋友。他有几分乡下的孩子的顽愚和蛮气,但那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他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他很爱自己的父亲,与父亲遗留下的唢呐,纠葛成刻骨铭心的情结。

老村长:一方面他是善良的农民形象,另一方面又是个主持公道的好村长。他具有代表性,也是人物的符号功能。通过他不难感觉出,这儿的人们在经受灾难之后,表现出了难能可贵的乐观。通过他,也能体现政府形象、及千万援助者们的人道主义精神。

影片评价

在共通的人物情感领域中注入“南方特色”,大概也是一种寻根意味上的文学情怀。在抒发诗意的同时,追求南方山风轻轻吹过的那般清和日丽的意境,使风俗民情于绮丽风光中悠然展示,让浓郁的人情在淡雅的风格里婉转而缠绵。人情的诠释是给予心灵以丰富的文化与思想内涵,在高度文化品味的涵盖下,构成人物命运关系及由此形成人物内心微妙的情感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阐述和表达人情也就是《他们的船》内容的全部。若把这部电影当成一份“人情谱”,则可列为如下几层:

河木桩与大牛娘。

河木桩与柳叶嫂。

河木桩与湖伢子。

柳叶嫂与瞎眼婆婆、及儿子。

他们对死者大牛悲情与思念……

《他们的船》表面风格属于优雅,却不失浓郁的人情。首先是漫布于全剧的诗情画意。面对美丽的东江,你会赞叹大自然的优美;然而情感与思想必然相联,当你看到洪灾后的景象,会因这场灾难而变得肃穆无声。你在灾后的土地上体验与探寻,不难发现在情感世界里可开掘的不仅仅只是悲伤,还有着人性坚强与善良的各个层面。溶化心中无限的伤和痛,寻觅灾难中人性的弱脆与祟高,却原来《他们的船》包容着对于生命的严肃思考。

获奖情况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环保电影,传媒大奖最具潜力女演员奖。

影片制作

影像特征

山清水秀的南方山区,有时翠绿葱茏,有时淡如水墨。本片外景的特殊性将对此有所束缚。我们所要表现的东江水库虽说很美,但并非原生态的自然湖泊,难度在于弄不好会成为普通的风光介绍,所要的‘诗情画意’则出不来。灾后景象中,没有小桥流水人家,也无炊烟袅袅的村落,更失去了美丽田园的烟雨朦胧和往日那优雅的乡村意境。令人兴奋的是,我们完全可以从那些束缚中挣脱出来,于“灾难”中寻找本片独特的氛围和意境。可多营造画面的气氛,如:雨、晨雾、暮霭、及水的透明度与质感。在静态而凝重的画面中强调人物动作;适当运用运动镜头时,应考究运动的合理性。影调与色彩处理,应考虑季节与地理环境的变化因素。时值深秋,黄色与湖水的深绿形成迷人的的中性阶调。夜景与日景合理搭配,夜景不宜太多,有些夜景可改为日景拍摄。做“水”的文章,尽可能拍出水的透明感、水的质感(条件许可的话,可在后期通过特技作较佳处理)。光的强度与光质从根本上影响着影像质量,既强调明暗反差,造成艺术“沉重感”,又必不可放弃画面中人与景物的质感。单幅画面的画质与本片和谐而深远的整体意境,形成我们执着追求所得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一种整体影像效果:让生命与诗意融为一体,让思想与内涵溶化在平实的生活境界之中。

外景选择与场景加工

充分利用现有外景的前提下,思考搭景问题。估摸需要搭建或局部加工的声景有:柳叶嫂家、灾区的村落、船停放的湖滩、临时小学校……搭景选择地点非常重要,在根据剧作内容的同时,还需高度发挥创造性。如,搭建柳叶嫂家,既要体现灾区特定环境,又要有一种美的韵律。当然还需考虑表演调度、布光等诸方面之因素。“灾后场景”的处理上,虚实相间,既实又虚,既要体现灾区特点,又要注重艺术造型的意境。如,在断壁残垣中可搭些帐篷作点缀……这次场景比较分散,拍摄上会成倍增加难度,这需我们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和配置良好的技术装备。

民俗特点

这是个经常被人说,却很难真正去做、更难做好的话题。取民俗精华,蓄思想与内涵,上文化档次;传承民俗中的大雅与大俗。如,湘绣的俗可为大雅之俗,竹制品手艺可谓大俗之雅。宗旨是要将南方民俗中的精髓包容其中。唢呐,是全片一件极其重要的道具,吹唢呐的戏很多,望能对它的‘特色’引起足够重视。

人物造型的地方特色

拍摄南方的东西,要把人物弄得具有南方特色。人物造型时,发式、服装,均应溶入到现实生活的环境之中,让表演者就是灾后生活中的人。艺术化的处理南方的“山清水秀”,将高反差的人物影像,置入南方农村别致的画卷之中。表演者设计人物的行为动作,用心去体验角色的时,应考虑农村生活的特点。如驾船、吹唢呐等。

声音问题

声音是造型的重要部分。在结构影片及创作思维之时,应注重对各种声音的处理。在台词方面注意语言特色,既语言中的南方韵律,以此增强真实性,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南方人的粗犷与北方人之豪放,二者之间既有微妙差别又有着及其相近的共同之处。我们稳约感到,在多元化的音响构成里,“唢呐声”似乎应起到引领全篇的统帅作用。

演职员表

演员表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