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鼬 :鼬科鼬属的一种动物

更新时间:2022-11-26 08:54

伶(拉丁学名:Mustela nivalis),又称银鼠、白鼠、矮伶鼠,是食肉目鼬科的一种陆地动物。

伶鼬是鼬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也是体型最小的食肉类动物之一。其身体细长,尾巴较短,一般短于体长的1/5。伶鼬体重为40~70克,体长为13~28厘米,尾长为17~20厘米。伶鼬的毛发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夏季,伶鼬背面的毛发自上唇往后经过体侧,直至尾尖及四肢外侧均呈褐色或咖啡色,喉部、颈侧到腹部则呈白色,背面与腹面颜色分界线明显。足背上常混有白毛,足部有五个趾头,趾和掌垫都隐藏在毛中。冬季时其全身都为纯白色,除个别个体其尾尖常残留有少量褐色毛。

伶鼬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南到非洲北部中,总体而言,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在中国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等地均有分布,以洞穴作为居所,单独生活。主食小型啮齿类,亦捕食益鸟、蛙、昆虫等。

伶鼬是混交制,每年繁殖一到两次。伶鼬一般在早春发情交配,其寿命为10年。伶鼬会捕食啮齿动物,有利于农牧业的发展。

2000年,中原地区将伶鼬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形态特征

伶鼬个体小,身体细长,尾巴较短,一般短于体长的1/5。伶鼬体重为40~70克,体长为13~28厘米,尾长为17~20厘米。

伶鼬的毛发短而密,会随着季节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夏季,伶鼬背面的毛发自上唇往后经过体侧,直至尾尖及四肢外侧均呈褐色或咖啡色,喉部、颈侧到腹部则呈白色,背面与腹面颜色分界线明显。足背上常混有白毛,前后肢皆有五个趾头,趾和掌垫都隐藏在毛中。前肢腕部处生长着数根向外的白色长毛,其为触毛。爪纤细弯曲,又不失尖锐。通常,伶鼬在秋末开始换毛,直到冬季其全身都为纯白色,嘴角无棕色斑点,除个别个体其尾尖常残留有少量褐色毛。雌兽有5对乳头,其腋下有2对,鼠蹊[qī]部有3对,有34颗牙齿。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伶鼬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南到北非保加利亚日本加拿大美国韩国葡萄牙和中国均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等地区。

伶鼬是一种原产于西伯利亚地区、美国北部、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南部以及欧洲大陆(包括爱尔兰)的野生物种,被引入新西兰亚速尔群岛、克里特岛和马耳他等地。

栖息环境

伶鼬生活海拔为0~3860米,栖息于山地针阔叶混交林、林边灌丛、草原、丘陵和盆地等环境,有时在枝丫下、石堆中也可发现。其喜欢生活在干燥的地域。适应性极强,甚至会在乡村周边等人类生活环境中生活。伶鼬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巢穴,很少主动挖洞,常侵占小型啮齿类洞穴作为居所,通常会选择茂盛的树丛下的巢穴,如枯枝落叶或混交林,也会利用倒木、岩洞、草丛和土穴等作为隐蔽场所。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伶鼬主食小型啮齿动物,亦捕食小鸟、蛙、昆虫等。伶鼬的新陈代谢速度极快,几乎达到了同等大小的哺乳动物的两倍。其对热量摄入的需求大导致它每天必须吃掉超过自身体重的食物,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为了避免死亡,伶鼬会规律性进食,常昼夜不停地进食。主要在白天活动,但夜间也会外出寻食。由于食物消耗量大,伶鼬还会储存粮食。据研究者统计,一只成年伶鼬一年可吃掉大约2000~3000只老鼠或田鼠。

伶鼬采用跳跃或奔跑方式进行移动,行动迅速。由于身体修长,它们可钻入地穴中去猎食。伶鼬视觉、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有着纤细而尖锐的前后爪,这些都有利于它们猎杀动物。伶鼬具有克制鸟类的技巧,其会直接撕破鸟类的喉咙

防御行为

伶鼬的天敌有黄鼬、狐等食肉目类和猛禽。当伶鼬遇到敌害时,它会发出嘶嘶声和尖叫声,来表示警告。如果没有效果,伶鼬也会和其他所有鼬科动物一样,从肛门腺中释放出一种强烈难闻的气味,使得敌害难以接近伶鼬。伶鼬通过使毛色与周围环境达成一致,从而达到伪装的目的。这样就可以减少被捕猎的风险,提高其生存的几率。在冬季,白色的毛发既有利于伶鼬躲避天敌,同时还可以隐藏身形进行捕食

