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霍尔特 :法国小说家

更新时间:2024-09-20 16:00

1956年6月6日清晨,保罗·霍尔特出生在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Alsacien)地区的阿格诺(Haguenau)。他是一位伟大的密室大师,法国推理小说界中的异数,他的作品和现代流行的暗黑气氛、连环杀人魔、荒郊野外等等元素,堪称背道而驰。

人物经历

霍尔特对于谜题的热情能够追溯到他的童年时代,各种鲜活的记忆至今都镌刻在他的脑海里。父母与祖父母在霍尔特小时候给他讲过许多童话故事,关于恶龙,关于巫师,还有蓝胡子、白雪公主和睡美人———那些故事都让年幼的霍尔特战栗不已。

霍尔特说,自己永远也无法忘记蓝胡子的故事当中,他交给新婚妻子的那把染有血迹的钥匙,同时又明确地禁止她去打开那个神秘的壁橱。血迹和神秘的东西,这两样东西已经足够来定义推理小说了。

在很小的时候,霍尔特阅读了漫画版的《黄色房间之谜》(Le 悬疑小说 de la Chambre Jaune,1908),这是法国作家加斯通·勒胡(Gaston Leroux)的推理小说,在不可能犯罪推理小说类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读完这本书之后,霍尔特初次感受到密室犯罪的魅力所带来的震撼。不过事实上,最刺激霍尔特想象力的应该要算他的母亲和姐姐之间关于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议论。因为当时霍尔特只有七八岁,所以还没有权利阅读那些小说。他的姐姐常常会问母亲一些问题,例如:“妈妈,到底是谁谋杀了书房里的上校?”“凶手是如何离开一个从里面锁住的房间?”每逢此时,霍尔特便心满意足地在一旁倾听。直到12岁那年,霍尔特终于获得阅读那些神秘故事的许可。久旱逢甘霖,霍尔特在14岁到17岁之间,读完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全部作品,并在幼小的心里埋下了成为一个作家的梦想。

尽管有一腔热血,不过霍尔特当时认为靠写作尚不足以谋生,于是便选修了技术类的专业课程,打算朝电气工程师的职业方向发展。毕业后,霍尔特怀着见识世界的梦想,加入了法国海军,结果发现出国的机会少得可怜。失望之余,他便离开部队,一度卖起了人寿保险。同时,为了增加收入,他还担纲当地一个伴舞乐团的吉他手。之后不久,霍尔特在国有电信公司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同时继续兼职吉他手。

白天搞研发,晚上弹吉他,周末“阿加莎·克里斯蒂”,本来日子也许就这么平平淡淡地流逝,不过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霍尔特读到了约翰·迪克森·卡尔(John Dickson Carr)的作品。

约翰·狄克森·卡尔,美国人,公认的密室之王,倾其一生创作出质优量多的密室诡计,将此类型的推理小说写到了极致。霍尔特接触的第一本卡尔作品是《耳语之人》(He Who Whispers,1946),尽管这并非卡尔最杰出的密室杀人代表作,但其中精彩绝伦的心理诡计以及恐怖悬疑气氛的渲染,让霍尔特就此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原来推理小说也可以这么写。

从那之后,霍尔特就四处搜罗,读完了所有法文版的卡尔作品,并于1985年开始动手创作自己的第一本长篇小说《红胡子的诅咒》(La Malédiction de Barberousse),没想到竟获得了次年的阿尔萨斯及洛林地区的作家协会奖。霍尔特本打算使用卡尔笔下著名的菲尔博士作为书里的侦探,不过因为无法取得使用权而作罢。本书最初由霍尔特自费印刷约50本,直到1995年,在海外友人的鼓励之下,霍尔特才决定交由面具出版社(Le Masque)正式出版发行。霍尔特的第二本书《第四扇门》摘取了1987年的科尼亚克侦探小说大奖(Prix du Roman Policier, Festival de Cognac),这令他在推理文坛更上层楼。1988年,他更是勇夺欧洲惊险小说大奖(Grand Prix du Roman Adventures),获奖作品是《血色迷雾》(Le Brouillard Rouge,1988),本书根据著名的伦敦“魔鬼杰克”案写成,故事讲述了一名伪装成记者的年轻人回乡调查一桩不可思议的案件,进而牵扯出一连串离奇恐怖的不可能犯罪,包括众人监视下的密室杀人以及数个不可能消失的谜团。

截至目前,霍尔特共计创作长篇33部,短篇集1部,绝大部分皆包含不可思议的犯罪谜团。除了法国本土,霍尔特的作品还被译介到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日本韩国、中国等地,权威推理杂志EQMM(Ellery Queen Mystery Maga·zine)每年也会刊载霍尔特的短篇故事。

