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 :卢新华创作的短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3-09-25 17:29

《伤痕》是卢新华创作的短篇小说,1978年4月,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卢新华,因所在的班级要出墙报,完成小说《伤痕》,发表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墙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于《文汇报》,1978年底,同名连环画刊登在《连环画报》上。后来,小说还被翻译成英、法、德、西、日、俄等十几种文字。

《伤痕》讲述了“文革”中,积极要求上进的青年王晓华,因为母亲被打成叛徒而决定与其划清界限并离家出走。一别九年后,母亲的冤案得到昭雪,她才踏上归途。然而当她赶到医院见母亲最后一面时,母亲已经去世。它以极“左”思想造成的母女两代人巨大的情感失落,揭示了“文革”留给人们的沉重精神创伤,是“伤痕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

《伤痕》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文汇报》将刊载有小说《伤痕》的报纸加印到180万份,小说先后被20多家省、市广播电台播发,并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8年9月到10月,《文汇报》以“评小说《伤痕》——来稿摘登”的形式,刊发三个版面。

内容简介

“文革”中,王晓华的妈妈被“四人帮”定为“叛徒”,她出于对组织的信赖,对这一冤案、假案信以为真,毅然与母亲划清界限,不辞而别,初中还没有毕业就上山下乡了。漫长的九年中,王晓华一直在孤独彷徨和痛苦中熬煎。尽管她采取很决绝的方式对待妈妈的来信和寄来的东西,但她的入团问题还是迟迟不能通过组织的审查。在农村生活和劳动中和她建立起亲密关系的男青年苏小林,由于王晓华的家庭成分问题而不能调动工作,一对有情人被迫中止往来。从那以后,她几乎完全变了一个人,比先前更沉默寡言,表情也近乎麻木起来,只能把自己残存的感情献给在乡村学校所教的孩子们。粉碎“四人帮”后,被严重摧残而患了重病的妈妈,经上级领导部门甄别后彻底平反了。她渴望见上女儿一面,可当王晓华赶回家探望时,妈妈已经离开了人世。妈妈临死前给女儿的信中说:“虽然孩子身上没有像我挨过那么多‘四人帮’的皮鞭,但我知道,孩子心上的伤痕也许比我还深得多。”王晓华在痛苦地回忆这些年的不幸遭遇后,默默地想:“亲爱的妈妈,女儿永远不会忘记您和我心上的伤痕是谁戳下的。”

创作背景

创作缘起

1978年4月,复旦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文学评论专业的学生卢新华所在的班级要出墙报,班委会要求每个人准备一份墙报稿。在此之前,卢新华在现代文学作品分析课上学习了鲁迅的小说《祝福》,许寿裳评论《祝福》时所说的“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封建礼教吃祥林嫂”,特别令他激赏。他脑海中涌起无数个受“四人帮”精神毒害的青年形象,以及被“四人帮”迫害致死的老干部形象,逐渐形成了“‘四人帮’给中原地区社会留下的最深的伤痕是在精神、思想、心灵上”的思想主题。在这一思想主题指导下,他当晚就开始进行创作。在写作时,他学习鲁迅塑造人物的方法,没有攫取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是把多年来所见所闻进行概括,虚构人物和故事,完成了小说《伤痕》。

发表经过

《伤痕》出现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一年级墙报《百花》上之后,引来全校学生观看,很多人边看边流泪。《文汇报》编辑钟锡知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师孙小琪那里听说了此事,便要来手稿阅读。读完后,他意识到这篇小说从根本上质疑了“文化大革命”,以及酿成这场惨祸的“以阶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理论。虽然发表这样的小说有政治风险,钟锡知还是打算发表《伤痕》。在编辑部内部对《伤痕》也有不同看法,文艺部负责《风雷激》副刊的徐开垒明确指出小说不宜发表,而以文艺记者路远为首的一部分同志则公开支持徐锡知的决定。徐锡知又花了两个月在上海、北京的文艺界广泛、反复征求意见。在此期间,卢新华曾将《伤痕》寄给《人民文学》,但被《人民文学》退稿。就在卢新华被《人民文学》退稿后不久,在《文汇报》总编辑马达支持下,徐锡知正式约见卢新华,表示《文汇报》会冲破阻力发表他的小说。

根据编辑部的意见,卢新华对小说中可能引起“影射”嫌疑的地方进行了修改,例如小说的第一句话除夕的夜里窗外“墨一般漆黑”,改成“远的近的,红的白的,五彩缤纷的灯火在窗外时隐时现”,同时加上一句“这已经是1978年的春天了”;车上“一对回沪探亲的青年男女,一路上极兴奋地侃侃而谈”改成“极兴奋地谈着工作和学习,谈着抓纲治国一年来的形势”;小说的结尾则改成主人公“朝着灯火通明的南京路大踏步地走去”。小说修改完成后,根据马达的意见,徐锡知又把小说清样送到上海市委宣传部审查。副部长洪泽区发回了书面的支持意见。于是,1978年8月11日出版的《文汇报》以一个版面的篇幅刊发了《伤痕》。

人物介绍

王晓华

出身革命干部家庭的女青年,从小就受到父母亲良好的革命教育,怀着朴实、纯真的阶级感情,但由于年龄小、缺乏丰富深刻的社会生活经验,造成她政治上的天真幼稚,导致她成为极“左”思潮的俘虏和牺牲品。母亲被打成叛徒,给她精神上带来莫大痛苦。她不愿相信这些是真实,但又轻信了“四人帮”搞的所谓罪证材料,决心与叛徒妈妈决裂。在上山下乡的九年中,她的内心始终处于痛苦、矛盾之中。