交流行为

伶鼬会利用其嗅觉、听觉、视觉来寻找猎物,其有着较长的胡须,有助于识别猎物和进行空间定位。伶鼬会通过不同的叫声来进行交流。据记录,伶鼬有着不同的叫声,有吠叫、嘶嘶声、啁[zhōu]啾声、吱吱声、尖叫声和颤音等。在不同的刺激下,伶鼬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嘶嘶声被认为是对较小威胁的回应,而啁啾声则被认为是对更强烈威胁的回应。颤音被认为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问候,也是亲属之间的交流。

伶鼬偶尔会表演一种“战舞”。伶鼬会进行一系列间歇的跳跃和扭动其身体,通常四肢会变得僵硬,背部拱起,背部和尾部的毛发会竖起,伴随着声音的发出。这种战舞被认为是伶鼬用来迷惑猎物,给其带来狩猎优势的一种行为。所有年龄段的伶鼬都会跳这种舞,但在年轻的伶鼬个体中更为常见。在伶鼬与其亲属之间玩耍时,也会跳这种舞。

领域行为

伶鼬会使用猎物或其他动物留下的巢穴,其从肛门腺释放出的气味分泌物是区分伶鼬个体领域界限的标志,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领域有着明显的重叠。这种重叠会发生在伶鼬种群密度很高的时候。伶鼬领地的大小也随猎物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当猎物的密度越大时,伶鼬寻找猎物所需的时间越短,其领地就越小。

生长繁殖

交配产子

伶鼬是混交制,雄性雌性都会与多个伴侣进行交配。伶鼬的发情期持续较长,一般约在早春3月开始交配,怀孕期约为54天,每胎产3~7个幼崽。伶鼬每年繁殖一到两次,猎物的密度会影响繁殖的次数。雄性通常会在自己的领地范围内活动,到了繁殖季节,雄性会离开自己的领地去寻找发情的雌性。雄性求偶的过程并不容易,其中包括与雌性进行打斗、撕咬和翻滚等过程。打斗的过程会一直持续到雄性抓住雌性的颈背为止。当这个姿势完成时,雄性就会骑上雌性,交配时间可持续一个多小时,其目的是为了促进雌性排卵。当交配完成后,雄性就会离开,雌性会在没有雄性的帮助下主动承担起照顾幼崽的角色。雌性的妊娠期为34~37天,雌性会在分娩的两周内将肉带给幼崽。

生长发育

刚出生的幼崽眼睛紧闭,无法获取外界的声音。但在这个阶段,幼崽发育迅速,在32天内都会依赖雌性的奶水,然后才开始断奶。断奶后的幼崽会在母亲身边生活一段时间来学习觅食和捕猎技巧。大约在47天的时候,幼崽能够自己将猎物杀死。在大约9~10周的时候,幼崽会散开并开始独立生活,在野外生长的伶鼬个体平均寿命为2年,其寿命最高长达4年。圈养个体平均寿命5~6年,最高可达10年。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伶鼬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区域,总体而言,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在欧洲地区监测到种数量下降。伶鼬种群在不同的季节和年度上都有波动,有时会大幅增加10倍。在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增长高峰的9个月内,种群数量波动会持续6~18个月。

生存威胁

伶鼬面临的另一个生存威胁是误食灭鼠药,这导致其因中毒而死亡。伶鼬以鼠类为食,人们使用灭鼠剂导致伶鼬在猎杀鼠类的同时容易误食灭鼠剂,从而造成死亡。

伶鼬喜欢开阔的农业栖息地,由于部分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农业栖息地减少,栖息地的破坏给它们的生存繁衍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保护举措

2000年,中国将伶鼬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动物”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捕猎或者破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如需饲养野生保护动物,应遵守相关饲养规定,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2020年,在《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中明文禁止食用保护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进一步打击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等活动。

2021年9月,国家正式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内生活着中国境内极为罕见、由大型到中小型兽类构成的完整食物链,其中就包含了伶鼬。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为伶鼬的繁殖与生长发挥重要的功能作用。

保护级别

对人类的影响

伶鼬会捕食啮齿动物,其通过捕食能够传播疾病。伶鼬的捕食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其会食用具有生态价值的作物和食用能够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的农作物。

生态作用

鼠类是伶鼬的主要食物,其嗜食鼠,是捕鼠能手。森林鼠害是人工林的主要灾害之一,耗子等鼠类会啃食幼苗或幼树的树皮等,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生物防治是治理森林鼠害的重要措施,伶鼬对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抑制鼠类的繁殖。其对消灭田间的野鼠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益于农林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