霍尔特的最新作品《米诺陶之夜》(La Nuit du Minotau·鄄re,2008),尽管是长篇奇幻,但仍包含一个密室问题。另有《沙罗曼蛇谋杀案》(Les Meurtres de la Salamandre)预计2010年出版,此为推斯特博士系列的第18部作品。

创作特点

霍尔特的作品常常交织着温柔的浪漫与刺骨的悚然,这自然是年轻时代的阅读经历在创作中的投影。

每当被问及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作家时,除了卡尔,霍尔特总不忘表达对克里斯蒂的敬爱。霍尔特深受这位推理小说女王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编织情节方面,还有其中典型的英国气息。霍尔特曾说:“她(指阿加莎·克里斯蒂)对我的影响太深刻了,以至于我的写作风格很难越出这个框架。”即使在一个阴森诡谲的故事之中,读者也能够见到鸟语花香的英式景致。通过构造强烈的场景反差,霍尔特笔下的危机感更加具有逼人的压迫性。

话说回来,虽然普遍认为对霍尔特影响最大的作家非卡尔莫属,但实际上卡尔更多地是在“不可能犯罪”的概念上主导了霍尔特,换句话说,因为有了卡尔的存在,霍尔特明确了创作的方向———我就是要写那种发生在上锁的房间里的案子。至于气氛渲染以及谜团设计,其实和另外两位英国作家颇有渊源,那就是詹姆斯·哈德利·契斯(James Hadley Chase)以及G.K.切斯特顿(G.K. Chesterton)。

詹姆斯·哈德利·契斯,英国作家,读完詹姆斯·凯因(James M. Cain)的《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34)后,决定自己尝试创作推理小说。他的作品风格非常阴暗,但悬念感极为出色,其中的英雄经常处于受追捕的状态。许多故事中,虽然“凶手是谁”从开篇就昭然若揭,但读者仍充满好奇,迫切地想要了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同时,契斯的故事总是使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霍尔特认为这有利于渲染焦虑的情绪,并在自己的某些作品中也采取了类似的方法,例如《血色迷雾》《死亡书简》(La Lettre qui tue,1992)、《石巨人》(Le Géant de Pierre,1998)等等。

而G.K.切斯特顿对于霍尔特的影响更为重要。毫无疑问,切斯特顿是最早开始设计“神奇犯罪”或者说“不可能犯罪”的作者,密室之王卡尔亦表示常受其启发而获得灵感。但与卡尔不同的是,切斯特顿擅写短篇,且论情节之古怪、人物之诡异,比卡尔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一类作品中,收录在《奇职怪业俱乐部》(The Club of Queer Trades,1905)中的《布朗上校的奇遇》(The Tremendous Adventures of Major Brown),被霍尔特誉为“一个难以逾越的杰作”。《死亡书简》《第七重解答》(La Septième hypothèse,1991)、《赴死的139级台阶》(à 139 pas de la 死亡,1988)等作品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霍尔特驾驭复杂情节的功力,敏锐的读者可以从中嗅到布朗神父短篇的味道。

在案件背景的设定上,霍尔特钟爱英国伦敦,这一点他绝对赞成卡尔的说法:“对于推理作者来说,伦敦是最好不过的背景。”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出现,使得伦敦更加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诸多推理故事的舞台。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来形容这个特殊的环境:迷雾,四轮马车,路灯,昏暗而狭小的街道。当这些元素融进墨色的夜里,灵魂深处仿佛能够听到惴惴不安的鸣叫。

因为对案件本身有诸多限定,不可能犯罪可算是一种“狭隘”的推理小说,故而坚守阵地的代价便是要花费更多的脑力,思考如何不断地推陈出新。

每当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例如密室问题的诡计,霍尔特就仔细地写在纸上,然后把这些纸放在一个绿色的鞋盒子里。天长日久,就能够积累很多点子。在开始编织故事情节的时候,喜欢历史传说的霍尔特通常都以一个著名典故为蓝本:比如说开膛手杰克,魔术师哈里·胡迪尼的生平,大力神的传说,神秘的亚特兰蒂斯等等。他还尽量让小说中的人物贴近所选中的故事背景,以便营造最佳的神秘氛围,接下来再到绿盒子里去寻找最合适的诡计,将诡计与传说完美地合,辅以吸引人的情节,一部杰作便这样诞生了。

