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凤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职业神经病学专家

更新时间:2024-09-21 13:42

何凤生(1932.06.26-2004.11.16),女,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贵州省贵定县人,职业神经病学专家,英国皇家内科学院名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何凤生本科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专业,进入北京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做神经内科临床工作。1961年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期间一直在第一线工作。此后参与职业病门诊与病房的临床工作,深入一线工厂、农村。1961年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工作中不断运用神经病学的知识研究解决职业和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神经系统造成的疾病。1979年9月在英国进行为期2年的神经病理进修。回国后继续研究1-氯丙烯的周围神经毒性,提出车间空气中1-氯丙烯最高允许浓度的建议值。1991年-1994年进入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工作,了解和学习到外国一些先进技术。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升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名誉所长,不断深化致力于对多种毒物及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2004年11月16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何凤生对多种毒物及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应用职业流行病学、神经行为学、神经病理、电生理、生化及神经放射学等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神经病学与职业医学相结合,取得独创性科研成果,开创中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新学科“职业神经病学”,推动中国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获1984年西比昂·卡古里国际奖、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并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了《中华职业医学》和《神经系统中毒及代谢性疾病》等学术著作。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何凤生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时在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的艰苦环境中度过。她的母亲是学教育的,有着鲜明的妇女解放思想。何凤生从五岁开始上小学,1945年五年级时跳班考取初中南京中华女子中学,1946年进入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1948年年仅16岁的何凤生以连年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进入南京中央大学,在母亲的影响下选择了医学。

工作经历

1955年在南京中央大学医学专业拿到学士,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和平医院神经内科做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经过学习已熟悉神经通路的复杂解剖,积累了一定的神经病学临床经验。1961年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1986年改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成为副所长吴执中教授的神经内科专业的助手。期间跟随吴教授去甘肃省某地农村,抢救因有机汞农药中毒的数10人生命。经过这次锻炼,体会到神经病学和职业病防治间的密切关系。劳动卫生和流行病学对预防中毒的重要性开始植入脑中。此后几年参与职业病门诊与病房的临床工作同时还频繁出差,深入一线工厂防治过汞、二硫化碳丙烯酰胺等工业中毒,到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农村防治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等农药中毒。1961年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工作中不断运用神经病学的知识研究解决职业和环境有害因素损害神经系统造成的疾病。1963年到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病理学家黄克维教授的实验室中进修神经病理近一年。

1979年9月抵达伦敦在英国进行为期2年的神经病理进修。在英语合格后提前结业进入伦敦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学习应用电镜等现代实验技术,系统地研究氣丙烯对中毒小鼠神经系统的病理。1982年回国后继续研究1-氯丙烯的周围神经毒性,提出车间空气中氯丙烯最高允许浓度的建议值。1985年升任中原地区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所长,期间找到中国北方农村每年初春流行的一种非炎性脑病的病因,经过纪年努力在中国境内基本得到控制。1991年-1994年进入世界卫生组织日内瓦总部工作。在这些国际交流活动中,了解和学习到外国一些先进技术,扩大了中国预防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并在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名誉所长,不断深化致力于对多种毒物及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人物逝世

2004年11月16日21时54分,何凤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2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果

在30余年的科学研究中,对多种毒物及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应用职业流行病学、神经行为学、神经病理、电生理、生化及神经放射学等新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神经病学与职业医学相结合,取得独创性科研成果,开创中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新学科“职业神经病学”。

20世纪70-80年代,在中国生产丙烯磺酸钠及R-环氧氯丙烷的工厂中,成批的工人出现周围神经病的症状,病因未能明确,何凤生及其同事通过流行病学、临床、毒理与神经病理等历时十年的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这些工厂所用的原料1-氯丙烯为周围神经毒物,其神经病理具有中枢周围性远端型轴索病的特点,从而丰富了中毒性神经病发病机制的新理论。对中原地区氯丙烯职业危害的防治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为保护作业工人的健康做出了贡献。何凤生这一成果已被作为经典载入美国最新的神经病学教科书

20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每年冬季曾流行原因不明的急性脑病,患儿表现抽搐、昏迷和迟发的肌张力不全,病死率极高,经中国学者初步探明为变质甘蔗滋长节菱孢霉菌产生的霉菌毒素3—硝基丙酸所致中毒后,何凤生及其同事通过临床CT及MRI发现该病有对称的选择性壳核及苍白球病变,并成功地应用节菱孢提取液及3—硝基丙酸染毒动物制成相似的脑部病变模型,从神经病理学及神经生化学进一步证实此病因,为其后彻底控制该病指出了方向。

人才培养

何凤生从事职业病的预防控制研究的四十多年,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成果和辉煌成就,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13名、博士后4名。她培养的许多学生已成为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通过各种职业卫生学习班,为中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业培养了近千余名专业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

论文著作

出版著作

何凤生主编的《神经系统中毒及代谢性疾病》介绍了神经系统中毒性疾病的病理学基础和神经系统代谢性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还编写了《中华职业医学》等学术著作。

主要论文

何凤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万方数据库收录130余篇,以下为部分论文。

社会任职

1991年~1994年曾被聘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职业卫生顾问,并担任多家国际级机构的成员委员等。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科研获奖

人物评价

“何凤生院士是我国著名职业神经病学专家,在多年的科研工作中,将神经病学与职业医学相结合,开创了我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的新学科,推动了我国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多次获得国家和国际奖励。”(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评)

“何凤生是中原地区职业神经病学的奠基人,神经毒理学的学科带头人之一。“”(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评)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3-05-03

有人像家雀,不愿意挪窝;有人像候鸟,永远在路上.东南大学图书馆.2023-05-05

何凤生.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3-05-03

何凤生.中国工程院.2023-05-03

何凤生院士逝世.中国工程院.2023-05-05

何凤生.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05-05

何凤生院士逝世 .中国工程院.2023-05-15

..2023-05-05

何凤生.国家图书馆.2023-05-05

..2023-05-05

何凤生.万方数据库.2023-05-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