苏小林

和王晓华一起下乡插队的青年学生。沉着稳重,真诚善良。他和晓华在火车上相识,得知她的经历后,热情地支持她、帮助她,被晓华视为可以信赖、可以倾吐内心苦闷的亲人。在几年的生活和劳动中,他与晓华产生了纯洁的爱情,建立了恋爱关系。虽然晓华为了他的前途着想,宣布和他断绝关系,他却仍旧真诚地爱着她,还冒着严寒到医院帮助护理晓华的妈妈。

王晓华的妈妈

革命干部,曾经在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下抢救过伤员。在“文革”中,她被“四人帮”诬陷为叛徒,不但身体上受到巨大摧残,患上严重的疾病,更被心爱的独生女晓华所抛弃。虽然多年来女儿拒绝和她联系,她却深知孩子心上的“伤痕”也许比自己还多,因此渴望能见到女儿。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伤痕》借个人立场的控诉,揭开了“文革”给人们造成的伤疤,极“左”思想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的腐蚀和毒害。言说的既是大历中的小人物,也是一个民族在经历过历史倒退后的踌躇、悔恨却又不失理想主义的状态。刚刚16岁的王晓华,因为母亲被打成叛徒而受到社会歧视,她为了使自己有个做正常人的前途,同时也出于对组织的信赖,毅然与母亲划清界限,不辞而别,到农村插队落户。她以人情伦理的扼杀和生命青春的毁灭,证明了一个虚妄的“革命”立场,但在长达九年的务农历程中,她却忍受着情感的煎熬,忍受着心灵的伤痛以及种种不公平的待遇。王晓华的行为代表了“文革”时期大多数虔诚的年轻人的思想状况,她与母亲的“决裂”,包含着一代“革命接班人”的生命悲剧。同时,主人公身边的人,如公社团委负责人、公社书记等,也受了“四人帮”思想的毒害,可以说是“四人帮”的受害者,但他们却身受其害而不知其为非,以自己反受之毒,不自觉地摧残着王晓华,在她的心灵上“戳”下一个又一个伤痕。这让人们认识到“极”左“政治造成的悲剧是家庭的悲剧,也一个时代的悲剧、一个民族的悲剧,所造成的伤痕是深重的。这正是作品给千百万人以心灵震撼的原因。

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它揭示了历史与个人两种叙事立场的分歧。小说结尾,当王晓华获知母亲的所谓“叛徒”身份是被诬陷的,而且现在已平反时,她匆忙回家探望母亲,但母亲却患癌症去世。虽然这样的悲剧写法并无新意,却使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哀和忏悔之情弥漫在整篇小说中。以前,在战争文化心理的支配下,既然历史证明光明已经战胜黑暗,那么,文艺创作就不能以悲剧收场,而必须指示出胜利者必胜的“历史规律”。而《伤痕》却写出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个人性的“伤痕”,并由此生发出对历史理性的怀疑:虽然“文革”结束了,历史出现了光明,但作为无法重复的个体生命,它的被摧残的价值何在;那些因为“文革”时期的暴政而失去了的生命、青春、天伦和欢乐,永远也无法再回来,文学创作是不是应该对其进行悼念和歌颂。

艺术特点

《伤痕》运用的是现实主义手法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在内在思维逻辑、叙事结构、表现形式、语言特点上,还带有“文革”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影子,艺术上比较毛糙稚拙。但是,该小说重视“真实”和“真诚”,采用了叙述主体通过回忆来展开叙事的结构,虽然使用第三人称,却实际上以第一人称为视角讲述故事,开掘日常生活。这使得文体叙事暗合着读者的日常生活经验,有效地防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由于没有感同身受而产生种种“间离效果”和“陌生化”效果,特别是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对普通人生活和情感的再现,保障了“真实感”。与发表于它之前的《班主任》相比,《伤痕》中的情感更为深厚低沉,悲情性更强。

作品影响

《伤痕》发表后的一两个月里,《文汇报》收到1000多封来信。这些来信对小说表示支持和赞扬,很多读者称自己或身边的人就有过像王晓华一样的经历。上海、北京两地的作家也支持报社继续文艺战线的拨乱反正做出努力。根据小说发表后各方面的评论和一些带普遍性的思想认识问题,从1978年9月到10月,《文汇报》以“评小说《伤痕》——来稿摘登”的形式,编发三个版面。来稿作者中有像王朝闻这样的评论家,也有工人、解放军、教师、插队青年,来稿都肯定了小说的积极意义。

小说先后被20多家省、市广播电台播发,并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78年的年底,由李斌、刘宇廉和陈宜明改编的同名连环画在《连环画报》上发表。后来,小说还被翻译成英、法、德、西、日、俄等十几国文字。

20世纪70年代末,中原地区文学界形成了揭露“文化大革命”期间种种苦难的文学思潮,该思潮虽以刘心武于1977年11月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为发韧之作,但由于《伤痕》所产生的影响力,这一思潮被命名为“伤痕文学”。从文学史意义上来说,《伤痕》也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开端的标志。

作品评价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批评家陈荒煤:《伤痕》写的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有相当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尽管小说有些描写还不够真实和深刻……事件和人物都不够典型化……可是毕竟概括了地描写了这一个历史的大悲剧的一个侧面。小说终究挖掘了一个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题材……这就是《伤痕》尽管还有缺点,仍然在广大群众之间激起广泛反响的最根本原因。这也就是从作品总的倾向来看,它能够激起广大群众对林彪、“四人帮”仇恨的原因。这应该说是一个好的作品。

作者简介

卢新华

如皋市人。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69年在原籍插队。1973年应征入伍。曾任上海市文汇报》文艺部记者,后辞职经商。1986年出国留学,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文学硕士学位。上海市青联第四届常委,第四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代表。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小说《伤痕》、《表叔》、《典型》等,中篇小说《魔》,长篇小说《森林之梦》、《细节》、《紫禁女》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