然而知易行难———一个故事可能只有50多页,但是要想完全解释清楚构思的过程,至少需要1000页纸。构造一个绝妙的谜题需要漫长的时间和艰苦的工作。

霍尔特的工作习惯是这样的:天明前的时间是他的最佳写作时间———也就是凌晨的四个小时。天还黑着,万籁俱寂,思路也很清晰;柚子汁,咖啡,面包片———开工了。

保温咖啡壶就在手边,这是保持清醒的良药。这样一直写到中午。吃过午饭之后,要进行一场远足,因为霍尔特认为散步最有利于思考。一边回忆已经完成的内容,一边在脑子里准备后续章节(这一点更为重要)。等回家的时候,大概下午四点,写一些笔记,总结散步思考的成果。然后,从事一些休闲活动,比如看电视、阅读,或者其他。晚饭后,继续考虑故事情节,并开始写一个新的章节,但是不会写太多,因为写作中最费力的部分就是:开始一个新的章节。这样一来,第二天早上就能够比较轻松地续写章节的剩余部分。

通常一本书会以一气呵成的方式被完成,持续不断,每天都写。故事一日没完,霍尔特就一日不得安心。

霍尔特曾经说过:“要创作出好的作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醉心于故事。当然,根据常识,所有的激情都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退,对于作者来说,最大的考验也许就在于保持住‘神圣的热情’,如果没有热情,就不可能写出好的故事。”

20多年来,霍尔特对于“不可能犯罪”这种神奇故事的挚爱,令他在这块少人问津的创作领域踽独行却自得其乐。霍尔特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各种不可能,但人生永远比小说更精彩,有梦想与爱,就没有不可能。

保罗·霍尔特,举世公认的密室大师。法国最具代表性的推理小说迷网站Le Coin du Polar(悬疑角落)上,RENE BARONE作出以下叙述:保罗·霍尔特是法国推理小说界中的异数,他的作品和现代流行的暗黑气氛、连环杀人魔、荒郊野外等等元素,堪称背道而驰。若没有对密室题材的那种执著信念,就绝对没有他今日的盛名远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保罗·霍尔特出生在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的Haguenau,此处曾是历史上普法战争的惨烈战场。霍尔特自幼爱读推理小说,仅仅十六、七岁之际,就读完了克莉丝蒂几乎所有的长篇,并尤其喜欢《阳光下的罪恶》和《死亡终局》。青年阶段的阅读经历,对他日后的创作方向而言,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有相当的一段时间,霍尔特都觉得克里斯蒂象征着推理小说的最高水准,除了这位天后,再没有其他作家能让他由衷佩服。直到某日,他偶然去书店发现了“密室之王”约翰·迪克森·卡尔的《耳语之人》,简略读罢了扉页简介,顿时大觉震撼,深知此人必属一位旷代难逢的推理作家。当然,感到震惊的同时,霍尔特仍对这本小说持保留态度,但是当他读完全篇之后,却无法不被卡尔的才华折服。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对卡尔的小说萌发了绝大兴趣,一本紧接一本的购买、阅读、收藏。然而当时的卡尔小说,大半都在法国绝版,这给霍尔特带来了很大阻碍,结果他只好经常光顾一些古旧书店,就这样搜集并彻读了所有被译成法文的卡尔小说。

有人曾问霍尔特:最大的创作动机是什么,他沉思须臾,答道:“我想,大概是要让菲尔博士和亨利·梅利维尔爵士的调查,能再度延续下去吧,尤其是菲尔博士。1984年间,我创作了第一部小说《红胡子国王的诅咒》,从一开始就有意要让基甸·菲尔出场,但是因为没有菲尔博士的人物使用权,所以只好对人物作些变更——变成了泰士特博士。泰士特博士身材不胖,外型较瘦,撇开这几个细部设定,其实他和菲尔博士扮演的角色大致相同。”

1987年,三十许间的霍尔特开始崭露头角,以一部《第四扇门》夺得了干邑侦探小说奖。这是隶属干邑侦探电影节的一项活动,自1983年开始设立,主要目的是发掘新人。除了霍尔特以外,尚有Andrea H. Japp和Fred Vargas等人曾获此奖——其实,几乎所有法国推理小说第一线的活跃作家,都曾荣获这个奖项。

至次年,霍尔特又以《血色迷雾》获得法国冒险小说奖。这部小说虽然没有泰士特博士的出场,却有着极端精彩的密室杀人事件,同时又交织着开膛手杰克的古老传说。霍尔特虽然是位法国人,却很喜欢把故事的背景设定到英国,也许这是受了卡尔小说的影响。他总觉得英国是个具有独特氛围的国度。

时至今日,霍尔特已经出版了三十余部推理小说,其中很多都是密室题材,其小说曾多次受到《艾勒里·奎因神秘杂志》的介绍,并深受日本读者喜爱,曾有几部小说现身日本“这本推理了不起”年度海外作品排行榜。其小说恪遵推理小说黄金时期的解谜推理笔法,是“密室之王”约翰·迪克森·卡尔的公认接班人、法国的约翰·狄克森·卡尔。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