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宜慈 :何宜慈

更新时间:2024-09-20 21:25

何宜慈(1921--2003),科学家,何宜武胞弟。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1946年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获电子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任斯坦福大学研究员、高级研究员。曾任台湾新竹市科学园区调备处主任、国民党国防科委副主任。1990年底退休后,任美国逸仙工业园有限公司首席顾问。1992年12月4日,带领有关专家专程回国考察,在天津市投资建立逸仙科学园,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次日,受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亲切接见与称赞。

人物生平

太平洋东岸,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光环照耀世界高科技领域;在太平洋西岸,另一个"硅谷"中国台湾新竹科技园也一样璀璨夺目,享誉世界。而创造台湾"硅谷"奇迹的是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专家何宜慈博士。

何博士祖籍闽东寿宁县斜滩镇。1940年,何宜慈从福州市考入内迁长汀县厦门大学,成为厦大新创办的机电系第一届学生。正值中国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国难当头,厦大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萨本栋校长的领导下,艰苦办学。在萨本栋博士的亲自关怀和培养下,何宜慈尽情地汲取着科学知识,四年寒窗苦读,使他奋飞的羽翼日渐丰满。

1944年,何宜慈大学毕业后,曾留母校任教,1949年移居台湾。1956年,他赴美求学,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而后到美国"蓝色巨人"IBM公司工作,担任IBM纽约州EastFishkill实验室顾问工程师。10余年间,他的科研成果获得36项美国专利,成为IBM公司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见证了美国汹涌澎湃的电子工业浪潮,深刻了解加州硅谷快速崛起的运行模式,跃跃欲试要回台湾发展高科技"硅谷"。1979年,何宜慈回到台湾,担任台湾"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执行长"。他把"硅谷"的火种引到台湾新竹,筹划创办科技园。1980年,他担任新竹科技园管理局首任局长,开始主持制定科技园规划,设计发展框架,在资金筹集、人才训练、环境优化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如针对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特点,新竹科技园为入园创业者提供onestopoperation(一站式)快捷高效服务,使创业者能在一个窗口办好手续,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应对竞争,从而吸引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纷纷入园创业。1984年,何宜慈博士从科技园管理局局长卸任时,新竹科技园已创办了70余家高科技企业,产值达100亿元新台币,一个东方"硅谷"的雏型初露端倪。1984年至1988年,何博士出任新竹科技园指导委员会主任,继续指导、扶持科技园的发展。经过20年的努力,到2000年12月15日新竹科技园创办20周年之际,一组数字展示了它超凡的魅力:方圆6平方公里的新竹科技园,吸纳了300多家高科技企业落户,2000年总销售额达9300多亿新台币。新竹科技园的发展推动了台湾地区经济转型,赶上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快车。何博士创造性的贡献,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90年代以来,何宜慈博士还应聘中关村、厦门火炬科技园等高新科技园区顾问,为祖国大陆新兴科技园的发展出谋献策。1998年与邵建寅葛文勋、苏林华等厦门大学校友共同筹设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及厦门大学萨本栋微机电研究中心。

2003年4月14日,何宜慈先生病逝于加利福尼亚州

设立奖学金

“何宜慈博士纪念奖学金”由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设立,该基金会由王荣腾先生等发起成立,主要致力于资助和支持教育、科研事业。

作为一个知名的公益机构,该基金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台湾大学以及内地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设立奖学金。继2006年至2010年在大海交通大学设立“何宜慈博士纪念奖学金”后,萨本栋教育科研基金会再次在微电子学院设立奖学金,是对学院的支持,也是对微电子学院学生的鼓励。该奖学金主要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本科生,每年奖励4名学生,其中四年级学生1名,三年级学生3名,每人5000元人民币。该奖学金总金额为11万元人民币,第一个设立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何氏兄弟故居

美丽的龙江之畔--斜滩,像一颗明珠璀璨。在斜滩镇区腹地坑头里有一条曲折幽深的何家巷,何氏兄弟故居就坐落在何家巷尽头。何氏故居建筑考究,风格别致,是一座保存完整、不可多见的清代建筑。这座5榴(开间)、三层土木结构的建筑,坐北朝南,宽26米,高约15米,深29米,可谓是“庭院深深”。四周防火墙高越屋宇,墙面用石灰粉刷,因年深日久,显得有些灰;屋顶双面坡履盖,青瓦飞檐;地面铺设三合土,平整坚实,冬暖夏凉;大门高大巍峨,门楣上方有一块清光绪年间钦赐的大横匾,“大夫第”三个粗体大字仍斑驳可辨;厅堂上雕梁画栋,门、窗、格扇花鸟浮雕栩栩如生、熠生辉,门楣及正厅装饰优雅别致,美观耐看;中榴明间,高楣架构,宽5米,深9米,高7米,天花板下尚悬挂八爪吊油灯用的挂钩,厅前正门建有门楼;后厅低楣架构,厅后置一天井,用于采光;前后厅间用三块屏壁交缀隔开。火厢房与主房间隔以防火墙,墙脚开有两个角门,便于出入。主建筑左侧墙外,另有一座三层土木楼房,占地60多平方米,称为“柴楼”,供何家主人平时堆积柴火之用。整栋建筑恢弘壮观,气派非凡。

说起何氏兄弟故居,不可不提何家巷。

走进何家巷,首先看到的是高高的防火墙,幽幽的小曲巷,座座耸立的古建筑,幢幢古色古香的古民宅,顿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巷外涓涓溪涧,流水潺潺,巷内之字型排开的8座楼宇(前些年烧毁1座),厝相连,门门相通,从外径直往里走,恰似曲径通幽处,真有点神秘的色彩。据《何氏家乘》记载,何家巷形成于清代爱新觉罗·旻宁十九年(1838)前,巷里的民间古宅建筑时间迄今至少有160至200年的历史。实际上,它是一处集居住、生活、生产、读书、聚会、休闲、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城堡建筑群,占地面积约5300平方米。当年何家巷人丁兴旺时居住着五百多人口,平均每幢民宅都住有六七十人,大多是四代、五代同堂。

当地民间有一说:何家巷背靠斜滩张家龙岗和郭家龙岗,此乃双龙灵秀钟会之地,底蕴深厚,孕育无数英才,每一幢古宅都飘出一段神奇的历史。近代史上,从这里走出许多志士名人,除了何氏兄弟之外,名震中外、义释苏共友人米哈伊尔·鲍罗廷夫人的大法官何凤丹;大义凛然营救共产党人、为革命立大功的国民党南京最高法院检察官何修及胞弟河北省通县县长何简;执法严明、亲自揖拿、主持审理贪赃枉法的福安市县长高诚学一案而名噪一时的福建省政府秘书处法制室主任何绍兰等一代名人,都在这里繁衍生息,留下他们的音容足迹和启迪后人的故事传说。据记载,民国时期,何家巷就出了6名博士。新中国成立后,斜滩的何氏家族又造就了一代新人,共培养高等院校毕业生70余人,至今在读或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已达21人,约占斜滩镇的1/3,历年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54人,在国内担任教授、博导、高工等的人物举不胜举。

1955年,斜滩籍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前福建学院院长郭公木先生在所著一篇《乡忆》中这样写道:“何家巷辈出的人才是古镇斜滩的一个渊薮,其位冠于寿宁县乃至闽东,为标志斜滩厚重的人文烙上历史的印”。

现在,何氏故居尚居住着数家何氏后裔,日日忠实地坚守着何家大院,继续演绎着何家人永远也演绎不完的精彩故事。

参考资料

何宜慈博士纪念奖学金颁奖.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校报电子版.2012-10-30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